如何把咒語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

當然,這個地方就講到,方法是很重要,觀照力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想一個問題:我們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總持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觀世音菩薩持大悲咒的時候,不得了,成就種種的海印三昧、無量無邊的波羅蜜。為什麼我們在持大悲咒的時候,卻覺得大悲咒進入到我們的心中效果好像很有限。

我們這一念心也沒有比觀世音菩薩的心差,大悲咒也是那個大悲咒,問題出在哪裡呢?按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我們沒有去作一個正確的觀照,沒有正確地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所謂的三諦理,如實空,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沒有這樣的一種微密觀照。

你要相信你這一念心本來就具足觀世音菩薩所有的功德,要從這一念心出發去持咒。「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你整個修行都是這個觀念,安住在這一念心來持咒。假借這個咒語,還是在開顯我們的自性功德,「托彼依正,顯我自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這個「法界」就是一念心。由我們這一念心而發動的咒語,整個咒語還是在開顯我們一念的心性,「無不還歸此法界」。你用這個思想來持咒,你可以把這個咒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就像你彈琴一樣,你方法對了,它聲音自然就出來了。

這個地方佛陀已經把前面的三諦理講得快完了。佛陀一再地強調:觀照力是很重要的。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不離開理觀跟事修。理觀就像一個人的眼睛,事修就像一個人的腳。如果沒有理觀的引導,我們事修就會變成事倍功半。這個地方等於是強調,凡夫二乘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觀,雖然有一些佈施、持戒乃至於禪定、智慧的善法,還是不能成就圓滿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