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說明九心住,這個九心住又有一個名稱叫欲界定。為什麼叫做欲界定呢?就是說他的定境當中,還是屬於欲界的五蘊身心,他的色受想行識還是屬於欲界的情況,所以叫做欲界定。

附表十四——引生住心次第

九心住(欲界定)

(一)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住——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它有九個次第,我們先看第一個,第一個叫做內住,「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我們修行禪定,當然有很多的前方便,包括要持戒清淨,要息諸外緣等等。你這個前方便都具足以後,必須要選擇一個你的所緣境,或者是出入息、或者是佛號等等,那我們這個地方就假設是佛號,你能夠以「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聲塵為所緣境。這個時候你第一個下手處就是要修內住,就是說「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我們在沒有修行禪定的時候,這一念心還沒有經過訓練之前,它的境界就像那個猴子一樣,就像一個狂馬一樣,都是在五欲六塵的境界上去攀緣執著。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下定決心要修禪定了,就必須把我們的內心,在一切外境當中把它收攝起來,攝心。從整個五欲六塵的境界當中把它收攝起來,使令它安住在我們內在的所緣境,安住在佛號上。就是「於所緣境,數數憶念」,那麼這個時候叫做內住,第一個次第。

二、等住——於內所緣相續安住。

第二個次第叫作等住。這個等怎麼說呢,就是說前念跟後念相等,叫等住。我們看內容:「於內所緣相續安住」。前面的第一個內住,他的心是很粗的。比如說念佛,我們安住在佛號以後,一打坐以後大概一分鐘,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我們安住的情況是一種點狀的安住。這個等住的功夫就進步了,他能夠怎麼樣呢,相續的安住,他安住的時間增長了,由前面點狀的安住,而逐漸能夠成片了。比如說你能夠一百聲、兩百聲的佛號,能夠相續地安住了,這個叫做等住。

我看宗大師的《略論》上說,他對等住的定義:一串念珠。那麼一串念珠,我在思惟,一般來說一串念珠是一百零八顆,一百零八個珠子。你能夠或者是持咒,或者念佛,能夠有一串念珠的功夫相續的安住,這個就是等住。

三、安住——由妄念向外散亂,速當了知,還令安住前所緣境。

第三個安住是怎麼說呢?就是說,我們在「於所緣境,數數憶念」的過程當中,當然會起妄念,我們的心它不聽招呼,你要安住,它就是有妄想起來。妄想一起來的時候,你的心等於是把所緣境給丟掉,就跑出去了。那麼跑出去以後,你在跑出去的時候能夠速當了知,你馬上能夠覺察你的心已經把所緣境給忘失了。你覺察以後,馬上能夠把你的心又重新安住在所緣的境界,這種功夫能夠做到。

也就是說在前面等住的境界當中,雖然你在一串念珠的時間,能夠相續地安住,有一個成片的功夫了;但是在這個等住的過程當中,你散亂起來的時候,不能夠馬上發覺,你會打妄想打一段時間以後再發覺。但是安住不同,安住的境界就是說,妄想一起來,馬上能夠覺察,覺察以後馬上把我們這個攀緣心拉回來,又重新安住在所緣境上,有這個功夫。這個地方的重點在「速當了知」,他有能夠馬上覺察了知妄想生起的這種境界,這個是安住。

四、近住——於廣大境數數攝心,令心漸細,上上而住。

這個修行人從安住乃至於到了近住,他能夠在廣大的攀緣境界當中,我們眾生的攀緣境界,可以說是廣泛的在過去、在現在、在未來的境界上,去攀緣五欲六塵的境界。那麼他這個時候,從這個境界當中,他把心慢慢的攝心,使令這念心漸漸的微細。

這個微細就是說,我們在安住所緣境的時候,所要對治的有兩個毛病:第一個就是掉舉,第二個是昏沉。這兩種行相我們先做一個說明。所謂掉舉就是說,我們在安住所緣境的時候會起妄想,妄想一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所緣境就忘失掉了。昏沉就是說,我們對所緣境開始產生不明瞭的境界,昏眛不明瞭。

這種掉舉和昏沉都有粗細的差別,我們先說明掉舉的粗細情況。這個掉舉等於是一種妄想,使令我們心不寂靜。粗的掉舉就是說,你的妄想起來以後,根本這個心就跑出去了,所緣境完全忘失掉了,這個是一個粗的掉舉。細的掉舉就是說,你的掉舉生起來,但是你的佛號還在,佛號還在;當然你這個安住的情況就不是一個寂靜的安住,你安住在所緣境是有動搖的情況,雖然動搖但是佛號還在,這是屬於細的掉舉。

我們解釋昏沉的粗細。昏沉就是說,你這一念心沉默了,昏眛了。昏眛的情況,你根本就是內心一片黑暗,完全沒有所緣境界存在了,這個是屬於粗的昏沉。細的昏沉就是說,你雖然有昏眛的情況產生,但是所緣境好像若有若無,雖然不是很明瞭,但是還在。好像我們在霧的情況當中去看景色,雖然看不是很清楚,但是隱隱約約還看到這個景色存在,這個是屬於細的昏沉。

那我們把掉舉和昏沉粗細解釋以後,再回到這個主題,近住。這個地方講到「令心漸細」,就是說這個行者經過一再的攝心以後,他已經把粗的昏沉和掉舉給消滅掉了,到這個近住的時候,他已經沒有粗的掉舉和昏沉。這個時候上上而住,對所緣境能夠更加的明瞭寂靜,寂靜明瞭,就是上上而住。

這個上上而住是針對於前面的三種安住的情況,針對內住、等住、安住。因為前面的內住、等住、安住,在整個安住的過程當中,都還會遭遇到粗的掉舉和昏沉。到了第四的近住以後,他整個粗的掉舉和昏沉通通不起現行,即使他打妄想,即使他昏沉,但是這個所緣境都還在,永遠保持在,這個是屬於近住。這個近就是親近,他的內心跟所緣境,已經距離更加的親近了,不像前面感覺到非常的遙遠。當然我們會感覺到遙遠,中間就是有昏沉、掉舉在干擾。

五、調順——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喜。

調順就是調柔善順。剛開始我們這一念心像狂馬一樣,你要它安住到所緣境,它是不願意,帶有一點勉強的狀態。到了五住的時候它不同了,我們腿一坐,佛號一提起來,欸,不必太用力,它就能夠隨順安住在所緣境界上。你這一念心,對所緣境是調柔善順了,已經被你訓練成調柔善順。

我們看它的內容:「由思惟三摩地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喜。」這個時候要思惟三摩地的功德,這句話怎麼說呢?前面的近住,已經把粗的昏沉和掉舉給消滅掉,在消滅掉以後所要面對的下一個情況,就是要對治細的昏沉。在宗大師的《略論》上說,一般人很容易在這個調順的境界當中,他要是沒過關,就認為他得定了。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微細的昏沉很難發覺,感覺到內心是寂靜,但是寂靜它不夠明瞭,但他不知道。那麼他就以為他得定了,事實上這是整個九心住的一個關卡。他內心很調順了,佛號一提起來,他就能夠相續的安住,不必很用功就能夠相續安住,但這個時候會落入一種微細的昏沉狀態。

那麼怎麼辦呢?你要思惟三昧的功德,思惟我要成就禪定以後,能夠引生身心極大的輕安快樂,這麼一個殊勝的功德,乃至於能夠成就種種的神通。你思惟這種三摩地的功德以後,把這個心使令它高舉,因為我們的心昏沉就是沉默,像魚一樣,這個魚沉到水裡面去,就看不清楚了。這個時候我們對治昏沉就是思惟功德,使令內心高舉,來消滅這種微細的昏沉。令於正定,三昧,產生希求好樂之心,來對治我們的微細昏沉,這個是屬於調順。

六、寂靜——觀散亂過失,於三摩地寂滅不喜之心。

我們觀察散亂的過失,在三摩地當中,這個寂就是當消滅,消滅我們對於三摩地這種不喜好之心。這個寂靜的狀態,主要是要克服微細的妄想。前面調順已經對治了微細的昏沉,這個時候他去觀察這個散亂過失,我們觀察我們心散亂以後,產生不寂靜,障礙我們三摩地功德,觀察它的過失。能夠消滅我們對三摩地不喜好之心。不喜好之心消滅以後,就是說我們對三昧的境界,對所緣境能夠相續的安住,過程當中已經不起妄想了,不起微細的妄想,內心是一片寂靜。

七、最極寂靜——謂於貪慾、憂戚、惛沉、睡眠等生起時,寂滅令息。

最極寂靜就是說,我們在整個修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會起貪慾,會去回憶過去可樂的境界;或者是去回憶過去不如意的事情產生憂淒;乃至於成就昏沉睡眠等等。那麼你這種念頭一起來的時候,馬上有一種消滅的力量,使令它停止。

這一段我們再加以說明,就是說前面的調順和寂靜,雖然能夠對治微細的昏沉和掉舉;但是前面五和六,他的心都是經常要如理作意,時時保持一種戒備之心,好像貓在盯老鼠一樣,一有昏沉起來,一有掉舉起來,馬上要對治,馬上要呵責,呵責這種過患,把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他經常要保持一種戒備的狀態。但是最極寂靜不同,這個時候他在微細昏沉、掉舉一生起的時候,能夠任運的覺了,而且馬上消滅。他這個戒備的心就不必像前面兩個,那麼的要經常如理作意,比較任運了,最極寂靜。

八、專注一趣——謂得任運轉故,精進修習。

這個時候,他已經從最極寂靜的狀態當中,為了求得於所緣境能夠任運轉,這個任運轉就是下一個等持。他知道現在還是不究竟,因為他現在內心安住在所緣境,雖然能夠明瞭寂靜,寂靜明瞭,能夠明靜而住;但是他還是要經常要如理作意,只要他一不作意,這個沉掉還是會生起。他知道要最後的突破了,那麼這個時候精進的修行,就是專注一趣,更加的專注在所緣境上。

九、等持——由修專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運而轉。

到第九的時候就等持了,「由修專注一趣故,能得自在任運而轉。」由前面第八的專注一趣,精進的用功以後,能夠在所緣境界當中任運的而轉,任運就是不假作意了。他把所緣境——佛號一提起來以後,就能夠任運的明瞭寂靜,寂靜而明瞭,不昏沉、不掉舉,能夠相續的安住。這個時候的等持就是得到欲界定了。前面的八個都還要如理作意,經常要保持一個戒備之心;第九個它是一種任運而轉,不假作意了。這個是欲界定。

【師父答疑】

我們打坐會產生一種觸動,身體會動會轉,這有兩種情況,在禪定當中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你身體有病。那麼身體有病,你一坐下來的時候,氣血調暢以後,這個有病的地方會產生震動,這是第一種情況。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的話,就是要恭喜你了,如果你不是這種情況的話,就是快得未到地定了。不過大部分都是屬於身體有病。

我這樣講有理由。宗大師是屬於明朝左右的人,對不對?他在元朝、明朝的時候,他說在那個時候得到未到地定就很少。諸位想想看,那個時候的人,他的根機,環境的染污,在那個時候得到未到地定就很少了。你看《略論》或者《廣論》,他只講未到地定,初禪不講。有人就問他說:您老為什麼不講?他說到這個時候,連未到地定的人都很少了,他初禪都不講,對不對?何況我們這個末法時代的眾生。

我們大概能夠在九心住當中,我觀察一下,我們要用功的話,這個等住和安住可以成就,我們念佛要成片不難。從第二個等住到安住,能夠馬上覺察粗重的昏沉和掉舉。我們只要能夠好好地持戒清淨,把世間的萬緣統統放下,把佛號好好的憶持,今生今世的用功,要成片,要得到安住、等住,應該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