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把生滅流動的心識,當做常一主宰的我

這個無我觀蕅益大師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一、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這個觀法蕅祖也是根據《楞嚴經》觀我空觀的一個觀法。說這個《楞嚴經》,佛陀在指導阿難尊者說,怎麼知道我現在跟境界接觸,我這念心是真心是妄心呢?怎麼知道呢?那麼佛陀說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出來,說真心是離塵有體,離開了六塵的境界,它的自體還在,離塵有體就是真心;說這個妄心是離塵無體,你把境界拿掉這個分別心就消失了,是妄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我現在去想我過去的恩人、親人,哎呀,起歡喜心,這個歡喜心是妄心是真心呢?你把這個你所緣的恩人的境界拿掉,你的歡喜心消失了,這是妄心。我想我的冤家,我一想到他我的心就恨,這個恨是真心妄心呢?你也可以判斷一下,你把你所攀緣冤家的境界拿掉,嗔心覓之了不可得,這是妄心。這個真心你把境界拿掉了,它的心還在,還是這種境界,這是真心。不隨妄轉——境界有跟沒有不能夠去影響它的存在。

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根據《楞嚴經》這個善巧,「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就是把你所攀緣的境界拿掉以後,你再看看你這個分別心還在嗎?不在表示它是因緣所生法,你不應該說它是恆常住不變異的我,那麼你這樣講是不對的,因為它會隨因緣變化的,有這個因緣它存在,沒有這個因緣它不在。所以這也是一個方法。這個是從能觀的心直接對立。

二、再看所觀境:饒你會思量,總歸罔相。這個所觀境,這個妄想所觀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呢?就是「總歸罔相」,我們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隨順個人的愛憎取舍安立很多的名言,你跟這個人因緣好,你看他怎麼都對,他的缺點你都變成優點,安立他很多的名言:這個人他又謙卑又厚道。那麼你對這個人的惡因緣你用惡因緣來安立他,用種種不好的名言。換句話說,我們這個虛妄分別心我們攀緣不到諸法的真實相,你心中所緣的境界跟真實的境界是不一樣的,分別心這當中有虛妄分別的名言,就得不到諸法的實相了。這個是講虛妄相,所緣境的虛妄。前面是講能緣的心,這個是講所緣的境,都是虛妄的,那麼這兩個是約空間,空間上來觀察。

三、從時間發觀察:過未無蹤,現在原長往。就是把我們這一念分別心分成過去、現在、未來,蕅益大師他也說,我們觀這一念心「未生無潛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我們也可以從這樣子觀,說我現在打一個妄想,起了一個煩惱,那麼當然我們一開始一定會把煩惱當做它是真實的體性,然後就隨順它轉,怎麼辦呢?我們等一等,在隨順妄想煩惱之前等一等,看它是不是有體性。

說你剛剛沒有起煩惱之前,那個煩惱它躲在哪裡,它隱藏在哪裡?它有體性它應該有一個處所,它躲在你的身體裡面呢、在外面呢、在中間呢?未生無潛處,你找不到它潛伏的處所。好,它生起了,正生無住處,它生起的時候它住在哪裡?它剎那剎那地變化,它住在哪裡?你也找不到。第三個,經過一段時間這個煩惱消失了,生已無去處,它去哪裡,到哪裡去了呢?這個有自體的煩惱去哪裡了呢?結論——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切莫把流住心機作主張,我們不應該把像流水一樣,剎那生剎那滅的流動的心識,把它當做你的本來面目,當做一個常一主宰的我。你不應該隨順這樣一個剎那變化的思想、妄想而隨它去流轉的,不應該,這不是你依止的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