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經論》,世親造,內容是解釋《華嚴經》中的《十地品》義。在中國有漢、藏兩種文字譯本。漢文譯本作十二卷,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譯,佛陀扇多傳語,於公元508年夏譯出。藏文譯本,由藏族譯師智軍、德積和印度的妙吉祥藏、慧胄同譯,譯出年代不詳,大略在公元八世紀後半。

  本論作者世親本來是小乘學者,後在阿瑜陀國聽人讀誦《十地經》而信仰大乘(《西域記》卷五,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第二十二章)。他所作的這一部論在中國佛教教義發展史上曾起過相當的作用。漢譯者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原來都是世親一系的學者,世親和安慧的著述最初由他們傳到中國。《歷代三寶紀》依《寶唱錄》說此論原來是流支和摩提分別翻譯,後人合為一本,但依崔光所作論序,未有此說。

  本論的內容:漢譯本卷一至卷三,釋十地中的初歡喜地,分為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請分,說分,較量勝分八分。卷四釋第二離垢地,分為發起淨分,自體淨分二分。卷五釋第三明地,分為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四分。卷六釋第四焰地,分為清淨對治修行增長因分、清淨分、對治修行增長分、彼果分四分。卷七釋第五難勝地,分為勝慢對治分、不住道行勝分、彼果勝分三分。卷八釋第六現前地,分科和五地相同,在前第四地中所說的是對治由於人我執引生的悟解法的增上慢,第五地中說對治在清淨中相續不同的增上慢,而在這第六地中則說對治由於法我執所成的雜染清淨分別的增上慢。卷九釋第七遠行地分為樂無作行對治、彼障對治、雙行、前上地勝、彼果五分。卷十釋第八不動地,分為總明方便作集地分、得淨忍分、得勝行分、淨佛國土分、得自在分、大勝分、釋名分七分。卷十一釋第九善慧地,分為法師方便成就、智成就、入行成就、說成就四分。卷十二釋第十法雲地,分為方便作滿足地分、得三昧滿足分、得受位分、入大盡分、地釋名分、神通力無上有上分、地影像分、地利益分八分。

  《十地經》文比較難解,梁《高僧傳》卷二《佛陀耶舍傳》記鳩摩羅什譯《十住經》(即《十地經》)時,疑難猶豫一個多月未能動筆,後來他的師父佛陀耶舍來到長安以後,兩人共同討論才明確了辭句義理。世親這部釋論不僅使經文的義理得以綱舉目張,而且從經文中發掘出許多新義為後來大乘教義發展的張本。

  首先,論中舉出六相以釋經文中各種十法的意義。這六相是從初地菩薩第四願中菩薩方便行的經文提出來的。漢譯論文(卷一)所舉六相之名為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的釋義在後來華嚴宗的著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其次,論中解釋五地菩薩為饒益一切眾生要善知世間的一切文字、學術等,對於這些世間的學術如文字、論典、算術、醫方等等特別說明是人類為了消除外界的各種障害的對治。這種說法體現了《華嚴經》文(八十卷本,卷三十六)的涵義,使佛法和世法有所會通。

  最後,論中解釋有支緣起和大乘觀法(第六地)。如卷三釋緣起(原譯作因緣)有三類:一、自相,包括名色至有;二、同相,即生、老、病、死等過患;三、顛倒相,指眾生不覺為我我所而受苦惱。此中自相又有三種:(一)異熟相(原譯報相),即與名色俱生的阿賴耶識; (二)彼(指阿賴耶識)因性相,即指名色,與彼不離故,又依彼共生起故;(三)彼果次第相,即從六入至有各支。卷八釋六地時,則依緣起(原譯"因緣集") 立三種觀門:一、成立、答難和相的建立,這也叫做有支相隨(原譯次第)緣起觀。二、勝義諦的建立,即指經文"三界唯心"。三、世俗諦的建立,又分六觀: (一)雜染依止觀,所謂十二有支皆依一心。
  (二)因觀,又分他因觀、自因觀二種。(三)攝過觀,即以煩惱道、業道、苦道三者攝苦因苦果。(四)護過觀(斷除過患),說防護三種過患。(五)不厭厭觀,對於細苦粗苦心生厭離。(六)深觀,依龍樹《中論·觀因緣品》"諸法不自生"一頌而作解釋。此外,論中又舉大悲隨順觀,分四種:一、愚癡顛倒,攝成立、答難、相觀;二、餘處求解脫,攝勝義諦觀和雜染依止觀,指凡夫不知三界唯心,不於阿賴耶及轉識中求解脫,而於餘處我我所中求解脫;三、異道求解脫,攝因觀至不厭厭觀;四、求異解脫,攝深觀。又舉一切相智分別觀,分九種,亦如上相配合。

  本論自譯出後即由道寵、慧光等宏闡發揚而形成為地論師,在公元六世紀中分為南道、北道兩派,盛極一時(參見本書第一冊"地論師"條)。後來本論義理為一部分禪家所吸收,並促成中國初唐時華嚴宗的成立(賢首的《探玄記》引用本論甚多)。又本論釋經,綱舉目張,要言不煩,對後來註釋經典的體裁頗有影響。

  本論的註疏,有隋慧遠的《義記》十四卷(現存八卷)。唐法藏也有《疏》若干卷,佚名《注十地論》二十卷(以上佚)。佚名《十地五門實性論》六卷(現存一卷)。又敦煌出土古寫本中有北周保定五年(565)寫本法上後記的《十地義疏》第三卷,釋論之初地後半及第二地。國外也藏有敦煌寫本釋初地一部分(闕首尾)的《義疏》(筆跡與上本相同)和《十地義記》卷第一的另本(敦煌寫本)。以上三種都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