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如來藏、如、法性、實際,皆同一性,只是就能知與所知諸法的不同分位,立不同的名稱。在眾生數上稱佛性、如來藏,在非眾生數上稱法性、如、實際,但此通內外。《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中解釋如、法性、實際時說「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又指內外諸法自性本空皆同一性,故《涅槃經》中說佛性有種種異名。性有不斷、不改、不變之義,如麥因果麥性不改變,如礦中金銀與出礦時的金銀體無增減,所以佛性、法性雖無增減,但有隱顯淨染之分,隱、染即生死,顯、淨則涅槃,眾生因無明所覆而不能見佛性,法性,若修行則能見性獲得解脫涅槃。

  大乘經中說佛性,《阿含經》亦明佛性,但不甚分明。印度諸宗對此各有所解,如《佛性論》云:「若依分別部(論者假定,非二十部計)說:一切凡聖眾生,皆以空為其體,所以凡聖眾生,皆以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則大涅槃;若依毗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該論舉此立三種種姓,一、定無佛性,如一闡提,二、不定無有,修時得,不修不得,三、定有佛性,如三乘人。並自立三因佛性,一、應得因,即二空所顯真如,二、加行因,由發菩提心,修道品等,三、圓滿因,即修加行得果圓滿,並以三性三無性攝此三佛性。若依《寶性論》,則以清淨無為法身為佛體。龍樹中觀學派多分是談法性,以中道實相為體。《涅槃經》卷二十七云:「中道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即是涅槃。」可見,佛性、法性都是指的諸法真性,眾生若斷無明,則見佛性,獲得涅槃。

  佛教傳入中國,修行成佛之原因,在佛徒中久久未能正確解決,當晉末法顯譯出《大般泥洹經》六卷,經中說除一闡提,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道生則認為經義未盡,遂倡一闡提皆得成佛,並立「頓悟成佛說」,受到舊學僧的抨擊和擯斥。後來曇無讖譯出《大涅槃經》四十卷,經中明說「一闡提定當成佛」。因而對佛性的探討風起雲湧,各宗無不盛談佛性。到隋吉藏《大乘玄論》卷三,列舉了十一家異說,一一加以評判,而他自己則讚成以中道為佛性。

  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要成佛證涅槃,佛說佛性是為教化有卑劣慢眾生,了知眾生究竟,定當成佛以為要旨。《涅槃經》中說一闡提無佛性,是指在犯四重、五逆和謗方等的一闡提位,無善根性,暫無成佛的可能性,若舍一闡提發菩提心修聖道,即非一闡提,定能成佛,這就是《大智度論》中說的「惡可為善,善可為惡」,「法無定性」之義。這不僅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定當成佛不相違背,同時正顯示諸法本空,染淨兩重緣起的正理。
  (任 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