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gqiejing
佛教經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或《入楞伽經》。lanka 是斯里蘭卡島的古名,Vatara 意為「入」或「表露」。意為釋迦佛在斯里蘭卡地方所說的經。梵文原本系印度笈多王朝時期出現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與《解深密經》同為論述唯識思想的重要經典。此經一般認為在無著以後所成立。它與偏重於信仰並具有濃重的文學色彩的初期大乘經典不同,偏重於理論的研究和哲學的說明。《楞迦經》出現後,很快就傳入了中國,最早的譯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求那跋陀羅的譯本(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4卷)。以後還有北魏菩提流支的譯本《入楞伽經》10卷,實叉難陀的譯本《大乘入楞伽經》7卷。此外,還有藏譯本和日本南條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譯本與梵本最接近。在漢譯各本中,實叉難陀的譯本與梵本比較接近。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最能表現此經的原始形態,流行也最廣。
此經除序文說明其產生的原由,宣說離言自性的法門外,其主要內容有:①闡述「三界唯心」的學說。認為一切諸法都系 「自心所見」,「自心所現」,是「自內證」;②說明真妄的因緣;③辨明邪正的因果,說明去妄歸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八識、二無我(法無我、人無我)的道理。認為八識是阿賴耶識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賴邪識是「原因」和「根本識」,它是無始以來的本體。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④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生死、涅槃之平等;⑤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滅、平等之相;⑥廣說六度,指出自性之妙行;⑦廣決眾疑;⑧指出性戒,以彰生佛平等之理。全經以離名絕相的第一義心為宗,以妄想無性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教相,以自覺聖智為體,以斥小辨邪為用,為大乘瑜伽行派的學說奠定理論基礎。經中還提到如來的異名有梵、毗濕努、自在天、因陀羅等,但給予不同內容的解釋,可見其受到印度教的影響。
《楞伽經》對中國佛教影響頗大。據說菩提達摩曾以此經授慧可,並云:「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但慧可卻對此經「專附言理」,進行了自由闡發。慧可門徒更持此經,遊行村落,不入都邑,行頭陀行。他們主張「專唯念慧,不在話言」,實行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旨的禪法,逐漸形成獨立的一種派別,被稱為楞伽師,並成為以後禪宗的先驅者。
註疏主要的有唐法藏《入楞伽經心玄義》1卷,智儼《楞伽經註》(僅存卷二卷五殘本);宋善月《楞伽經通義》6卷,正受《楞伽經集註》4卷,寶臣《大乘入楞伽經註》10卷,楊彥國《楞伽經纂》4卷;明德清《觀楞伽經記》8卷及《楞伽補遺》1卷,智旭《楞伽經玄義》1卷及《楞伽經義疏》9卷,通潤《楞伽經合轍》8卷,宗泐與如玘《楞伽經註解》8卷,廣莫《楞伽經參訂疏》8卷,曾鳳儀《楞伽經宗通》8卷,焦竑《楞伽經精解評林》1卷等。日本有光謙的《楞伽經講翼》和養存的《楞伽經論疏折衷》等。(高振農)
佛弟子文庫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正文
【中劫】 為古印度計時的單位。謂人壽之一增一減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稱為一中劫。合八十...凡二卷。南朝梁代真諦(499~569)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本經內容包含:校量功德品、如來界品、菩提品、如來功德...(雜語)嘲禪僧惟耽觀道,不知教相文理,為禪宗以外之宗派者。止觀五上曰:非暗證禪師,文字法師,所能知也。...【親近善友】 p1386 瑜伽四十四卷八頁云:當知菩薩由四種相,方得圓滿親近善友。一、於善友,有病無病,隨時供侍;...又作五種阿那含、五不還果、五種般。不還,梵語 anāgāmin 之意譯,為聲聞四果之第三,乃斷盡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至...(故事)大智度論曰:十方諸菩薩來之餘一時,羅睺阿修羅王欲啖月。月天子怖,疾到佛所。佛說偈言,羅睺羅即疾放月。...(術語)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為夏安居之日數。略曰一夏。...(傳說)婆沙論九十九曰:昔末土羅國有一商,聘妻生一男兒,字大天。商主往他國,久不還,其母與其子有染。後聞父還...資持記·釋釋相篇:「未成[帛*系],即蠶繭。」(事鈔記卷二○·四五·一五)...【殑伽】 此雲天堂來,見從高處來故。又云河神之名,以為河名。西域記:舊曰恆河,又曰恆沙,訛也。章安云:諸...明代僧。昆明人,俗姓張。生卒年不詳。師早孤,一日游昆明池,獨見青蓮浮於水面,眾人異之以為不凡。年十九,歸依秀...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一生功績卓絕,這與他的一次拜訪不無關係。 一次,富蘭克林到一位前輩家拜訪。一進門,...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有的越來越富有,有的日益變窮,有的一夕變窮,乃至負債累累。...
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實的勞動是禪,正確的進取是禪,正當的追求是禪 今天的人不是...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想讓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煩惱、人際的衝突,根源皆在此。...
舍衛國中,有位大富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端正莊嚴的兒子。這孩子誕生時,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如此殊勝的瑞相,長者夫婦...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參加這個勞動,這叫普請,掛了牌,中午有人設齋供養,你不要走唉,供養你,結你緣嘛,你走了你...
我們因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們的妄想就造成了我們的業力,就是無形的心這個念力強,就轉化成有形的物質,這個物質就...當摩竭提國的頻婆娑羅王得知佛陀來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的消息,立刻帶領上萬的車馬與數千萬的婆羅門前往拜見佛陀。頻...
楞伽經(Lankavatara-sutra)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上篇:開寶藏 | 下篇:楞嚴經(surangama-samadhi-sutra) |
(術語)得脫生死之苦也。法華經曰:得脫三界苦惱之患。遺教經曰:雖復出家猶未得脫。心地觀經三曰:口稱南無三世佛...
中劫
無上依經
暗證禪師
親近善友
五種不還
啖月
一夏九旬
大天三種無間
未成[帛*系]
殑伽
本無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懂得低頭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聰明。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半碗稀飯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