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卒哭忌、幽迴忌。即人死後百日期滿之追忌供養。人死百日,亡者家屬之悲痛通常已告一段落,應可漸覺「出苦」而「卒哭」,故有此稱。 p155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一)位於江蘇江都縣天寧門外。據江都縣誌所載,寺址原為東晉謝安之別墅。義熙年間,有梵僧佛馱跋陀羅尊者譯華嚴經,...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又謂理體之空寂。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名數)分別等流果為三種: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而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一)悉曇字 (ū)。又作烏、污、憂、優、鄔、甌。悉曇十二韻之一,五十字門之一。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釋污字為「...(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為中阿含瞿曇彌經之別譯。...【善等十義次第】 p1146 辯中邊論上卷十三頁云:所障十法次第義者:謂有欲證無上菩提,於勝善根。先應生起。勝善根...禪宗公案名。又作盤山肉案。為盤山寶積省悟之因緣。五燈會元卷三(卍續一三八·五○下):「幽州盤山寶積禪師因於市...【不積集及非不積集】 p0342 瑜伽一百卷二頁云:若所犯罪,由有智故;名不積集。或復從他而顯發故;亦不積集。與此...(雜語)胎藏界曼陀羅鈔三曰:阿難密號集法金剛。...【饒益於他】 p1463 瑜伽四十七卷七頁云:云何菩薩饒益於他?謂諸菩薩、依四攝事,卽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能與...【具足住】 p0823 瑜伽十二卷十二頁云: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二解 ...
阿彌陀佛!初入佛門者,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能打坐、念佛、誦經、持咒的功課,每天堅持做,這樣就是修行了。...
在沒有拜懺之前,你到道場室中,你先在這屋子裡繞著念,就念地藏王菩薩,或者念南無地藏王菩薩。為了減少,你就把南...佛教究竟怎麼看世界? 可能有人會奇怪:佛教關心的是人生煩惱及痛苦的解脫,與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有什麼關係呢?...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耐得歲寒,守得貧苦,當得重務,忘得名利,棄得恩愛,持得戒律,做得工...
當你把這個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會發現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時候我們個人的煩惱,包括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懺雲法師開示:拜佛 法華經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念六十二億恆河沙數的菩薩,和拜一尊阿彌陀佛...
出苦忌
【佛光大辭典】
上篇:出胎 | 下篇:出要 |
痛苦的本性,俱舍論說有三種,即苦苦性、行苦性、壞苦性。...
天寧寺
空(三)
三種等流果
污
分別佈施經
善等十義次第
盤山精底肉
不積集及非不積集
阿難密號
饒益於他
具足住

初學佛應怎樣修行

為什麼光念地藏聖號就有靈感呢
佛教怎麼看世界

真修行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