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僧。蒙古人。世祖時,江南初平,任釋教總統。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與喇嘛僧桑哥勾結,挖掘故趙宋帝王、諸侯寢陵一百餘所。又屢逼諸寺僧尼,以求進奉。每用刑責,有致死者。又受人供獻美女、醇酒等。摧殘江南佛教極甚。[元史卷二○二] p549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亦名:不飲酒戒緣起 子題:飲酒戒以羅漢為緣起、飲酒十過、酒有十過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支陀國,娑伽陀為...(術語)謂阿字本不生之本覺智。義釋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從此根本無師自然之智,一切智業從此而生。...Da tang xi yu ji 佛教史籍。又稱《西域記》。12卷。玄奘述,辯機譔文。本書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名數)毗盧遮那是佛部,即如來法界之身,一向白色。次觀世音即是阿彌陀佛,其身黃色。次金剛藏(金剛手),即釋迦...指於金鍱、銅板等金屬板表面鏤刻經文之經典。佛典中有關銅板經之最早記載為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十(大八·五八三中)...勝處者,謂八勝處,廣說如經,前四勝處由二解脫所建立後四勝處由一解脫所建立,從彼所流故,所以者何?謂內有色想觀...【心為因法】 p0351 品類足論六卷五頁云:心為因法云何?謂除已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初無漏心,諸餘心;及除諸餘異生...脫離五蓋,也就是脫離五種煩惱。...(植物)樹名。其子似沒石子,生必三顆同蒂,以喻惑業苦三者同時具足。見翻譯名義集。楞嚴經曰: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術語)五停心觀之一。為治貪心,觀身之不淨也。此中有二:一者觀自身之不淨,二者觀他身之不淨。觀自身不淨,有九...(名數)佛嘗就人之死次受生,對波斯匿王之問說四種之死生。一從冥入冥,世人生於卑賤之家,旃陀羅之家,及種種下賤...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
吉祥第一方:遠離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心,謂識得即是道,而不須念佛求生西方也。 古人如圓觀,知...中國漢地佛教徒茹素的傳統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時,來自天竺(印度)的僧人們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南傳佛教的僧...
我們看等覺菩薩。 等覺亦名一生補處。謂所證覺體與佛相等,又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故名等覺。 這個等覺菩薩就是一生補...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二、今天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 三、勸勉大家...
原籍山東臨清的李名儒,說了這麼一件事。 在他的家鄉有一位屠夫,買了一頭牛。這頭牛知道將被屠宰,用力抵抗屠夫的...
1最先根本文: 求生淨土,信為最先。從始至終,信為根本。 2諦信不疑文: 念佛往生,但諦信不疑而已,何復擬議為哉...
楊璉真加
【佛光大辭典】
上篇:楊億 | 下篇:楞伽山 |
位於洛陽東陽門外。因建於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遂以當時之年號為名而稱正始寺。洛陽伽藍記卷二(大五一·一...
飲酒戒緣起
根本無師自然智
大唐西域記
三部主色
銅板經
勝處
心為因法
離蓋
惡叉
不淨觀
四種死生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讓你一生吉祥的10個秘方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
食素與食肉之辯

何謂「等覺」、「妙覺」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牛為求生流淚下跪 屠夫絕情慘遭惡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