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四、俱舍論卷十八等載,三大阿僧祇劫前,有佛名釋迦牟尼,世尊為菩薩時,逢此佛而發心,且願如其作佛,此即最初之發心。今如願為釋迦牟尼,其行化一同彼佛。又依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載,過去久遠劫,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於未出家時,有十六王子,後均出家為沙彌,聽聞法華經,遂皆成佛;其第十王子即後之釋迦如來。法華經化城喻品(大九·二五上):「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此時已非初發心。

又依悲華經卷二、卷三之說,往昔刪提嵐國無諍念王時,寶海梵志有一子出家成道,稱為寶藏如來,其時寶海梵志勸王及王之千子與其他眾多弟子發心,王等隨之願求清淨佛國,其一千弟子與五侍者願求濁惡世界,梵志最後亦發五百大願,願求濁惡世界,即後來之釋迦如來,是為賢劫佛中之第四佛。 p6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