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天衣義懷禪師

好,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的網絡時代,確實網絡非常發達,各種信息四面八方的轟炸過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最近網上有時候會流傳一些小視頻。

有一個孩子,為了阻止自己的父母長輩殺生,他家裡的長輩,父母拎著雞鴨或者魚,正準備去宰的時候,旁邊的孩子就拚命的阻止,哭著還說他疼他疼,但是你說一個孩子,因為他善根非常深厚,面對長輩的這種鐵定的認為,雞鴨魚肉就是我們的一盤菜,你說有什麼好辦法,只好急的又哭又叫,甚至有的用身體去擋,還跟父母去奪刀子,這種就是天然的悲心。

今天我們要說的天衣義懷禪師,就是這樣一位菩薩心腸的孩子。他出生就在北宋的一個漁民家庭,是溫州人,從小跟著父親出海打魚,他就把魚打上來以後,就把魚扔給船尾的兒子,讓他把這個魚串起來帶回家,今天就有吃有喝了,可是兒子心中不忍,偷偷的就把魚從船尾給放掉了。也不知道為這個挨了多少頓的打罵,但是他依然如故。

我們中國不是有句土話嗎,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果然孩子長大以後,出家修道去了。後來依止在雲門宗有一個很有名的禪師,叫雪竇重顯禪師門下去修學。義懷禪師他的形象很出眾,人長得特別的清瘦,個子又高,走路也慢騰騰的,所以在《禪林僧寶傳》裡邊,形容他走在人群裡就如同什麼,一個詞兒, 鶴立雞群。

他在寺院裡每天都是砍柴擔水,一邊幹活,一邊禪修,但是他師父有一天突然就問他,「肯定也不對,否定也不對,肯定否定都不對時,你怎麼辦?」這是禪機,意思就是說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多也不對,不起心動念就是少也不對,多也不行,少也不行,你怎麼辦?

到底起啟動還是不啟動,就逼著你把現前的意識心妄想給你斬斷,本來是為了斬斷,他每次都要想依著自己的一番見解回答的時候,就被他師父一頓棒打、棒喝。

禪門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所以說看似這樣喜笑怒罵的指東打西,都是禪法裡面不拘一格,接引學生的手段,有可能這一下子就打成祖師了。所以我們禪堂裡面常說 ,香板下面出祖師,既能給他消業,又可以給他猛省。

有一天他挑著一擔水走著走著,大家要知道因緣到了,因緣到了,時機就成熟,突然扁擔也變成菩薩師父了,從中間啪的一斷,這麼一斷,他正好相應就開悟了。

後來他的弟子法嗣也非常的多,大振雲門法道,我自己也是雲門宗下的門人,所以他成為北宋時期,可以說把雲門宗弘揚開來很重要的一位高僧。

天衣義懷禪師他非常重視一個修學特色,就是禪淨雙修,他常常去發揚傳授淨土法門的時候,也會用禪宗的心地來圓融的講解,你比如說有一天他的弟子們就問說,說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舍穢土取淨土,厭離此土,欣求彼土,這不是有淨穢取舍之情嗎?

如果佛法的究竟講,裡邊不是講到不淨不垢嗎,不增不減,你還有什麼取舍呢,所以如果你有取舍的話,這就是眾生的妄想,可是如果你說沒有淨土,又有違佛言,因為釋迦牟尼佛說了,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如何修?到底是取舍欣求極樂呢,還是放下取舍之情,說沒有淨土。大家要知道這個問題提的是非常核心的問題,凝聚了佛法空有、性相、圓融、貫通的問題,就是一個法,我們凡夫的眼光一定是此對彼就不對,此能彼就不能,但是真正真實的境界中,真理的法相上它是怎麼樣的,他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你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去還是不去,生還是不生,是取舍還是不取舍。

他就給他(徒弟)說,生則決定生是從現象上來講的,我們從娑婆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則實不去,因為娑婆和極樂,再怎麼廣大的虛空法界,都離不開我們現前的一個念頭,都在這一念之內,往哪去呢?你說沒有去,它確實是十萬億國土,宛然而在,你說去了他又沒有離開現前一念,所以他打個比方就像大圓鏡子,我們一鏡中引出來十重的山水樓閣,你說山水樓閣沒有遠近的,你一眼望去它是有重重疊疊,你說它有遠有近,它其實在一個鏡子裡面同時洞現,這就叫做生則決定生。看上去有山水樓閣,去則實不去,就在一面大圓鏡中。

他叫天衣義懷禪師,天衣無縫的給他的弟子講了淨土法門,在理事無礙究竟圓滿的一個闡明開示,希望大家聽了也有所受用。

好,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