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故事 > 正文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程。曾有一世轉生為一位太子,名曰摩訶薩埵。 一天薩埵王子...
靈山嘉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
法華經云: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件大事,就是開示眾生悟入佛知見。修行人自修是要明這件事,度眾生也是告知眾...
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但我們不能只是知道會死,我們要好好地活。因為知道會死,所以我要珍惜每一天。如果我有對不起的...
通過學習三惡道苦中的地獄苦,我有兩點收穫。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現世的快樂可能在造惡業。 1、念惡趣苦,能夠有效...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這個判言來自蕅益大師。《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讚歎釋迦牟尼佛二難,釋迦牟...
髻中明珠的譬喻...禮佛大懺悔文...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敬心,來問因緣。 一鬼問言...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問: 師父,為什麼我們修行要遠離惡友呢?那些惡友,難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嗎?也需要我們去幫助啊!請師父慈悲開示。...
從前有一彌猴王,常與五百隻獼猴一起遊戲。當時正逢旱災,果樹都無法生長。國王的宮苑離山不遠,僅隔了一條小河,於...有一個大富翁養了一群奴僕,這些奴僕有替主人搥背的,有替主人奉茶倒水的,有替主人出門提行李的,每個人都對主人極...著名的江民殺毒軟件創始人王江民,因小兒麻痹而導致終身殘疾,但他憑藉自己堅韌的努力締造了中關村的傳奇。雖然如今...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李懷瑾,江蘇睢寧北鄉車家店人。科舉考試未能成名,清朝末年興辦學堂,又改為研究醫學。一日...
慧日法師,俗姓辛,東萊人(今山東掖縣)。唐中宗時(公元七0五~七0九年)得度出家。看到義淨三藏法師,前往西域印度...剛創業那會兒,很喜歡算命,隔三差五地見見高人算一算,聽的時候甚為入理入心,過後一想,嘛也沒有。不過,有些事確...(術語)Skandha,又作塞建陀羅。舊譯曰眾聚陰。新譯曰蘊。俱舍光記一本曰:塞建陀羅,唐言蘊,舊譯名陰(於禁反)。...(雜名)人海記曰:成祖靖難後,於都城四達之衢,必建一聽經樓。每夜令僧於上諷誦經義。俾臣民席地靜聽之。既遷都。...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經》的修學講完了。蕅益大師說後...誰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是佛陀座前,大願第一的大菩薩;是佛陀為我們這些此土眾生派來,專為開解、救拔我們的大菩薩...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乃至於最後的究竟位。我們從...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即使是鬼神也在冥冥之中幫助和保護他。作惡事的人,不僅他的...歷來古今賢聖之人,都是由於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母之善教,即可以在懷胎時開始進行,稱之為胎教之法。 若欲產子...
父母,祖父母乃至親人長輩老病時,我們能以飲食,醫藥,衣服,種種必需品供養之,用心護理使不漏洞,供養的每一天,...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陳,河南潁川人。母親懷孕時,夢見五彩的雲煙,迴旋環繞在自己的心懷之間。等到誕生的時候...有位長者不但家財萬貫,心地也很善良;他覺得與其只有自己享受龐大財產,不如幫助大家都衣食無缺,因此大開善門,對...
過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學畫畫,他的畫本來就不怎麼好。有一次他平靜地用心作畫,他一靜下來,他在靜中看到一幅好畫...
佛教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好像它只以解決個人生死問題為已任,至於社會生產、國家事務等社會職責,都...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圓覺經》 是故當知!...
這就不是世間人的經驗常識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經有速度了;還沒有行走就已經到達了。一般世間常識告訴我們,只...
【佛學漫畫】八閑暇+十圓滿
貓砍大畫 2023/11/21
上篇:不犯威儀,小小戒都要護持 | 下篇:【佛學漫畫】人身難得 |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語誰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與不知同。昔須達①為佛營室,佛視地上螻蟻,而謂達言:此蟻毗...

【佛學漫畫】佛陀本生故事——捨身飼虎

《觀無量壽佛經》圖文解說

【佛學漫畫】真心

因為知道會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思維地獄苦,珍惜修學緣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修行為何要遠離惡友

捨身濟眾的獼猴王
主人的痰
戰勝自己,不向命運低頭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高僧得觀音菩薩勸導,精勤修行淨土法門
慧命的報應
【佛教詞典】塞建陀
【佛教詞典】聽經樓

當妄想逼出來時,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力
地藏菩薩和我們關係

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懷孕媽媽的胎教之法

悲田供養獲極大功德福報

智者大師的生平與臨終往生事蹟
樂善好施的長者

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很容易著魔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修行為何要降伏憎愛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