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敏敏都有一個理想,要寫一本書。敏敏的文筆很好,大家都認為她有這個能力,一定會寫出一本好書來。

敏敏經常積累素材,也不斷地調整著寫作大綱,她說要寫就要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來。

一年過去了,朋友問她的書寫得怎麼樣了,敏敏說事情太多了,靜不下心來。

又一年過去了,同學問她的書什麼時候出版,敏敏說近來看了好多書,覺得自己的能力與這些作品存在很大差距,不敢下筆了。 ……

一年又一年,敏敏的書還是沒有出來。雖然她還是會經常和朋友們一起聊起她的構思、她的想法,但大家反而不好意思再問關於她這本書的事情了。

敏敏的行為有點像《為學》故事中的那個富和尚。這個故事很老了,卻很有意義。

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裕。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 富和尚說:「你憑藉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瓶一個盛飯的碗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僱船去南海,都沒有成功。你這樣怎麼能去呢?」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

四川距離南海,路途遙遠,富和尚沒去成,窮和尚卻去成了。一個人如果立志要做成一件事情,只要有心,就像那個窮和尚一樣,不僅要有想法,還要努力,有行動,有堅持,才可以做成。

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不是他們缺少能力,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是他們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想使客觀條件和自己的能力都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程度,然後才開始去做。所以,他們的人生始終處於一種等待的狀態之中。他們沒有成功,沒有做成一些事情,不是他們不想去做,而是他們一直在等待所有的條件都成熟,因而沒有做,他們就這樣,在等待完美中度過了自己不夠完美的人生。

《西遊記》中有歌詞云:莫看滔滔碧波,有船就能渡河;莫看船兒無底,有心就能渡河。

只要有心,就能渡河。很多事情,缺的就是有心。

心律開示:不要等到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之後,才開始動手。很多時候,萬事俱備還欠東風呢,所以要等一切都完美以後才動手做事,就可能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