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禮佛大懺悔文...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應飯為飯,二者為不量飯,三者為不習...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序 京兆崇義寺沙門道宣集 原夫大雄御寓。意惟拯拔一人。大教膺期總歸為顯一理。但由群生...沙彌律儀要略...經律戒相布薩軌儀 弘演毗尼沙門 (如馨) 纂要 聞夫大覺初成。始結菩薩波羅提木叉。終至雙林入滅。亦教諸比丘。當珍...一、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熱在金爐上 頃刻紛紜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乘入楞伽經...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整理並註音。...僧伽吒經...前世三轉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皆阿羅漢也。一切大聖皆其...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行品第一 爾時世尊,為令四眾...佛說苦陰因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迦婆在釋羈底(剎帝隸種也)迦惟羅婆(城名)尼拘蔞園中。於是釋摩訶能渠...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三聖圓融觀門 沙門澄觀述 夫上聖觀人設教,言不虛陳,按指發揮,觸事皆通。「因」有妙德,叩示以二聖表法之二義,遂...淨土神珠 幽溪傳法後裔 古昆 集 淨土神珠者何。現前一念心性。靈妙莫測之謂也。彌陀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一婆羅門,名曰滿賢,...佛說戒香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分別業報略經 大勇菩薩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 最勝無上尊, 知見悉具足, 是故稽首禮, 及法應真僧。 ...遊心安樂道 釋元曉撰 遊心安樂,略開七門:初、述教起宗致;二、定彼土所在;三、明疑惑患難;四、顯往生因緣;五、...(1624~1688)清初僧。屬日本黃檗宗。福州府鎮東衛(位於福建)人,俗姓朱。字獨吼。幼師事嘉福寺雲澗弘公,年二十...(地名)又作陀毗荼,達羅毗荼,達羅弭荼。南印土國名。其國言咒語,多甚難解。西域記十曰:達羅毗荼國,南印度境。...問: 請開示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含義。 大安法師答: 這是天衣義懷禪師所說。義懷禪師於宗門開悟後,常修淨土,...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內心的相貌講出一個譬喻說: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說:這個人他的舌頭是往上頂,(高慢...
社會上還有一種說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有一些道理,好像惡人沒人敢欺,善人到處受氣。 佛...
所以我們要成道,就須去除這世智辨聰,時時心空如洗,內不隨念轉,外不為境牽,精勤鍛煉,損之又損,方能成就。 六祖...◆生命的序曲是幾聲的哭泣,而終結郤只是一聲的嘆息! ◆生命的本質超越時空之外,死只不過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變,但...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使我們的修行停滯不前。以佛法的正知見來看,本來是沒有魔的。...
1.生平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為方便。信行秉教,豈廢觀心;法行觀心,豈容離教。是以西天諸...
本刊記者: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能給我們慈悲開示。早在1926年(長老時年8歲),您即在江寧湖熟珠峰寺出家,可謂童真入...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佛如來,雖有大眾,眾中亦有不其恭敬。...
習慣上,正念是八種修行之道的第七種。當正念存在的時候,四聖諦和八正道的其它七個要素也就存在。當我們充滿正念的...問: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麼? 大安法師答: 在給不學佛的人助念時,一定要給他介紹淨土法門,給他講極樂世界的...
【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師名附三秦錄
上篇:【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安忍波羅蜜多品 | 下篇:【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佛說九橫經
【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註音版】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
【註音版】沙彌律儀要略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
祝釋迦牟尼佛成道儀(隨早課)
【註音版】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聖誕祝儀
【註音版】僧伽吒經
前世三轉經
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苦陰因事經
【註音版】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三聖圓融觀門
淨土神珠
譔集百緣經
佛說戒香經
分別業報略經
遊心安樂道
【佛教詞典】性獅
【佛教詞典】陀毗羅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含義

高慢心所招感的三種地獄

【推薦】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動靜一如才是真定
慧律法師《清心語錄》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淨宗九祖-蕅益大師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寬容、善良、淡泊、樂觀——南京吉慧長老訪談錄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