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盛事是好事,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裡面受不了,要想方法破壞。「又害賢曰嫉」,好人做的好事,他偏偏要障礙,讓他這個好事做不成功。這樁事古今中外常常看到,這是煩惱當中造作罪業極重的一項,它擺在第一。嫉妒,你障礙別人,要看這個障礙的影響多大,範圍多大,影響時間多久,從這裡結罪。如果這個事情好事,是他個人的利益,與別人不相干,你障礙他,你破壞他,那個結罪很小。為什麼?對一個人,冤家對頭只有一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也就這麼一回事情。如果他這個事情對社會對眾生有大好處、有大利益,你把它破壞了,這個事可麻煩了,結罪不是跟他結罪了,跟所有得利益的人結罪,這個範圍就太大了。如果影響深遠,不但現在人這個好處你得到了,他這個好處會延到將來,能延到將來的時候,連將來的人也得不到好處,這個罪可重了,這個罪就變成無間地獄的罪了。世法裡面一個好的政策,像國家的好的政策,利益眾生的大事業,你把它障礙了,這個結罪可不得了。

好事也不行,要知道,因果這樁事情善惡沒有抵消的,沒有說我做了很多壞事,我多做一點好事可以彌補,可以把那個惡的抵消,沒有,因果裡頭沒有抵消的,善就有善報,惡就有惡報,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不能說我種的這個瓜,我不想瓜了,希望這個瓜能長出豆來,這不可能的事情。因果確實就是如此,你一個惡念一個惡行就有惡報,一個善念善行它就有善報,不能說用善來抵惡,不可能的,這是一定要知道的。你真明白之後,你就曉得人不能有惡念,不能有惡言,不能有惡行,肯定有惡報,善做得再多,那是善報,各有各的報。什麼時候先報,什麼時候後報,那是緣不一樣。所以佛法講緣生,它不講因,緣決定你果報的先後,因是決定你有果報,你有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決定有,什麼時候報,什麼在先,什麼在後,緣,緣非常重要,要明白這個道理。佛家講緣生,講得很深。

害賢曰嫉,嫉妒賢人罪惡非常重。為什麼?賢人他能為社會、為國家、為大眾做許許多多的好事,你要是嫉妒他、障礙他,他無所謂,他可能還很歡喜。為什麼?我不需要做了,你不障礙,他事情很多,他天天要忙碌去做事情,你障礙他,他就不要做了,他好好去念佛去了,可是那個罪可不得了。如果這個賢人,你不障礙,他能夠利益千萬人,他能夠利益,時間來講能利益幾百年、幾千年,這個功德多大,你障礙他,讓他不能成就,這個罪多重、多深,你自己能想得到。所以佛家,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有「隨喜功德」,這個好人他做好事,不嫉妒,隨喜。隨喜什麼?歡喜讚歎,盡心盡力幫助他,他有多大的功德,幫助他的人也是一樣大的功德。

這有智慧,他才會幹這個事情,沒有智慧的人他就嫉妒,有智慧的人隨喜。隨喜,把他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嫉妒呢?障礙他,他沒有事,他那些不善的一些影響,他的善行的影響,你障礙他不能成就,許許多多人不能得到他的利益,這個帳全算在你身上,那個罪就太重太重了!在中國古代國家法律裡就有這一條,進賢受上賞。就是國家最高的賞賜是給誰?替國家推薦好人、賢人,國家給你的賞賜是最高的。如果要是嫉妒賢人、障礙賢人,那你受的這個刑罰是殺頭。這個事情是真的,在歷史上我們看到有記載,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所以看到別人好事,歡喜讚歎,有力量的,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他。這不是成就他個人,成就他的好事就是成就利益社會眾生。這是第一個例子,也是最容易犯的,犯了之後,這個罪過非常非常之重,擺在第一。

「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賢曰嫉。」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但是這一段沒有學完,今天我們從頭念起。這個是有意無意造作的罪業很重,別人有好事,一般人看到都生嫉妒心,而不知道這種嫉妒的念頭、嫉妒的行為,對別人傷害並不大,別人受害頂多三分,自己受害是七分,把自己的善心破壞,沒有了。自己的功德破壞了,將來果報在哪裡?果報在地獄,想到地獄苦,這個事情怎麼能做。他為什麼這麼做法?這真正叫愚癡,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明白人絕不幹這個事情,沒有智慧、愚癡迷惑才幹這個事情。這樁事情,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說得太多,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特別建立一願叫隨喜功德,對治嫉妒的。別人做好事,我們能夠隨喜,把他的好事功德變成我的好事功德,這何樂而不為之,為什麼要嫉妒去破壞?破壞的罪業多大?他這樁好事,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層面愈大,你的果報就愈嚴重;如果他利益的時間愈長,你在地獄裡受苦的時間也愈長,完全成正比例。

這樁好事,如果是能夠利益天下國家後世,你要是嫉妒障礙破壞它,墮在地獄,那可能是永遠不能翻身,這是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清楚的,所以佛對於這樁事情是常常說。如果你明白了,人家做這個好事,我們有能力出錢出力去幫助他,隨喜功德,他的功德多大,我們得到的福報跟他一樣大。如果我沒有能力隨喜,沒有能力也沒有財富,幫不上忙,我生歡喜心,我讚歎,那一分隨喜的功德也不可思議。《楞嚴經》上講的,功德還是圓滿的,為什麼?你的心圓滿,大乘法論心不論事。有的時候發心,他沒有力量,他發的心真圓滿,比那個隨喜功德出錢出力的,他的果報還超勝。這什麼道理?譬如這是一個富翁,他有一百億的財富,他只拿個幾萬塊錢來隨喜,太少了;你一分錢沒有的,你那個隨喜的心超過他,所以福報,這個人超過那些富翁,我們今天講這些財主,超過他很多,這才能講得通,才能講得圓滿。所以隨喜功德不可思議,盡心盡力,不要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