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從來是牢獄,勸君及早出娑婆

世間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滿地蓬蒿春不到,一身枷鎖夜難過。稱怨莫更呼天地,叫痛應須念佛陀。三界從來是牢獄,勸君及早出娑婆。——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這是勸苦人(痛苦之人)念佛求生淨土。那為什麼要談這個「苦」呢?一個學佛的人要了解,佛教化眾生對「苦」的認知是非常深邃的,從終極層面來說「一切行皆苦」。所以,佛陀會開示三苦:苦苦、壞苦、行苦。我們的業報身是苦,如果再加上逆境現前,逼迫身心,就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真可謂苦上加苦,這叫「苦苦」。

一切快樂的現象都不能久住,會轉瞬即逝——無常,這就叫「壞苦」。一切法都沒有主宰義,都在念念遷變,就叫「行苦」。

經典裡有三苦、八苦、十八苦、一百零八苦、八萬四千苦,乃至恆河沙苦之說。我們對苦的認知越深刻,出離的願望就會越懇切。我們這個世間是個什麼樣的世間呢?佛說是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的世間。我們之所以會投到這個五濁惡世,是由於惡業比較重。這個惡業起現行就表現為苦果,就是苦人多。我們每個人也屬於這苦人的範圍。雖然都在苦中,但苦樂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有人可能更苦一點,有人可能還勉強過得去。但八苦中的生老病死等,這是生命本體上的苦,誰也避免不了。

「世間唯有苦人多」,在目前的社會我們對這句話可能會有更深刻的認知。我們看地震後的重災區,整個縣城全都被摧毀;泥石流來的時候,整個地方被完全毀滅;一幢大樓著火,幾百人的命就沒了;一個礦難,很多人死於非命;一場瘟疫,更不知有多少人撒手人寰。這些是所謂的自然災害。還有很多是人為的災難,給人逼惱的感覺是非常深刻的。我們帶著這樣深重的業力投生在這個五濁惡世後,又造作更多的新殃。

「自造新殃可奈何」,造作新殃又會導致更大的痛苦,那真是無可奈何。這種業力的苦果你就去品嚐吧,所以現在每個人都有不安全感、恐懼感。

「滿地蓬蒿春不到」,由於自心的業力所感,遍地都是蓬蒿,雜草叢生,荊棘滿地,這就是業力呀。這樣一來,春色春光就看不到了,這是比喻惡的業力現前,沒有一點甜頭了。處處都是黃連樹上掛苦膽,苦上加苦。

這樣就「一身枷鎖夜難過」,每天不得自由,為生存的壓力,為人際關係的窘迫,為災難的來臨,為種種的事情擔憂……這些都像枷鎖一樣,讓我們的身心不得安寧。夜晚睡不好,失眠,做噩夢呀。

但其實我們在碰到無妄之災(突如其來的冤枉)時,不要覺得冤枉,不要怨天尤人,還是一定要反省自己。包括剛才講的那篇報道,這裡面也是有因緣的,你稱什麼冤呢?很多都要從自身的業因去找。

有篇小文章——《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也是很有教化作用的。這個主人公俞淨意(原名為俞都)博學多才,十八歲考取了秀才,中年家貧,教書為生。與同年進學的同學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戒殺、戒妄語、戒惡口等。

這麼做了一些年,但前後考了七次,都沒有考上舉人。生了五個兒子死了四個,比較好一點的一個又走失了。四個女兒死了三個,剩了一個。她的妻子因兒女而痛哭,把眼睛都哭瞎了。你看看,有多慘。他就每年在除夕夜寫一篇疏文,向灶神禱告,求其轉達上天:「我平生沒有大過,我每天還在行善積德,為什麼天還這麼罰我呀?這太不公平了。」這樣做了數年。

於是有一個除夕夜,就在這一家三口面對家徒四壁,唉聲嘆氣時,傳出了敲門聲。一位自稱姓張的人來了,跟俞淨意有一番談話。這個張先生說,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的意惡太重,專務虛名,還怨天尤人,不從自身找原因。再這麼下去,你的後果將不止這個樣子。

試問你,你說你行善,你在哪裡行善呢?你說惜字紙,表面上碰到路上的一點紙你撿一撿,但平時裡你的學生與朋友將有字的紙糊窗戶、裹東西,甚至擦桌子,說弄污了一燒了之,你天天見,卻不勸一句。只撿一點紙有何益?你說你放生吧, 人家不舉行放生你也無動於衷,人家舉行放生,你就湊個熱鬧,其實慈悲心根本沒有發起來;並且你家也以蝦蟹之類為食,它們不是生命嗎?再說你戒邪淫吧,看到美女心裡就動了念頭,只不過你是沒有機會而已哦。等等這些。所以,你自己幹的是這樣的事,行善只是表面作秀。

你覺得不公平,每年上書於天,上天也派使者來考察你的善惡,但無一善可記。只見你獨處時的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你懷揣這種種意惡,上天懲罰得將更厲害,你逃禍還來不及呢,何談天降福於你!

張先生接著說:你讀書明理,也知道慕善為樂:當你聽到善言、見一善事時,不勝鼓舞。但旋過旋忘,信根本來就不深,又沒有恆長性,所以你平時的善行善言,也只是敷衍浮沉,何嘗有一事著實!並且你又滿腔意惡,起伏連綿,還想責問天為何不給你好報,這就好比種了遍地的荊棘,卻還癡心妄想希望收穫良稻,這豈不是荒謬嗎?你從今後,要發大心,將貪淫、妄想等雜念一概摒除,收拾得乾乾淨淨,只理會善的念頭。若有力所能及的善事,要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在在地耐心去做;若力量不能行的,也要誠誠懇懇,使此善意圓滿。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遠心;切不可懈怠懶惰,切不可自欺欺人,這樣持之以恆,自然會有意外的收穫!

張先生這一說,對俞淨意來講是當頭棒喝,他細細一思惟,自己還真的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他開始認真地改過、發誓,實實在在地去行善,實實在在地去懺悔。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淨意,追求念頭上的真善、清淨。凡一切有利於別人的,不論事情大或小、自己忙不忙、有沒有人知道,俞淨意公都歡喜地去做,廣植陰功。並且敦倫盡分,勤學、守謙、忍辱。逢人就勸導以因果報應之言。久而久之,他動則萬善相隨,淨則一念不生。這樣做了三年,命運真的開始改變了。

當時明朝有一位首席大學士張首輔,聘請他做私塾老師,並且對他還很關心,讓他在京城參加考試,他還真的考上了舉人。然後俞淨意公跟京城的達官貴人就有所接觸,當時有個內監,收了幾個義子,其中有一個孩子,俞淨意覺得很像自己的兒子,一問,還真的是他多年前走失的兒子。兒子找到了。他帶兒子回到家見到孩子的母親,母子相擁痛哭。兒子很孝順,用舌頭舔母親的眼睛,俞淨意妻子的眼睛竟然復明瞭。他的命運都重新改變過來了。

所以,我們在苦上加苦的境界當中,一定要有反省意識,一定要從自己的念頭和行為上進行改變,千萬不要去怨天尤人,越怨天尤人,情況越不好。這叫「稱怨莫更呼天地,叫痛應須念佛陀」。叫痛就是病得很厲害的時候,痛得「哎喲,哎喲」直叫的時候,這時你記著要念阿彌陀佛。

我常常講一個挺有意思的例子。一個老比丘生了病,就常常「哎喲,哎喲」的。旁邊就有人說:「你要念佛呀!」他說:「哎喲!念不出來呀!哎喲!念不出來呀!」那人就提醒道:「那你就念:哎喲!阿彌陀佛!」

老比丘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就念:「哎喲!阿彌陀佛!哎喲!阿彌陀佛!哎喲!阿彌陀佛!」這麼念了一段時間後,「哎喲」沒有了,「阿彌陀佛」留下來了。

所以,你叫痛的時候,還真的要有佛號進去,你不要老是痛痛痛,痛得沒有一點空隙,以後碰到這種情況你就:「哎喲!阿彌陀佛!哎喲!阿彌陀佛!」這還真管事呢。

一個患癌症的老居士在關房裡面,也是痛得念不出佛來,不過他是喊:「阿彌陀佛救我呀!阿彌陀佛救我呀!」哎!還真的得救了!所以,遇到痛苦的事情一定要回歸到靠「念佛」來拯救上,要深刻了知這個三界從來就是牢獄。

念佛行人要有這種觀念,不僅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牢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都是牢獄呀!我們是這個牢獄裡面的囚徒,不可愛,不自由啊。在這個牢獄裡,人家怎麼打你,你也不能還手,是苦不堪言哪!

一定要有渴望從這個牢獄裡出去,獲得自由的強烈願望!我們看這個地球,你說社會環境、生態環境,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因為它本身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不如意的世間,這就是苦難的三界。

所以,一定要好好念佛,懇切地求往生,這樣才能出離娑婆世界這種苦難的深淵!要趕早呀,「勸君及早出娑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