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為什麼我們要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實相般若所流現出來的智慧靈文,被稱為佛的法身舍利。摩訶迦葉說那些肉身舍利就讓那些國王大臣去關心,我們僧團要關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關心佛的法身舍利,以法為師。佛教重法,怎麼樣尊重都不為過。

釋迦牟尼佛一成道,馬上觀察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有比自己道德智慧更高的人,要拜他為師。結果一觀察他是無上士,沒有比他更高、更有智慧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要以法為師。大乘佛法是出生三世一切諸佛之母,由於菩薩按這個法修行才成就佛果。所以這種智慧、這種真理能夠哺育我們的心靈、能夠引發我們的菩提心、能夠讓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看佛經真的感覺到佛是一切種智者,六合之外所有的都知道。而我們凡夫只是靠自己有限的知見、邏輯思維所知道的東西太少了,而且太偏頗了。我們都很難建立中道的正見,不是執有就是執空,或者就是斷滅見。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觀念呢?凡夫的知見是不可靠的。

學佛法就好像我們練書法,你找到一個最好的字帖你就練。練書法臨摹的過程把自己腦袋瓜子裡的筆畫結構全都拋棄,然後你臨摹,臨摹得越像越好。所以讀誦大乘經典就是以大乘佛法的知見轉變我們凡夫的知見。凡夫的知見你都放下,你不要考慮自己的,你一想就錯。唯有佛徹證了諸法實相,悟證無上正等正覺才把這種真理、這種法以慈悲心向我們傳播。

這種法和真理是亙古亙今的、永恆存在的、超越時空的。有佛無佛,法和真理都常在。所以真理是佛發現的,不是佛創造的。佛把他發現的真理,這種法傳播給我們就是要讓我們離開輪迴之苦,契證我們的自性的涅槃。了解這個之後我們就要通過讀誦大乘經典,轉凡夫的知見開發智慧。

就在開發智慧這一點當中,你怎麼樣才算有智慧?能夠對這個五濁惡世產生厭離之心、能夠對極樂世界、佛的法界產生欣慕之心。這就是有智慧的表達。如果讀誦了若干年大乘經典,還對這個世間五欲六塵一念都放不下。你就根本就沒有上軌道、沒有一點智慧。佛非常慈悲呀,知道我們眾生在這個五濁惡世雖然很苦,他還舍不得離開,就是由於他把一切看得太真實,所以留戀、執著、貪染。

佛就以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系經典、講諸法的空性,要把現象界的一切都觀空,如電、如夢、如影、如陽焰,一切都是不真實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認知。大家說我們都沒有智慧。現在告訴你智慧,對這一切作如夢想,都是在做夢。在夢中你認為一切都很真實,在夢中的喜怒哀樂一切都感同身受,你沒有醒夢,你醒夢了,你知道,哦,夢中原來都是假的。

昨晚上做夢,第二天早上睜開眼睛,你知道做夢就不會放在心上,假的。但你睜開眼睛的當下,實際上你還在夢中。你昨晚上做夢有我、有他人、有桌子、有環境,現在一看也有他人也有自己,包括我們這個場面是不是也在夢中呢?全心即夢,全夢即心。所有的夢境就是我當下這顆業心,離開心是沒有夢境的。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所感召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這些國土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都是在做夢。

那麼在沒有完全醒,無明大夢的時候,我們先做一個好夢。你做好夢也得從三皈五戒十善業開始啊。然後還要做一個更好的夢,你就念佛,念佛是醒夢的一個過程。聲聲佛號喚醒夢中人。等我們最後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把我們的無量光壽的那顆本心念出來了。從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裡面昇華出來了。這時候你就出夢了,這就證到諸法的空性了。

夢中分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啊。又在無大千當中從諸法空性又能昇華出一個清淨的妙有,就是極樂世界所展示的無盡的莊嚴。所以讀誦大乘經典一定要產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這是我們讀誦大乘的目標。在這樣的欣慕心當中又能把我們的慈悲心,菩提心生髮出來。不僅僅是讀誦大乘經典,就是背誦了很多,但是你不了解其中的意思,了解其中的意思還要落實在行動當中,這樣心性才能產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