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菩薩欲於惡世度生,無有是處

《智論》云,具縛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何以故?煩惱強故,未得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彼?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以施戒福力,或作王臣,富貴自在,縱遇知識,不肯信從,荒迷放逸,廣作眾罪,由此墮落。

蓮祖以下疏文,詳明闡述文句義蘊。首先援引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三段論述為證。龍樹菩薩乃古印大乘佛教集大成者,佛在經中懸記以初歡喜地往生極樂淨土的大菩薩,在震旦國唯一被推尊為八宗祖師的大善知識,故其教言有崇高的權威性。

一般來說,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已得無生法忍者,自宜以大悲為業,於生死苦海,廣濟眾生。二者,未得無生法忍以還,及初發心凡夫。此凡夫菩薩者,要須常不離佛,待忍力成就,方堪處三界,救度群萌。由是,龍樹菩薩率直昭示,內具見思煩惱,外為聲色所縛的凡夫菩薩,有大悲心,願生五濁惡世救度苦難眾生,無有是處。

何以故?五濁惡世,紅塵滾滾,五欲誘惑力強。自無定慧忍力,心隨五欲塵境轉,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繫縛,造作種種惡業,自墮畜生、餓鬼、地獄中,受諸苦報,自度尚不可得,何能救度眾生。譬如自疾不能治癒,何能解除他人病苦。此正猶如有人以一杯熱水,欲融化一大塊堅冰,當沸水澆冰時似顯融化少些,轉眼其融冰處反而拱起更高。凡夫菩薩欲於惡世度生,亦復如是。

又此凡夫菩薩,假令得生人中,經由隔陰之謎,投胎之昏,前世修行些許功德遺忘。若生於濁世佛法衰微之時,難得值遇大乘佛法。或業重障深,聞而不信,豈不又虛度一生。或因前世曾修習佈施、持戒等福業,得以投生人中富貴處,或作國王(真如喆禪師),或作大臣(青草堂禪師、五祖戒禪師、嚴首座等),或作大將軍(悟法師),在此世間,富貴自在。然「豪貴學道難」(《四十二章經》),於此五欲享樂中,十有八九會迷失。縱然遇到真善知識為他講念佛法門,亦不肯信受奉行。如是大多荒迷於感官享受,廣作眾多罪業,由此又墮入三惡道,甚可哀愍。

蓮宗諸祖依聖言量,傳達「三世怨」之驚心動魄的信息,雲於此濁世,一個佛道修行人,若不念佛求生淨土,與造作五逆十惡的一闡提相較,其下地獄的果報,只有一步之遙。造惡業者當生墮地獄,而修道不求生淨土者,第二世得榮華富貴,於富貴中迷惑造諸惡業,第三世墮地獄。此「三世怨」的因果連環,吾輩淨業行人,宜深憬悟。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講:蘇州吳引之先生,在清末科舉中考取探花(第三名),有福德,有智慧,長相莊嚴。他向印祖稟告,自己前生是雲南某寺院的僧人。印祖聞之,即慈悲勸告:「你既然前世是出家人,何不今世恢復你出家人的道業?」吳引之問如何恢復,印祖開示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一聽,不以為然地說:「念佛有什麼稀奇?」印祖說:「天下頂不稀奇的是吃飯,你是不是天天要吃飯?」他聽了還是搖搖頭,不肯念。後來活到八十歲,無疾而逝。

可見,前世出家修道,今世得大富貴,幸遇印祖這樣的大善知識,苦心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都信不及,不肯照做。蓮祖所說「縱遇知識,不肯信從」,自古迄今,人皆如是,此名難行道。

蓮祖所引龍樹菩薩這段重要開示,作為第五重法義立論的重要依據,亦與《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遙相呼應,吾人宜作座右銘,日日提撕,銘記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