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和取舍究竟的佛法

佛陀設教,隨著眾生的根基不同,除了直暢本懷,顯諸法真實相又開設無量方便法門。佛陀滅後,教法在數千年的流傳過程中,弟子們又隨著自身對佛法的理解,對佛法進行闡釋及發揚,這些經教典籍,自然存在方便與真實、了義與不了義,乃至正確與錯誤,對此我們應該如何去分辨、判斷、抉擇真實而究竟的佛法呢?

依法不依人

1、依四依

(1)依法不依人:一般修學佛法的人,對佛法的信仰往往是建立在對佛陀人格崇拜的基礎上,因此在接受佛法時非常注意說法的人,特別在乎佛法是不是佛說的問題,以為是佛陀親口說的才是真正的佛法,否則就不是佛法了呢?這是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學術界的發展,出現了對佛教經典的不同的看法,比如說「大乘經典是不是佛說的?」,由於出現這類問題的爭議,引起了許多人在信念上發生了動搖,認為如果大乘經典不是佛陀一字一句說的,那麼大乘經典都不可信。這種人對佛法的信仰完全是建立在佛陀的人格上。他們並不知道佛法雖然是佛陀所創見,但佛陀並非唯一證得佛法的人,佛法乃是三乘聖賢所共證,佛陀所說是佛法,佛弟子證佛所證,說出來的照樣也是佛法。因此只要符合於宇宙人生的真理、符合於三法印,無論是誰說出來都是佛法,而不一定就要是佛說的才是真正的佛法。

只信一個人講的法,導致了佛教出現宗派的對立。

還有一種現像是:有的人聽法是憑著自己的情見,一定要選擇自己所尊重的法師所講的法他才肯相信,認為只有他所講的法才是最可靠、最真實的佛法,反過來其他人所講的法他就覺得不可信,因此也不願意聽,正是由於人們有這種觀點,所以才導致了佛教出現宗派的對立。

圍繞一個人為核心是非常不可取的,每一個人都推崇一個師父,每一個人都根據不同的師父所講的教法作為標準。這種圍繞一個人為核心來接受佛法的現象,是非常不可取的。佛陀是大智慧者,就知道眾生有這種毛病,所以佛陀才為我們提供了這種檢驗佛法真偽的標準,提倡要依法不依人。

三法印,是判斷真理的根本方法

應該檢驗自己所接受的法是不是符合佛法的真理,是不是符合三法印,這才是我們判斷真理的根本方法。而不應隨著個人的情見與好惡,對佛法進行說是道非。

依義不依語

不能只誦經拜經而不解其義

(2)依義不依語:義是義理,語是語言、文字。佛法的弘揚必須要借助世間的語言文字,假如離開了語言文字,佛法就無法在世間上得以流傳。正如我們現在接受佛法一樣,通過聽法師講經,或自己看經、誦經,都要依賴語言文字。這樣一來,有的人或許會以為:表達佛法的語言文字便是佛法了,因此,一些人學佛只懂得誦經、拜經,很少去注意經中究竟講些什麼。針對這種情況,佛陀教導我們要「依義不依語」。

停留在語言文字上,永遠無法看到月亮

佛經中的語言文字是為了揭示宇宙人生的真實,是為幫助我們認識人生的解脫之道,我們修學佛法不可以停留在語言文字上,要透過語言文字。就如佛經裡所講的,如果有人用手指著月亮,告訴我們那邊有月亮,他用手指是為了讓我們能看到月亮,月亮並不在手指上,如果我們的眼光只看到他的手指,而不知道從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麼我們永遠都無法看到月亮。

「雖誦千句,不解何益」

同樣的道理,佛經中的一切語言就像比喻中的手指一樣,是指導我們了解佛法、認識真理的工具。如果我們修學佛法只停留在語言文字上,把佛教當作一門學術去研究,縱使經歷恆河沙劫,猶如蒸沙煮飯,徒勞無益。《法句經》說:「一個人雖然能誦一千個頌子,可是如果你不懂裡面的意思,還不如只誦一個頌子,而了解裡面的意思。」所以我們學佛不可以停留在書本文字上,學佛幾十年,最後經還是經,自己還是自己,永遠都得不到佛法的受用。

(3)依智不依識: 識是虛妄的、取相分別的,我們學習佛法不能離開意識的作用,需要由妄識來接受佛法,再由識對世界人生進行重新考察,從而改變以往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但識是虛妄的,取相的,假如我們停留在識上,永遠都不能與道相應,不能見道。經中說到見道要在妄識妄境都熄滅的基礎上,無漏智慧生起,始能與道相應。因為覺悟的人生是以智為本,因此要依智不依識。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了義是徹底、圓滿、究竟的,不了義是不徹底、不圓滿、不究竟的。前面曾說過,佛陀的教法分兩個方面:一是實教,一是權教,其中實教就是佛陀親證的這種徹底、圓滿、究竟的人生真理,也只有實教才能表現佛陀出世的本懷,令眾生直接了當的悟入佛的知見,證得佛的境界。而權教則是屬於不了義、不究竟、不徹底、不圓滿的方便教,這種教法是佛陀為劣根眾生設下的。

在四悉檀中:世間悉檀、對治悉檀、為人悉檀是權教;第一義悉檀則是實教。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為了適應各種根基的眾生,因此又有許多方便教法的出現。學佛者應當善於分辨一大藏教中,何為了義,何為不了義;當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法華經》對於了義與不了義教也有說明。經中打了這樣一個比喻,說有一位導師領著一批商人,到一個叫寶所的地方去取寶,因為這一行程實在遙遠,走著走著商人嫌路程太長,就不肯往前進了,導師為了讓他們繼續往前走,於是就在前面佈置了一個幻化的城市,說:你們快點走,前面不遠就到了。商人們一聽不遠了,就又高興的往前走,一旦到達化城,有吃有喝,休息一會兒後,導師又說,這裡只是化城,不是我們真正要到的地方,還得再往前走。商人們經過休息一陣子就不再覺得疲憊了,於是又跟著導師繼續前進。

這是比喻二乘眾生嫌佛道太遠不肯去修,這時佛陀告訴他們有聲聞阿羅漢果的二乘法門,讓他們去修,一旦他們證得了阿羅漢果後,佛陀又說這個果位還不算究竟,只是已經了斷生死,可以休息一下而已,至於最高的境界還得再往前修才可抵達真正的佛位,於是又勸二乘聲聞回小向大,行修六度法、菩薩行,利益無量眾生、積集無量福德而圓成佛果。

這個二乘聲聞就是佛為劣根眾生所立的方便權教。但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卻是要眾生直接悟入佛的知見得以成佛,這才是佛陀度眾生的真正目的。作為我們修學佛法,目的是為了求得佛的知見,證得佛的境界,所以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依佛法的實教究竟法作為我們修學的依止,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最圓滿境界、達到最高的目的,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2、依三法印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印證、印可、證明的意思。具有決定性的判斷作用,三法印是判斷佛法虛實的三種標準,我們如果要判斷自己所接觸的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就得根據三法印來印證它,如果這些法都符合三法印的道理,那麼就是佛法;如果不符合三法印道理的話,我們就知道那不是佛法。今將三種法印的內容陳述如下:

(1)諸行無常: 諸行,指一切有為法;諸行無常,是說一切有為的現象都是不長久、非永恆的。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時間有四季變換、萬事萬物有苦空無常、一切物質有生住異滅。總之世間上一切東西都是生滅無常、千變萬化的,世間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這就是諸行無常。

(2)諸法無我:人人都認為有一個實實在在的自我存在著,然而「我」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依印度宗教對我所下的定義是:我,具有常恆、主宰、自在的意思。可是我們觀察世界上萬事萬物,不論是外面一切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還是我們的內在身心,都找不到一個常恆不變的、能夠自在超越的主宰者,由此可知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不變的、能自我主宰的「實我」存在。

因此佛教講諸法無我。既然是沒有我,那麼萬事萬物究竟是依什麼而存在呢?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眾多因緣的組合,種種條件互相依賴、相對假立的結果。萬事萬物既都是因緣條件決定的,沒有永恆性,沒有主宰性,所以說諸法無常、無我。

(3)涅槃寂靜:涅槃是寂滅的意思。寂滅,即是心中斷盡了一切煩惱,達到一種寂靜、安寧、自在的境界。一個人通過修行之後滅除了生命中的一切煩惱而達到解脫自在,就是涅槃。三法印是建立在緣起法上的:依緣起生滅現象,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從緣起寂滅的角度,建立涅槃寂靜的境界。

上面三種法印便是驗證佛法真偽的大印章,我們所接受的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只要用這三個印章一蓋,看它是否適合這三種法印的標準,如果適合便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不適合就不是真正的佛法,這三種法印便具備有這種特殊的功用,因此只要我們的手上能掌握了這三種法的大印章,那麼任何法都欺騙不了我們了。

佛教以法為中心

佛法是以法為中心的,佛陀之所以成之為佛陀,因為他證得了這種法,另外佛陀在四依裡也講到了要依法不依人,由此可知這個法在佛法裡該是多麼的重要,同時佛陀說法時也曾告訴弟子們,在修行過程中要自依止、法依止。

自己的煩惱必須自己用佛法去清除

佛陀是一代大教育家、大智慧家,為什麼不教導我們依止他而是要我們依止自己呢?因為佛法的修行完全是靠自覺的,從斷除煩惱到開發智慧的過程中,完全是靠自己的覺悟,自己內在的煩惱必須自己用佛法去洗滌、用智慧去清除,這就像你肚子餓了必須你自己去吃飯才能飽一樣,如果你不肯吃飯,別人就算對你再好也無法幫助你吃飯令你飽,佛法修證也是一樣的道理,作為佛陀,就算他具備了那麼大的威德、智慧和能力,證得了佛果的大覺者,但也只能把他證悟的經驗告訴我們,讓我們自己能夠沿著他的這條路子走出生死、證得佛果,但如果你自己不肯往這條路子邁進一步,佛陀再想幫助你也是無能為力的,因此修行路上首先應當自依止。

法依止

我們為什麼要依止於法呢?一個人活在世間上,人人都知道追求快樂而不喜歡煩惱痛苦,但是我們所得到的快樂卻很少,而煩惱痛苦卻更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心中沒有真實的法,這就比如我們要與敵人作戰而手中沒有武器一樣,終歸是敗戰而歸,同樣的道理我們要與煩惱作戰,那麼我們手上一定要有斷煩惱的武器,這個武器是什麼呢?那就是依賴佛法,佛陀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後,他對人生的痛苦及解脫的方法悟出了一整套道理,因此唯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引導我們走出生死長夜,達到究竟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