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人之惡毋太嚴,教人以善毋過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改過遷善、提升靈性可以說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哲學、心理、倫理、因果、宗教、科學教育就從這裡展開。對自己是這樣,幫助別人也是這件事情。指出別人的過失,教導人向善,互相指正促進就非常有必要了。但是凡事都有分寸,不能過分,否則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產生反效果。這一條就是告訴我們批評惡行和教人行善的尺度把握。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批評指責他人的壞事不可以太嚴厲,要考慮到他的承受能力。有的人性格堅強、心量較大,或許可以承受尖銳的指責;而有的人內向軟弱、心胸狹窄,即使很溫和的批評也可能讓他不堪忍受;有的人惡習比較重,只有觸到他的痛處才能猛然驚醒、回頭;有的人習氣比較淡薄,只需要點到為止就能很快改過自新;也有的人之所以犯錯誤是受環境逼迫,有不得已的苦衷,尤其要憐憫,不能過於嚴厲,觸動他的傷痛。這裡邊種種情況、現象,都要用智慧判斷,用最適當的態度言語,準確把握分寸,才能起到幫助人斷除惡業的作用,而不會造成傷害。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教人行善不能標準太高,應當讓他能夠遵從跟上。每個人的根機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有聰明的,也有比較愚鈍的;有善良的,也有壞習慣比較多的;有的受過良好素質教育,也有的沒有機會接受作人的教育……各種條件都會影響他對善的理解和行持,決不能一概而論。教人行善要他能夠做到才有實質意義。如果要求太高,對方做起來很吃力,就會喪失信心,一蹶不振,可能連低標準的善事也沒有勇氣去做了,當然也就無法達到教他為善的目標。一定要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教育,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個性化教育」。實際上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成功經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這句話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