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每天傍晚,寺院裡的僧人在念誦經文時會讀到一句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句話是提醒出家人:一天又過去了,自己如同處在淺水中的魚兒一樣,容易被飛鳥和漁民所捉;面對生死的無常,應當精進努力修行,不可懶惰荒廢時光。

佛陀曾問弟子一個問題:人的生命中,自己能夠把握的時間究竟有多長?有的弟子說50年,有的說30年,有的說10年、1年,甚至有人說短短幾分鐘,佛陀認為都不對。直到有弟子答道「呼吸間」,佛陀才給予肯定:「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曾多次讓弟子們思考死亡。有人覺得這是佛陀讓大家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當死亡來臨時好坦然面對。其實不完全如此。思考死亡不僅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時光,更重要的是通過直面死亡,體會到無常。

佛教裡強調的「無常」是指變化,世界上山河大地、萬事萬物,包括人的內心活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不是以變化的形式而存在。對於我們而言,生死是最明顯的一種無常。通過思考死亡體會無常,其目的是破「常」——破除我們心中的「常執」。常執是什麼呢?就是常常執著——我們對某些人、某些事或某些境界特別喜歡或厭惡,就容易產生執著。

佛教裡講,痛苦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執著,因為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外在的東西並不隨著我們的意願而保持不變,當變化出現,不遂我們的意,就產生了痛苦。比如開車外出,情緒容易隨著路況的變化而起伏,不堵車時覺得高興,堵車時就容易起煩惱。如果我們認為車多車少的變化正是「無常」的表現,是正常情況,堵車就不會擾亂心情。

遺憾的是,現代社會中忙忙碌碌的我們,很少有時間,也不太願意思考「人生的終點」問題。美國醫生努蘭在他《外科醫生手記:死亡的臉》一書中提到:「我們想尋找一些方法來拒絕承認死亡的力量,以及逃避它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如果我們願意思考生死,漸漸就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體會到死亡來臨的不確定性。

當正視死亡這一重大的無常時,我們內心的常執慢慢會消融,從而坦然面對外在境界,不會有那麼多的在意和比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們要去改善和超越的。這樣我們就能放下包袱,內心會有越來越清晰的目標和強大的動力,去面對越來越多的問題,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