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自心,消除對立

就飲食來講,常常飲食對我們味道的關係很大。我們常常說這個口味好不好,那個飯菜香不香。《佛遺教經》怎麼告訴我們對待這個問題的?《遺教經》裡面講:「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就是我們出家眾,受諸飲食當如吃藥一樣,好吃的是一碗,不好吃的也是一碗。「趣得支身」,是為了要支持、長養我們的肉身,來解除饑跟渴的病,因為我們如果不吃飯不喝水,那麼人就活不下去,身體會受不了。所以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也說「民以食為天」麼!《彌陀經》裡邊也談到「飯食經行」:「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藥師經》裡面第十一願也談到:「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彌陀經》、《藥師經》,還有我們每天中午念的供養咒,裡面都有談到飲食的問題。

那麼在我們佛門裡頭,飲食很重要。通常講的這種「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大家如果在廟裡頭,一頓飯沒吃飽,你坐在這裡肯定聽不進去,你口渴了,也受不了,你聽經、聽法也聽不進去。

《五燈會元》裡面有記載,有一個禪師,他上堂說法,他說:佛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禪師說,佛有四弘誓願,我也有四弘誓願,下面人說:「你的四弘誓願是什麼?」我的四弘誓願是:「饑來要吃飯」,即肚子餓了要吃飯;「寒來就添衣」,冷了要穿衣服;「困時伸腳睡」,困了要睡覺;「熱時愛風吹」,熱的時候要吹吹風。他說這個是我的四弘誓願。我們聽起來很簡單,吃飯、穿衣、睡覺、吹風,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關鍵就是說我們人怎麼樣去作意。我們人一天到晚就是吃飯、睡覺、穿衣,吃飯、穿衣、睡覺、吹風,一天到頭就是這樣,人生活就是如此,衣食住行、行住坐臥,就是這幾個事情,關鍵就是我們怎麼用心,這是非常、非常大的學問,就是你怎麼作意,怎麼了別,怎麼分別,這是非常大的學問。

弘一大師出家以後,他有一個朋友,夏丏尊,教育學家,他去看望弘一法師,他一看吃得非常簡單,就吃鹹菜,他看他吃得津津有味,夏丏尊就問弘一大師:「吃得那麼咸,你不會感覺到咸嗎?」弘一大師說:「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師飯吃完了以後,拿茶杯喝水,喝的白開水,夏丏尊說:「難道你那麼窮,茶葉都喝不起?」弘一大師說:「淡有淡的味道。」這個就是一種功夫,也能喝白開水,也能吃鹹菜,都是一種思想境界。

那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各方面都是分別,我喜歡這個,你喜歡那個,喜歡吃,喜歡不喜歡,都是一大堆,都沒有辦法趣自除惱。弘一大師,古來祖師大德,他們遇到什麼問題都是從自心來解決,趣自除惱。

有一位禪師,修行的功夫非常高,有一天中午過堂的時候,廚房裡面飯煮得非常硬,廚房裡面的人就非常害怕,侍者告訴他說:「今天飯煮得太硬,對不起。」就告訴這位大禪師。大禪師說:「我今天正想吃硬的飯。」換第二天,炒菜,非常的咸,他又擔心得要死,侍者又送給禪師吃,說:「今天菜很難吃,對不起,炒得太咸,鹽巴放太多。」禪師說:「我正想吃咸的菜。」那這就是一種功夫了,你如果吃菜吃咸了,你說我今天正想要吃咸;今天炒菜炒淡了,你說我正想要吃淡,這就是人的一種作意,都是人的一種作意。

作意、起心動念非常非常重要!我們過堂的時候,我們要吃三口飯,念三句:「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以佛法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關鍵看我們怎麼去用心。

我們能夠用善心,我們如果會用心,這些境界都不成問題,都會很快轉變。

【喻1】你遇到一個很麻煩的人,胡攪蠻纏,跟你說不清道不明,你就想:「今天佛菩薩來考驗我,給我這樣一個境界,用這樣的境界來磨練我。」你馬上心意就轉。

【喻2】你今天遇到一個人忽然間把你大罵一通,「他罵我,消我的業,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這樣也是很好的。

【喻3】今天你過堂,行堂行到你這裡,剛好飯菜沒有了,你說「我修行修得不好,以後要加倍努力,才會有福報。」你也可以想:「你怎麼不給我行呢?你眼睛沒有看到?你是不是跟我過意不去?」

所以一切境界都看我們怎麼作意。我們常常作意都是有問題,我們的六識有問題。

【喻4】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人,前面人走得慢,後面人又急,又想走快,我們也可以作意說:「前面的人對我們後面的人也是一種考驗,讓我們能夠不要那麼著急,慢慢走。」如果說我們走路走慢了,前面人走路走得快,我們自己走得慢,我們就想,「哎呀,我們平時動作太慢了,給人家距離這麼遠,我們都趕不上。」

這個就是說,把所有的境界都回歸自己的心,這也是一種用功的方法,就不會在種種的境界裡產生對立,產生分別,產生隔閡,產生鴻溝。

如果我們去埋怨社會,外在的境界,本身我們就是在造業,你起心動念,說話、行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在造業,造業的話,外在、對方也會有感受,又接受了你的行為,你的表達方式,那這個業就越來越重、越來越深,就不能解脫。只有回歸到我們的心裡,才能解脫。解脫道都是從這麼來的,都是從回歸到自心才能解脫。菩提道,就是自己解脫的方法,再介紹給別人,然後別人也能夠得到這種解脫的方法,就是菩提道,自覺覺他。

這種解脫,不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落實、不能實現、不能感受,是能夠感受的。如果不能感受,那我們修行、用功、學佛,能得到什麼利益呢?就不可能得到什麼利益。是能夠感受得出來的。

解脫什麼?就是解脫煩惱,解脫痛苦,解脫業,惡業。超越,才能夠解脫。解脫了種種束縛,脫離了種種障礙。

解脫都是我們內心的功夫,不是外在有什麼繩子把我們的手腳綁起來,是我們內心被種種煩惱繫縛,內心被自己種種情緒繫縛。我們在廟裡用功,本身就是解脫,我們用這種方法能夠讓自己內心不斷得到解脫,不斷得到自在,得到輕安,得到喜悅、祥和,這種感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