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勤儉寬和」

我書房牆壁上掛著一副「勤儉寬和」,是一位出家法師的墨寶,這副字一直我非常喜歡。若從字面意義來說,可謂見仁見智,無論用世俗角度還是佛法角度都能賦予積極的涵義,但作為一個佛弟子來說,更偏向於從修行的角度來理解。

讀小學的時候班主任常教導我們說「實踐出真知」,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遠,讓我懂得任何事物與技能都要勤於落實到實踐中,而不能僅是「紙上談兵」。修學佛法一樣需要勤於聽聞與實踐,三藏十二部教法及古今歷來祖師的教誨都是指導實修的聖教,聽聞過後再勤于思惟勤加在生活中修行體驗。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懶惰是很大的障礙,同時象徵著墮落與懈怠。「勤」的修習其實也是六度之一,如《成唯識論》中云:「勤謂精進。」由此可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更應該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瞋癡。關於修行中「勤」的運用,可謂隨處可見,比如出家法師名曰沙門,而沙門一詞原為梵語,翻譯為漢語即為勤息,意思是勤加修習佛陀聖教,息滅諸漏以達成佛道。

「勤」這個字能時時提醒行者,勤於修習一切善法,勤於斷除一切非法,在菩提路上恆時勇猛精進。

在接受傳統教育的熏陶下,每個人都從小養成了節儉的傳統美德。從佛教來講,節儉即是惜福,節儉從每個人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小到對衣食住行的節儉,大到佛法修行中的惜福培德。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時時處處無不保有正念的去節儉。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可以利於修行,能減少一些生活上不必要的浪費,從而節省下來更多的金錢去行善、節省時間與精力去修學佛法。勤儉是一種善行,一種優良的品質,與擁有多少金錢物質無關。古人常說「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旨在說明一個儉字,從而破除貪婪的惡習。

寬的意思簡單說來即是寬容,旨在培養一顆柔和的心,身為一個佛弟子,為人處事都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這樣一來在待人接物方面就容易生起寬厚之心。寬容他人是一種涵養,標示著一個人內心是否能包容與接受愉悅與不愉快的事物,在這同時也是在寬容自己,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交際難免會有些小的摩擦,寬容的處事哲學即可把那些不愉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東漢的西域都護班超總結他一生治理西域的經驗時說到:「興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蕩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他正是憑著寬以處事的原則,直到七十多歲的高齡才退隱。想想看,寬厚待人處事,從古至今還是從官宦至百姓,都能從寬容這種心態和行為受益無窮。

和即是和諧、和睦之意,梵語的僧伽就是指和合的意思。修行佛法的人無論在佛教教團內部還是與沒有佛教信仰的人交往,都盡量去創造柔合的言行,通過這種外在的表現,才能製造和諧的氛圍,從而安心學修佛法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世間的一切都強調和諧與和睦,這樣才有利於一切事物的發展,例如: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了才能安心忙於生計;社會和睦了才有利於國家發展;僧團和諧了才有利於修行。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五行學說也講究陰陽五行的相互制約、相生相剋,就是為了達到事物的和諧。通過這些例證可以反應,無論是修出世間的佛法還是世間的行為軌範,都離不開「和」。

「勤、儉、寬、和」這幅字在我房間掛了一整年,時間不是很長,對我言行所造成的積極影響已經非常深遠了,早已銘記在心,同樣願與每一位眾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