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同修說戒律不是隨便學的,犯盜法戒、犯盜法罪,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不讓學是怕拿戒去挑別人的過錯,所以不讓隨便學戒。沒受菩薩戒是不能學的,那位同修說他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輕的都不能全學。請問師父是這樣嗎?感恩法師。

容通法師答: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給大家做一個說明,關於這個盜法罪,這個名詞主要出自藏傳佛教的密宗,密宗的修法他是講究傳承,需要上師的灌頂,需要上師的開許,然後你才可以去修法。如果有些法沒有經過上師的開許灌頂的話,你是不能修的,假如修了就叫盜法罪。因為在藏傳佛教,在密宗裡面,它這個傳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說師父上師會根據徒弟的不同的根器,不同的學習階段,給予他不同的一些指導,這種指導是需要加持,需要上師的加持以及傳授。如果沒有經過這些如法的這種儀軌,你就不能去隨便修,當然這裡面涉及到有些法是需要加持的,有些咒語有些真言是不需要加持的,所以這裡面也分不同的情況。

那麼我們涉及到漢傳佛教,漢傳佛教裡面一般是不存在什麼盜法罪不盜法罪的,對於戒律的這種開許一般來說,它是有一定的要求,對於出家人的戒律,特別是說比丘、比丘尼戒,在家人不能夠隨便去看,並不是看了之後就有什麼盜法罪,就有多大的罪惡。為什麼制這麼一個規矩,就是說為了避免我們在家學佛的人看了出家人的戒律之後,然後會隨便去討論、議論或者說出家人的過失,如果說了過失,很多事情可能就會犯很嚴重的一種過錯,要麼就是誹謗三寶,要麼就是說三寶過。

這裡面存在兩種情況,如果你說的事情跟實際上不屬實,你只是看到表面上的,然後根據這些戒律說某某出家人犯了什麼戒、犯了什麼過,不真實,跟實際上的不相符的話,你就是誹謗三寶,這個罪非常大;即使你所說的一些情況屬實或部分屬實,那你也是犯了說出家人過失,這種說出家人的過失同樣也是非常重大的一種罪,就是出家人自然有僧團去管理,自然有僧團去根據戒律根據這些道場的儀軌,去進行如法的一些勸責和幫助,而不是輪著我們在家的信徒去說的。

所以在我們漢傳佛教裡面對戒律的這種修學,主要是避免大家去說出家人的過失,所以出家人的比丘、比丘尼戒在家人是不許去看的,不開許,但並不是說你看了之後就有非常非常大的罪過,只是為了避免由此而引發的可能的很嚴重的一些過失而已。那麼對於出家人的菩薩戒、沙彌、沙彌尼戒,這方面實際上在家人是可以適當看的,然後呢,這位居士所提的《梵網經》,《梵網經》是菩薩戒,它是通於出家以及在家的,就是出家人可以受《梵網經》的這個菩薩戒,在家人也可以受,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是不淫戒,出家人這個《梵網經》對不淫戒那是絕對禁止的,而在家的叫不邪淫戒。如果是合法的夫妻,是可以行夫妻這種關係的,所以說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這裡。

所以有些人我們很多人包括很多道場認為,《梵網經》是出家人的菩薩戒,在家居士不可以按著這個版本去受,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非常大的誤會,那麼那個六重二十八輕戒實際上是根據由《優婆塞戒經》的另外一個版本的菩薩戒,就是我們在家的居士是可以看《梵網經》的菩薩戒,以及其他在家的居士的菩薩戒,《梵網經》菩薩戒本身也是通於在家的,所以這裡可以打消這個疑慮,不存在什麼盜法罪。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