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好,各位聞思講堂、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好,請大家放掌。各位晚上吉祥,又是週一,我們一起來學習《印祖文鈔》中的《淨土決疑論》,今天已經講到第五講了。

上一講的時候,印祖把極樂世界、娑婆世界的兩土教主,給判別的非常的到位,一個是折伏;一個是攝受;一個是以苦來發遣;一個是樂來接引。一般人都知道淨土的修法,兩土世尊的苦心,正是如此。但是我們在修學的現實生活中,幾乎大家還是對淨土覺得是一個太過於簡單,太過於稀鬆平常,甚至朴實的這樣的一個修法。所以往往給我們從一開始接觸佛法,接觸佛教,就會種下這樣的印象。

因為淨土確實它的鋪張攝受的根器太廣了,幾乎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學佛的標誌。世間人對佛教的認識,也幾乎從這句佛號開始契機,所以我們往往會形成一個膚淺的見解,就是太簡單。這裡印祖一開始就來呵斥這種膚淺的見解。這個問題的提問者上座禪人,他也有這樣的認識。

我們來看,印祖說:「汝只知愚夫愚婦,亦能念佛,遂至藐視淨土。」

你看,這個愚夫愚婦好像在淨土的教言中頻頻出現,有時候我們會集體無意識的把它判為,沒文化、傻、愚癡、不聰明的一個代表群體,當然有時候我們確實反而襯托了,淨土所被的根機廣大。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娑婆世界大家約定俗成所謂的愚夫愚婦,我們有沒有想過,他實際上是免去了八難中的世智辯聰。這樣的一種善根。他沒有世智辯聰這個障礙,反而更容易上道。

所以這種容易死心念佛這樣的一種習性,在俗情和道情的相互鬥爭中,他佔盡了天然的優勢。但是一般人看不到他們得到的真實利益,只能以世俗的去定位他的狀態,就容易好像讓人,生起了一種由於這個法對於人的判斷,對於這個法也生起一種輕慢之想,看不起淨土。好像我們一般看不上的人所做的事,那往往就成了看不上的事。所以印祖一開始就把廣大的這種普遍的見解,做了一個喝斥。

後面開始示正見,你看:

「何不觀《華嚴·入法界品》,善財於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乃教以發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乎。」

就是說,你光看到淨土的這個低端的接地氣,你怎麼就看不到淨土這個高端的讓人高不可攀呢。我們但凡學習《印祖文鈔》,那這種口吻,這段內容幾乎也是耳熟能詳。大家知道《華嚴經》是佛法富貴的代表劇目,它的法會的這個場景。

我們現在不是也在北京居士林講《華嚴經》嘛,它既有氣勢又有戲劇性的這種場景,那麼善財這樣的一個主當機行者,可以說是經歷了這個代表性的,這種殊勝的學修經歷。說明善財童子的這種善根深厚,智慧高明,可以說足以自己去擔當自力的成佛之路。可是最後他還是依著菩薩勸諫,入的淨土法門。

而且他也不是一開始就上不了道,只好修淨土,他是經過五十三參百城煙水,見過太多的高人、善知識,經歷了各種法門的熏陶,最後居然還是來選修淨土成就。

大家要曉得,這不是說我們見善知識,他們太了解法門了,他不是修不了了才選修淨土。而是,大家看這裡說「於證齊諸佛之後」,有這句話做鋪墊,還發了十大願王,然後迴向往生西方。為什麼?為了快速的圓成佛果。並且善財童子還只是一個引子而已,後面講的是普勸華藏世界海所有的一切菩薩,有目共睹的,有耳皆聞的,有心的皆迴向,統一往生西方。大家想想這是什麼概念,什麼號召力。

所以大家再次感受到這般苦心,這種緣由,這樣的大利,為什麼何以故說,我們說淨土的境界,全體是佛的圓滿境界。大家要知道,具足佛境界的淨土也多了去了,為什麼就獨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為什麼就說它境界圓滿,因緣殊勝,快速得法界的功德呢。

這個原由,印祖這裡是據實而論的,他的這個論,我們凡夫真的是夠不著,只能夠仰信。因為在諸佛菩薩這種情懷視野中,他一定是有這樣的一種情形。這樣的一種形式是什麼呢?就是淨土(他光說上根器的,我們不說下根器了),光說攝受上根器能到什麼程度。

印祖後面註解了,說:

「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破無明,同證法性,悉能乘本願輪,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又華藏海中,淨土無量。而必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

這段話給判的算是到家了。我們其他的都不想,大家想,這裡講到「夫華藏海眾」,就是華藏世界海眾菩薩,這已經是累劫、久劫修證。我們光說一下人家的這個因緣,就是在釋迦牟尼佛成佛,菩提樹下證得佛果以後,初開法筵,他們就來作聽法莊嚴眾。

大家想想那是什麼因緣概念,就是頭一遭就能趕上這個法會。我們現在不要忘了,我們雖然還能夠學習他老人家的遺教,可是畢竟是遺教了,在末法了呀。而且不要忘記,我們有時候也不是生下來就續上過去的善根,能夠在二十歲之前顯現善根信佛的有幾個呢,大多都三十、四十、七老八十了才開始信佛,才能親近得到這個遺教。

那你想想華藏世界海眾的菩薩,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場法會,他們就參與進來,因緣是這樣的因緣。那人家的境界是「無一凡夫、二乘」,全部都是聖眾,沒有凡夫,聖眾裡面全部都是大乘,沒有小乘。

沒有凡夫就說明沒有見思煩惱,大家已經同步在一個心地海中,一個心地海中來共修佛道,就是這種境界。這種同步的互作善知識,根本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情況。大家想,連二乘有法執的都入不了數了,那就說明都能見中道實相,生在佛家,這樣的材料。

我跟大家講,雖然我們就這裡這麼聽,也不會非常有認同感的感覺到這是什麼水準,這水準太高了。

印祖這提出來,人家最基礎的本事是什麼?能夠去無佛的世界裡面,去示現八相成道,去做佛。那說明人家都可以隨意往生十方淨土了,華藏世界海里面的淨土是無量無邊的。為什麼這裡就說要往生極樂世界呢?大家想優勢在哪裡,我們思考一下。

此前給大家講淨土法門,說過無數次極樂世界的一個優勢,緣起中的優勢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嗎?是總持選擇,就是給他最為得天獨厚的選擇空間。還記得《佛說無量壽經》裡面,世自在王佛把二百一十億個國土現給法藏比丘看,然後用十劫思維,設計就設計了五劫的時間。

所以就把他方淨土裡邊,所不完善的成佛之道都給屏蔽掉了,設的這種設置呢,極簡單明瞭的成佛道場。

大家想想大菩薩,越大菩薩越明白人,他不是我們娑婆世界流通的這點佛法,我們還覺得要具足正知見。人傢具足了法界的正知見。所以說極樂世界的優勢,我們體悟不到,反而在他們的法眼中是絕對的優勢。所以,他們也更加的比我們相應阿彌陀佛大願王的效果。

這麼多淨土,就像我們讀名牌大學。有的名牌大學,各個都有他們具足代表性的學科,首屈一指。可是,如果說一個真正全面的權威大學,各個學科都是權威,那大家都知道,到那兒去拿那麼一個文憑學歷,那就代表最高水準的人生。極樂世界也是這樣子的。

所以為什麼說淨土無量在華藏海中,但是偏選極樂世界呢,往生極樂世界,「出苦之玄門」。

「出苦之玄門」大家要體悟這個話,輪迴是苦呀。這個玄是什麼意思?就是你不經意間,一不小心就入道了,一入極樂就徑登不退,成佛之捷徑,所有的生活內容都是同步的。

你看我們這裡的話,要先皈依三寶,前兩天還念皈依了,皈依完了,又不懂得受戒,不知道怎麼樣修學道品。可是在極樂世界,從皈依三寶到受五戒;到修學道品;戒定慧三學;乃至得神通,一念間去大作佛事,跟佛一模一樣的本事具足;就是所有的從開始到最後,從低到高的手法境界,同時得。同步的,所以才叫成佛的捷徑。

就直接臨摹佛陀的這種生活質量,現場寫生。你要知道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是以佛為模本的話,那不就是凡夫就是佛嘛,業障即神通嘛,就這樣的捷徑,當然就稱之為玄門。玄是什麼?幽微難至,在娑婆世界,哎呀怎麼也想不透,居然有這樣的事。

以上是著眼於法界之事,以法界說這個事,所以說淨土是根本道場。下面開始就著娑婆現世而說了,說娑婆的一切道場,是以淨土法門為根本的。歷代祖師的明眼,明白眼目就把娑婆世界的這種道的根本,給調和的跟大菩薩一致了,一樣的見地,選修一樣的內容。

大家來看:「以故」就是所以才這樣,「自古迄今,所有禪教律叢林,無不朝暮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你看,我們每天早晚課都是要念佛,念佛菩薩聖號,從中就證明淨土法門這個總持能力。所有的修行人,但是修佛法的,都得從這個法界入,從這個法界出。淨土法門,這個各大叢林,一切道人的一個大靠山,這是現在明擺著的事實,你不能不承認,朝暮持佛名號。

既然這樣,印祖為什麼要把這裡所有各種宗派的叢林,都先把它拉出來說一說呢。因為你這個上座參禪人,總歸得住寺院吧。你住在寺院裡,常住叢林裡邊,一切常住師父,要隨課共修,你總得上早晚課。早晚課來講你在修什麼法呢,必須修的一定有淨土法門,一定要念持佛名號的,那你念這個佛號幹什麼呢?所以,印祖後面就開始把他給放進去,裝進去說了。

「汝歷參叢林,何日日修習,而反生譭謗之若是也?」

就是你在道場裡面住著,天天跟著大家念佛,你這會兒反而誹謗說‘念佛法門不地道’。

「儒書所謂習矣不察,日用不知者,莫汝為甚也。」

這句話什麼意思?咱們俗話說,你簡直就是一個吃著誰罵著誰的人。為什麼呢?如果是一個無見識的人,不知天高地厚,那麼他說一番輕視淨土的話倒也罷了。你也算是一個歷參飽學的一個禪和子了,天天在叢林裡面度日雲遊。

因為大家知道,古來的叢林,出家人到處去參訪。到處去參訪都有一個掛單,現在我們白華庵也有掛單寮。我們白華庵這邊,只要是出家師父來掛單,任何緣由都不問,反正至少三天,這是叢林以前的規矩。

而且告訴大家,師父們出來參學雲遊,到一個廟裡掛單,頭三天他是要養息可以,不參加早晚課也行,參加更好。那麼他有一些法務或者朝拜,或者一些參訪的一些人,他自己隨意。三天以後,如果他繼續要住,那麼道場裡面也就可以給他安排個活,你先幹著,打板、還是敲法器、上香都行;這就稱之為掛單雲水生涯。

我這兒插個小曲,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老有居士同修給我發信說,‘師父,能不能在廟裡面掛單。’我說「哎呀,你有戒牒嗎?」你憑啥掛單呢,光憑皈依證是不能掛單的。憑什麼在廟裡掛單,住十方淨資集資起來修的辦道道場,是因為你出家了,舍了家了,雲遊四方,哪裡住呢?那就走到哪裡,住哪裡的道場,這叫十方叢林,也叫十方來十方去。

我們都知道供到廟裡的錢,說十方來十方去,這個人也是十方來十方去的。但是居士同修是沒有資格掛單的,你不要再跟我說掛單了。你說想到廟裡來共修共修,親近親近常住,這也算是個如法的話。或者我這也是個不好的心一樣,你覺得說,‘哎呀,外面住宿費用太高了,住廟裡邊,我能夠沾點光,吃住稍微容易接受一些。’那也行呀,這也是人之常情,沒有問題。你不要冠冕堂皇自己大搖大擺地來掛單了,你憑什麼掛單,居士哪有掛單的份呢。

所以這裡印祖說,你日日修學,天天出去掛單雲水,你掛單哪個叢林裡面,不是在修早晚功課。一代教法的標誌,都是一句阿彌陀佛為一切因緣中必要緣起的佛事,自己用功;替人超度;接引佛事;迴向功德。大家也都在每天念誦迴向,哪一個法門離開淨土嘛。

所有的天下出家人,每天道場裡面必須以淨土為歸。你誹謗的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也參加早晚課,也會隨課比如說做普佛吧,要念佛迴向;給人家消災延壽;超度亡靈,得到西方去,蓮花朵朵開。你發自內心的不相應,看不上這個法,然後你依然還用這個法,混在常住裡面給人家念誦,替人家消災超度,拿著信眾的結緣供養。那如果你心懷這種見地,那你就是騙人錢財呀。這個話丑,理是端的,就是吃著誰,罵著誰。

印祖的話說得在理文雅,所以這裡後邊的一句好像儒家說的,天天干著這個事,而不知道這個事的重要性,決定性的因素。就好像父母把我們養育成長,你不但不去孝養父母,甚至還殺害、殘害父母,這樣一個大逆不道的人,說你也算是一個代表人物。這句話就是這麼個意思。

下面我們再往下看:「夫《華嚴》為諸經之王,王於三藏。《華嚴》不信,即一闡提。縱不生陷阿鼻,報終定墮無間。」

你看,其他的且不論,《華嚴經》就是一代教法的核心,王牌經典,尚且你還不能夠信,還說服不了你,那你還信什麼佛法呢。如果你來排擠淨土的話,那你就是破佛所說呀;破佛所證呀;破佛度眾生的慈心;破眾生成佛的這個救命繩索。你看這講到「即一闡提」。其實,印祖說的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不是闡提你是什麼?闡提就是斷佛種性的人呀,地獄種子嘛。

所以印祖的這一番話,一方面其實也是匡他的見地;再一個這樣一說的話,也等於說給他消消業障,呵斥罵一罵他;第三個也帶著開他佛法正眼的這種加持力吧。所以先把果報授記給他,若不改悔,則精準無誤去地獄吧。最後印祖也可以說毫無情見,沒有這種同情,所謂的情見,道不同各行各法,各修各行,盡我的份來勸誡,總之你不信就拉倒吧。

所以:「吾欲離苦而求生淨土,汝欲得苦而譭謗《華嚴》。」

我是認準了現狀了,走對了路途。你空有這個因緣,也知道《華嚴經》,但是,求生反墮。把醍醐當作毒藥,而且還以此來下毒,還來害諸有緣,那麼你最終是苦的。

最後:「汝守汝志,吾行吾道。」

印祖的這個個性又來了。當然我們也不必理解,印祖這會兒難道是起嗔恨心了嗎?這就錯了。印祖是一片大慈悲,實際上是又用另外一個層面來攝受他。說‘你去吧,既然咱倆道不同,你修你的,我修我的唄,個人生死個人了。’‘本無外賊唯防我,各有來因莫羨人’。所以說你去吧。

「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說的一套一套的。「汝去,吾不語汝。」

就是你去吧,不跟你說了。這是印祖既行慈悲又不失風骨。我們總是說,一說慈悲就好像沒有自己的僧格了;一說到有點見解,又覺得變成棱角了。所以傳老就這裡說‘印祖實際上是一個鐵面無私的一種示現,希望他能夠迴心轉意。’當然講到此處,我們也非常感恩印祖,從論中的緣起這麼一位上座。

下面開始,這個禪人的問和印祖的回答,開始步入到實際問題的一個對答上。下面可以說是《淨土決疑論》第一個回合的問答。但是這個問題,這個上座的問題所在呀,幾乎代表了有史以來,對於禪和淨;修與證;所謂的當下和西方;往生與無生;唯心自性;和十萬億國土等等這些,也就是說在這個教法中,其實最為相通,但卻最容易被誤解、錯解的一個核心法義的問題。

今天我們再一次講,其實我們此前大家也都從《淨土十疑論》、《淨土或問》乃至《彌陀要解》中都學過。但是這個問題呢,我們確實還是要再一次來學習,來貫通。否則的話,我們也會有誤解或者錯解,乃至思議解。什麼意思呢?誤解就是一種低水平,他的認識很淺表,他不能夠通過深究,來出現自己的這種觀點,誤解;那麼錯解的話,這個禪人呀其實可以說都佔全了。錯解就是橫超、豎出,他釐不清,貫通不了,而且他還死死的執著自己形成一個堅固的定見,錯解;思議解,就是一味地在理論上自相矛盾,實際上他沒有用心去體悟實踐出來的那種真情實感,只是一種推比度見而已了。

那講到這兒了,沒有講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再跟大家說一下。很多時候我們的問題還到不了這些,都屬於不解。在佛法裡面,有時候禪宗不是講到,你沒有悟性或者心不到之處,說你不解風情。實際上就是我們對於這個法呀,沒有到位,大家知道嗎。

我身為一個講經法師,也不是護短。有時候大家仔細體悟一下,我們常說,‘哎呀,你道理講得再深也沒有用,還是用不著。’當然這是一方面,這個道理是對的。但是這個話也要分情況來看,在某種意義上,如果你真的道理上到位了,我告訴你,如果你真的道理上明瞭到位,那麼你境界也就相應。

主要問題是,實際上我們雖然說講道理,我們從來根本就沒有在道理上到過位,也就是說那個道理的深度、廣度、圓融度,其實我們都沒有弄懂。你不要說,道理講那麼多還是用不著。真的道理懂了,明瞭了,你也會用,下意識的就用,不用都不行。所以說你不會用,還是用不著,說明你道理沒懂。大家要仔細,為什麼要聽法,就在這兒。

那麼這個上座呢,雖然他這樣的一種發難,但是他可能是被攝受了,他的這個我慢之山也被折伏下來了,他還反而祈請印祖開示了。當然他也回應得比較有禮。

大家看:「彼曰:道貴宏通,疑須剖決,師何見拒之甚也?」

就是說,那你既然這樣講的話,我們解脫之道,成佛之理,心性之極,修行的台階,這個你既然這樣,你要弘揚,要通達呀。弘揚就是你要向人說明白,你不能把我呵斥幾句就完事,對吧。你讓我通達,就是要有問有答,問明白呀。如果我們有疑心的話,他這裡叫「剖決」。剖是剖析,剖析對錯;決就是要取舍,抉擇;總而言之就是要讓我斷疑生信,既然我的知見是有漏的,出現了問題,那麼法師就不能一棒子打死,見死不救呀。說的有理,進一步又把他的問題呈現出來。

「嘗聞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則但證法身,當處即是寂光淨土。又何必以生滅心,舍東取西,然後為得也?」

剛才給我們講到了,這就是禪與淨;修與證;當下與西方;往生與無生;全部都是屬於他提的這個生滅,舍東取西;不如當下即是寂光淨土,但證法身,即是不生不滅;一個問題。

從這個問題中,我們也常聽佛法中講,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這個法身,從漢語表達的意思就是遍一切處。無處、無時、無因緣中他皆是法身本身。所以我們常講,他成就的國土就是常寂光土。

大家學《彌陀要解》中,蕅益大師當時把它解釋的很好,他說‘清淨法身和常寂光土並不是兩個東西,不是兩碼事。’從唯心的角度來看,就叫清淨法身。因為唯心來講,它是有思想,有靈動擬人化的,那我們把他描繪成叫法身。

從唯物的角度來講,它屬於世界,國土性質的,那就叫常寂光土。實際上大家這裡一定要套在一起,是一個境界。常寂光,我們都知道。「常」就是從來不動不壞;「寂」就是從來都是清淨無染,無分別的;「光」就是一切處的沒有漏的。

既然這樣,那就說明當下、當處、當體就是淨土。那為什麼還要去西方呢?遍一切處,就一切處皆是淨土的,那娑婆也是一切處中的一處,那還要去幹嘛呢。無時、無處、無因緣,當下都是。那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說往生嘛,聽出來問題了嗎。

「無時」就是不需要等到臨命終時,或者說非要念佛、憶佛時,此時就是當下就是淨土。「無處」就是不必去追求十萬億的國土,也不必從東到西,太遠了,「無處」當處就是呀。「無因緣不在」就是何必還要釋迦佛要發遣,阿彌陀佛來接引,還說什麼苦,導什麼樂,又把四十八願發了一回,信願行修了一輩子才是。「無因緣」就是不要緣起這一套修學體系,本身就是、現前就是阿彌陀佛淨土。

所以,這裡的禪者說「嘗聞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所住,名常寂光」那就說明他認為,無時、無處、無因緣不是這個淨土,為什麼要「以生滅心,舍東取西」才得這個法呢?

關於這個問題,雖然我們常聽聞思,但是也必須要常來辨析思維。為什麼?佛法越辯越明嘛,也就是心性的流露,流淌出來的智慧光明。

我們一直知道印祖有一個明確的主張,就是修淨土的人,不要先涉及禪家一路了。為什麼?你弄不清楚禪、淨事相上的差別,理上的一致。為什麼徹悟祖師講到說,哎呀你實在搞不清楚生和無生這種圓融的話,與其去執著無生之理,還不如死守著求生之事。

所以大家對於這個問題,實際上還是一個矛盾點。從事理上來講,什麼是事,現象,就是西方淨土;理就是常寂光土;他的矛盾點在哪裡呢?不圓,沒有把它圓融。從修德和性德上來講,就性德的角度,本具的而言,當下就是。可是當下就是,你是不起來,還要怎麼樣,還要修德才能圓滿性德,那必須求生西方。

所以蕅益大師說了‘性修不二’嘛。他把性、修給割裂開來了。這樣的話,他其實把凡聖也給錯亂了。為什麼呢?雖然說當下就是,可是,就凡夫而言,雖然心性跟聖者、跟佛是一樣的,可是現在行為是凡夫呀。人家聖者來講,雖然示現為凡夫,但是人家是徹證聖心的呀。所以現在就把修因證果給亂掉了,說這個當下。

所以這個問題的提出,我們有幾點一定要明確。首先第一點,就是一切的佛法的現實意義,大家都來學佛修行。你千萬不要越位,就是一定要立足於我們是凡夫的本位,不能穿越的。

因為我們是凡夫才啟動佛法的實用價值,雖然當下是說得好,可是當下只是讓我們從理上來明瞭這個。實用價值就是,他讓我們更有把握而已了。立足於凡夫說聖人的圓滿境界,是為了說從凡到聖更明確。不是一味的去提倡聖人境界,忘了自己還是凡夫,這就不對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就是理想和現實的代溝。大家想我們修行人,我們都是同修,我自己也慚愧,大家也都有這種遭遇和這個實際情況吧,就是言行,為什麼就不能夠相應。

為什麼?因為有業障,業障一障礙就有代溝。言這樣直勾勾的講出去了,可是行呢,彎彎曲曲跟進不上。雖然說業障是假的,可是它在凡夫心中產生了真實的阻隔了。那麼我們就當真的要去修,以達到這個假的這種窺破,當體來見到本真。

所以說理想與現實是有代溝的,就像我們說的直線和曲線一樣。雖然我們都知道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但是大家發現了沒有,直線是行不通的呀,只有面對真實的地理情況,繞來繞去,才能真得到那兒。光說直線,你現在直不過去呀。就像我們生活中,不是老有一種所謂的直腸子,一根筋,他就老碰壁。

所以禪人的這個問題,剛才這種陳述表達,實際上他就是屬於在知見中的直腸子,修行中的一根筋。看上去說的酣暢淋漓是對的,實際上操作起來沒有現實意義。沒法操作,是這個意思。

所以光講當下就是,講這個性德,不去事修,沒有修德,性德就顯現不出來。這是所有十方三世諸佛,諸佛弟子修行的必由之路,就非要經這個套路,你繞不過去。理上去悟,事相去修,缺一樣成不了佛。所以說,現在我們去厭離東,欣求西,正是轉凡成聖的一種事修上的歷程。

你說的好,當處就是常寂光,何必說以這個生滅心去修行,有生有滅不是心修行。那麼難道你現在心存有一個不必求生的心,就不是生滅心嗎;難道我們舍東取西就離開了當下了嗎;你說舍東取西,是一種有分別的取舍,難道不舍東不求西,就不是一種分別取舍之心了嗎;再說,縱然舍東求西,正是為了入這個不東不西,假借舍這個假東,假借取舍,何妨不取不舍呢;為什麼取舍就不可能是不取舍呢;你為什麼把它割開呢?

所以你看,說是唯心自性,反而他不了解唯心自性。因為唯心自性確實當下是出自佛經,佛口,但是他執著把它執為死法,就會破這個求生西方之法。

所以大家想唯心,唯心其實就是唯境呀。我們一說唯心,就到處去覓心,也就是一切境界,境全是心。全體東境求生西境,也不離唯此一心,出不了這個唯此一心法。

所以大家想想,只有依佛的所教奉行,依著我們現在的生滅心,去舍東取西,才能順勢入這個不生不滅,無所謂東西的境界,大家要聽明白。

所以我們常說順境逆境,簡單的理解,好像是生活中順不順。其實在法門上的順境逆境就在這兒見分曉,你順著諸佛所教真實教誨,你去修,這就叫順境。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真正的。如果你不依著佛所教而奉行,一直對抗,那就是真正的逆境,這才是逆境。其實有時候我們唯心自性,其實都搞不清楚。

傳老這裡引用了兩首詩,我們也給大家讀一讀,省庵大師的詩。一首詩就把這個問題給他解決了。

你看:「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但執妄心居在內,不知真性體全收」。都說淨土是唯心淨土,十萬億去這麼遠是心向外求。但是他不知道,實際上認為妄心是在心內,身體內。他不知道這個真正的真心,不管說當下、乃至十萬億,都是真心所一體全收的。

再一首「彌陀諸佛鏡中影,極樂娑婆水上漚」。就是極樂世界也罷,娑婆世界也罷,都是像水上那個幻泡一樣。那既然如此「取舍厭欣無罣礙」。就是讓你取就取;讓你舍就舍;讓你欣求極樂,你就欣求極樂;讓你厭離娑婆,你就厭離娑婆;不要再多一分的這個起心動念,實際上這就是順著諸佛教誨而入的修行順境。「自家屋裡任優遊」。多好啊!自家屋裡,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大家想想,在我們修行中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說說是,誰敢呢,你悟吧。悟不到了,你就信吧。如果信不到了,那你只能好好用行吧。

雖然講這個法呀,真的是非常的清明,又極其的微妙,已經直把這個法已經論到盡頭了。但是雖然這樣的核心法義,好像我們很多時候也根本關注不到這兒,什麼東西呀,心性呀,常遍呀,生滅呀,什麼淨土法門的概念,我們好像也不關心。

我們最關心的還是什麼,還是生活。生活中貌似的修行,乃至我怎麼辦呀,如何修呀,對不對呀,現在問題怎麼解決呀,到底有沒有功德呀,受不受報應呀,全耗在這些上面,完全不在信願上去鋪天蓋地的提升自己。所以總上面所說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執理廢事。

但是印祖對他的回答呢,反而幫他接地氣了,讓他回到凡夫的本位,回到人間來,不要說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話了。

大家來看,印祖怎麼來責備他的過失。

「餘曰:談何容易?寂光淨土,雖則當處即是。然非智斷究竟,圓證毗盧法身者,不能徹底親得受用。」

說白了,我們日常話裡面也常說,理兒是這麼個理兒,呵呵,誰不想呢,誰不願意呢,可是我們只能說說而已呀。為什麼?口業力量太小了,我們的身業、意業不買賬。我們心中有這樣的夢,說當下就現證,可是現實生活不買賬。大家都是修行人,確實我們心存光明,可是我們的行為往往黑暗不買賬。

所以印祖說,談何容易,一語道破。哎呀,妙莊嚴路是一部血淚史呀。我給大家講,我們現在白華庵前面那條路就叫妙莊嚴路。這條妙莊嚴路,先從碼頭一步一步的上,上到中間到一個正趣亭,又在哪兒一步一步的下。上的時候大汗淋漓,石板路走的也很辛苦,甚至有的人拖著行李確實很累。

下坡的時候呢,這邊雨水多,一不小心還要滑,還有叉路。所以大家要知道,修行其實也是一個上坡下坡的過程。

像我們這裡的閱藏法師們在看律藏的時候,前兩天聊天聊起,他說‘釋迦牟尼佛一輩子沒有好好過過日子,天天麻煩事一大堆,完全就是一個逼迫的人生。’普陀山佛頂山上的樹特別結實,特別敦厚,又矮又粗。大和尚說,‘哎喲,他們苦過來了呀。’大家知道,又說起苦了,不是沒有苦了,是不覺得苦了,這叫苦過來了。颱風來了刮的呀,不是說沒有風了,是風刮不動了,這才叫修行呀,談何容易。

我們造業下墮輪迴,大家要知道,為什麼這裡談何容易四個字,道盡了成佛之路呢。大家設想一下,就算我們現在很輕而易舉的造惡業,特別很順勢就下墮去輪迴,我們做這個有多麼的容易,我們多麼願意投入,十分管不住自己的去幹。那麼修行成佛就有多少的艱難,這種被迫,硬生生的剝離,這個程度是一模一樣的。

我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就是我們現在入到一個自然而然,下墮的這麼一個力量中,這個力量有多爽,有多容易,我們多麼下意識不自覺的就去幹,那麼說明成佛有多難,跟這個有多容易的程度是一樣的。這就不要多說,你就明白為什麼說,談何容易。

所以印祖這裡說,你說的寂光淨土沒有錯,可是這是在佛眼中倒是當處即是,可是佛是處於「然非智斷究竟」的境界。智斷就是智德和斷德,我們常講的三德等究竟。智德、斷德是佛的一個功德,不多講了,大家想了解去查去,字典裡面一查就有。就是都修到頭了,智慧修圓滿了,煩惱無明斷盡了,不到這個地方品嚐不到,什麼叫做「當處即是」。

大家想,你想全面完好無損的去投入到常寂光土,圓證毗盧遮那的法身,雖然我們當體就是,可是一定要到究竟的地步。現在我們隔著山水萬千重,雖然知道山水也是假的,就是一個鏡子中的重影而已,可是我們就是跨不過來呀。

我們現在所謂的修功德、積福報,有時候我們也叫‘很有善根’,大家要知道,這不叫真善根,只能叫善法。他不是脫離輪迴的,還是生死一邊倒的。真正的,至少你要開悟了以後,才算入了真修,也就是說,你這才可以稱作叫做修行了。

我們現在所謂的放生、吃素、佈施、禮拜,如果你不明白心性,都不叫真修,叫盲修。當然盲修也算修,問題是眼沒有睜開呀。這裡唯有淨土是例外,為什麼?因為我們隨佛的教導修,雖然我盲,但是佛不盲呀。所以只有修淨土,不算盲修。其他的法,你只要自己沒開悟,都算盲修。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祖說了「不能徹底親得受用」,而且他把次第、教法也攤開來講,說:

「圓教住、行、向、地、等覺,四十一位,尚是分證」。

這是講到天台宗最高水準的教法,圓教的水平來講,已經到了十信位。十信位是什麼概念,到七信,十信裡面的第七個位子,才了生脫死,但是還叫做內凡,還在凡位。因為他還沒有破無明見法性,只不過畢竟了生脫死了,給的待遇好聽點,叫做內,內的待遇。可是他還沒有圓滿的見到毗盧遮那的法身,見都沒見到,不要說圓滿見。

什麼時候能夠見一丟丟呢,從初住開始。初住,然後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四十一位地步是一品一品的破無明。也就是說一點一點地剝雲,一點一點地去見常寂光,毗盧遮那法身。而且他的遺憾之處,他不是圓見,不是一目瞭然的見,一點一點地見,叫分見,一分一分的見。也就是說到這個地步,也不敢有資格說,當下便是毗盧遮那,他還沒有當下。所以你現在還是凡夫,在這兒說什麼當下。

「汝若圓證毗盧法身,則不妨說當處便是寂光。」

你哪敢說圓證嘛,先把你繞不過去的路給你擺在那兒,你自己踏上去,看看你在哪兒。圓證了才不妨說當處是寂光了,前面這些大菩薩們只能叫分證。

你看「其或未然」,你哪敢說,你只是在「則是說食數寶,不免飢寒而死也。」

你還是凡夫呀,雖然知道水,沒有喝到,本人渴死了。雖然聽過月,一直沒抬頭,不知道它什麼樣子。大家要知道這個上座,為什麼說閻浮提眾生難調、難服,非常剛強的,還不死心,還非常的固執己見。

後面又提出來他的論點,那麼時間關係,我們下一講,第六講再講。好,今天到此為止,請大家隨我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蘿密 。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我們下一講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