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法執的相狀

我們看看,講到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這個地方講到十二因緣。這個十二因緣有順逆兩種觀察,順的叫流轉門,逆的叫做還滅門。

我們先看「順」的,「非明無明」。這個「非明無明」要跟第三段「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配合起來,這個地方是流轉門。這個「明」當然是觀照,我們觀照「無明緣行」,乃至於「生緣老死」。這個是流轉門,要否定,沒有所謂的十二因緣的相狀可得。

還滅門是「非明無明盡」、「非老死盡」,這個第二跟第四要合起來,還滅門。就是說,你要觀照這個還滅門也不可得。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這個還滅門也不可得。

緣覺人能夠跳脫五陰身心,從十二因緣的順逆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說「照見五陰皆空」。但是緣覺人他也有缺點,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緣覺的這個層次。為什麼?佛陀說,他產生了一個法執。他破除了三界的我執,但對這個十二因緣的法執特別的堅固,所以他就很難再向前邁進一步。

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他可以做得更好。那他怎麼辦呢?他必須要在所有的因緣當中加一個「非」,來告訴他自己,其實生命當中本來沒有十二因緣可得,沒有十二因緣的流轉門,也沒有十二因緣的還滅門;那只是一個對治煩惱的假相,要破除這個法執的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