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簡至穩,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念佛法門,我們講本尊相應,它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這一念心,跟佛菩薩的那一念大悲心能夠接觸,就是感應道交。這當中基本上有三種的方法:第一個,觀想佛菩薩的相狀,觀想、或者觀像、或者持名,你憶念它的名號。就是說你去觀想、觀像、持名,都能夠跟佛菩薩的大悲心相接觸。

但是這三個「法門」當中,我們如果要加以簡別的話,就是它要能夠「至簡易」,下手最簡易,它的成就最「穩當」,萬修萬人去,成功率最高,那就是「信願專持名號」。執持名號,它有簡易跟穩當的二種功德。

簡易跟穩當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說,第一個從平時的修學方面來說。在叢林古時候有一個叫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歡喜吃冬瓜,所以人家稱他叫冬瓜和尚。這個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採購,古時候的叢林,「天下名山僧佔多」,這高山上,從山上走下來四個小時,上去四個小時,來回八個小時,他哪有時間去念佛堂用功呢?他整天都在外面跑來跑去。

但是他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有一天,隔壁來了一個參學客的比丘,他就去找他說: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方法能夠修持。這個客比丘說:你好好的專心念阿彌陀佛。這個人也是老實、厚道,他一聽就相信了。他就在這個工作當中跑來跑去,心中就好好的念阿彌陀佛,「信願專持名號」。

有這麼一天,大家早課做完要下殿,冬瓜和尚就站出來說:大眾師慈悲,我今天要往生淨土,請大家先不要下殿,送我一程(呵──)。大眾師心想:你平常念佛堂也沒看到你來參加,你現在說你要往生淨土?大家半信半疑。大家想:好嘛,看看嘛。

那冬瓜和尚就在中間坐著,大家為他念佛。念一段時間以後,冬瓜和尚就講了一個偈頌:「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講完以後,就安然坐化。

這當中就把他一生的修因,因地的修行跟他果地的功德表達出來。看他的因地是怎麼修的?他的因地是「終日走街坊」,我這個人工作隨緣盡分,我的工作範圍是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在街坊、在菜市場當中跑過來跑過去,不像你們有這個福報在念佛堂、禪堂用功。

當然這是我身體的狀態,我的身體在這個街坊當中跑過來跑過去,終日走街坊。但是我內心是什麼境界呢?「心中念佛忙」,內心當中念念的憶念彌陀的名號。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

我們看《釋禪波羅蜜》,任何止觀的修學,一定要閑居靜處、息諸緣務,把所有塵勞的事情都要放下,沒有說什麼終日走街坊的。因為淨土法門它的所觀境最簡易,因為你這個佛號一現前,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經過這三個次第,這個佛號從你信願的心裡生起,從嘴巴的震動產生一個聲相,再把它聽回去。誒!這件事就相應了,就跟你的本尊相應了。

所以說他最後成就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看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來跑去,我內心的境界、我心中的佛號是什麼境界,「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所以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這個淨土法門的方便。你在佛堂用功當然是好,但是你在動中也可以跟彌陀相應,那這是約著平時的用功來說。

第二個約臨命終,這個臨命終就是我們一生最關鍵的時候,古人說:「臘月三十算總帳」。印祖說:我們一個人,平常什麼事情都能夠作假:你沒有修行,也能夠裝出有修行的樣子;你造了很多罪業,也能夠現出慈悲善良的樣子。平時是可以作假,但是臨命終的時你作不了假的。

臨命終你現出什麼相貌,善業起現行、惡業起現行,你作不了主,你沒有辦法作假,那你這個叫算總帳了。那這個算總帳就會影響到我們下一輩子的投胎,善業起現行,或者惡業起現行。

這當中有二個因素會決定我們來生的果報:第一個隨業往生,我們會隨順過去的善惡業去投胎,如果善業起現行就到人天法界去,惡業起現行就到三惡道法界去,隨業往生;第二個隨念往生,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你能夠栽培一個強大的心念,去改變你的業力,在這個業還沒有成熟之前。

比如說你憶念你一生曾經做過什麼樣的善法,那以這個強大的善念,能使令這個善業先得果報,隨念往生。或者你在這個淨土法門當中,你這時候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時候會有這樣明確而堅定的心念,這個時候也是隨念帶業往生。

但是這個隨念的標準,這個念力一定要能夠強過你的業力,這個念力一定是非常明確、非常堅定的念力。

那在臨命終的時候,在這樣一種散亂心的狀態,我們要栽培一個明確而堅定的念力,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最簡易、最穩當,因為它的所觀境最簡單。你在臨命終的時候,色身的敗壞、內心的散亂,你要去觀想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可就不容易了,不像平常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在念佛堂當中那麼容易。

所以站在臨命終的時候,這個至簡易、至穩當就非常重要。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終,我們講這個下手最簡易、成功最穩當的,就是信願專持名號,把這個念佛當中加以簡別。

《阿彌陀經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