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淨土法門要發起出離心

沒有體悟到「無我」(大乘中觀學派稱之為空性)的人是極苦的。凡夫有苦,卻沒有苦聖諦,他在「苦——作惡——苦——作惡……」這樣的惡性循環中終其一生。其間,不論他得什麼樣的福報(權勢地位、名聞利養等),都無助於他解脫這苦,甚或說那名利福報會阻礙他解脫,令其迷上加迷,得意忘形之下,更兼一層失落,他永遠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修淨土法門,最重要的是發起出離心、厭離心。厭此娑婆(即苦),即欣彼極樂,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目標制導系統(據西方心理學家最新研究),他要活著,必須要有一個目標,這才能啟動他的良知、智慧、力量,最終完成解脫。同時,我們也知道,厭離心,也是獲得無生法忍的必要步驟。沒有厭離心的人,把此岸的一切都看成真實的,不但難以得到無生法忍,即便是一般的忍辱他也做不到。不能忍辱,持戒自然也是困難的,所以舍報後他再想得人天之身也是困難的,何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佛呢?

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忍之一字,意義重大。初入佛道的同修,自然不能期望他立獲無生法忍,(除非他能提取前世的修行經驗或有報通,或許能超越這些次第,但此等人何其少也。)他所應修的是「忍可」,出於對大師(佛)的信仰,忍可佛關於苦聖諦的教理,先認識到此娑婆世界實苦,無樂。正如小佛陀龍樹所說:「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試想,可不就是如此嗎?先忍可這些精湛的教理,雖然一時體會不到,也要不斷串習它,這樣慢慢就能生起厭離心。

用心理學家的理論來說,你先假裝,裝得久了,你就是真的了。所以菩薩內行無我,外觀法空,不管真的假的,先這樣做。末法時代,眾生根基令人擔憂,不能指望都能證悟空性,但如果運用適當的心理學技巧,達到與證悟空性相似的效果,或近似地生起了對苦的現觀,發起了厭離心,這也是值得讚歎的。

所以,修淨土法門的人,應學教理,知此岸(娑婆世界)苦實苦,畢竟無樂。知彼岸(極樂世界)樂實樂,畢竟無苦,則必有助於樹立信願,圓滿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