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門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時的缺陷,譬喻我們起心動念中都有一些貪、瞋、癡、高慢的煩惱。修行人的身業、口業可能有一些過失,或講錯話,或身體行為不正當,這時自己會知道,別人也會知道,所以很容易把它抓出來,透過懺悔來產生對治。但修行人最大的問題是意業的過失,自己心中經常起惡念,別人卻不知道,如果自己不觀照,就會有問題。

憨山大師說,一般念佛人,一方面起煩惱又不對治,如是心中就有兩種功能,一是念佛的善功能,一是煩惱的功能,則「佛只聽念,煩惱只聽長」,到了臨命終時,念佛的力量現前,煩惱的力量也現前,不幸的是,煩惱是多生熏習所成,是熟境界;念佛是今生才修習,是生疏的境界,所以最後煩惱把佛號的力量吃掉了。

有些人在修念佛淨土法門時,從來不對治煩惱,反正也沒有人知道。修行比較好的人,發現意業起煩惱,就趕快轉念念佛,如是停止煩惱後又開始念佛,念佛一段時間後又起煩惱,發現煩惱時又提起佛號,如是又中斷煩惱,但煩惱的勢力永遠存在,若沒有以呵責或觀照四念處來對治,煩惱就會永遠存在,臨命終時,自己的佛號不是煩惱的對手。

所以這裡佛陀的大慈悲,告訴我們不要包藏瑕疵,因為若放縱煩惱瑕疵,它就會不斷的增長廣大。所以憨山大師的慈悲,告訴我們要對治煩惱,念佛法門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煩惱現前時,或者以呵責的方式,觀照煩惱如大火,讓我們熱惱;煩惱如冤賊,偷走我們的功德法財;煩惱如毒蛇,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如是一方面思惟煩惱的種種過失,一方面用無常無我的智慧來觀察它,煩惱也是因緣所生法,若以觀照力來對治,它的勢力就會減弱。所以這裡經文告訴我們要對治煩惱,不要放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