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閉關念佛的感悟體會

我輩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獲實益。若得聞此不思議法門,便是多劫深種善根,況信受奉行乎哉!---印光大師《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

無比慶幸自己往昔所種善根,今生聞信淨土法門;無比慶幸自己宿世所修福慧,五次參加東林祖庭閉關念佛。五次閉關,如五入寶山,雖時隔數年,卻恍如隔日,歷歷在目。

第一次閉關是在2018年。那時學佛還沒多久,聽大安法師和一些蓮友介紹閉關的各種好處,我心裡滿是好奇和期待,對閉關充滿了美好的想像。可是第一天下午念佛沒多久,就感受到身體的苦痛帶來的各種煩惱-恐懼、懷疑、後悔。尤其是對黑夜的恐懼,差點令我第一晚就衝出關房。好在有小夜燈,借助美麗的蓮花小夜燈,我勉強克服了恐懼。在「把‘死’字掛在額顱上,在此苦空幻化的濁世,唯有全身心交託給阿彌陀佛,方可得救」的指引下,我緊緊抓住阿彌陀佛名號,總算完成了十天百萬佛號。

第二次閉關,身體的苦痛不適、咽喉的火燒火燎、對黑夜的恐懼等都有好轉,但仍是以完成念佛數量為目的。閉關中對自己生命的世間及出世間目標的確立,以及閉關後來到山門外的潛然淚下,依然是記憶猶新。

第三次閉關,不再滿足於完成念佛數量,開始思考如何提高閉關念佛的質量,如何「牧心」。

第四次閉關,沒有出現明顯的身體不適,不再恐懼黑暗。面對昏沉、妄念,不氣不惱,不急不躁,基本做到了安靜泰然地念佛。尤其是「死必呀」的蟬鳴聲帶給我的「必死呀」的傷感,讓我深刻反思了閉關念佛的目的,明白了「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復徐彥如、軼如二居士書》)年7月中旬,我第五次來到祖庭參加閉關。這次閉關的目標是念清楚、聽清楚、計數清楚。不過,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昏沉時不時會跳出來攪擾一下,妄念也依然不請自來,所以念清、聽清、數清的時候並不多。我曾有過著急與自責,但想到以前法師曾開示過:「閉關要求快念,每一句都聽清,難度很大。堅持用此法,能很快提高念佛質量。」

於是我不再執著,開始老老實實念,力行念清、聽清、數清,實在聽不清就盡量做到計數清楚。我發現,念得好時,妄念真的無處著腳,聲聲佛號,綿綿密密,彷彿有巨大的能量·…··我相信,功夫堅持做,心力慢慢強大,能念清、聽清、數清的佛號一定會越來越多,念佛質量一定會越來越好。

這次閉關我還嘗試了一下晝夜念佛。雖然夜間念佛昏沉睏乏,念佛數量也不多,更別說質量,但總算堅持下來了。這對於從未有過熬夜經歷的我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挑戰,也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在次日的念佛中,也並沒有因為少睡而昏沉增多。到了下午,念著念著反而越來越清明,越來越輕鬆。在聲聲佛號中,照見了自己的貪癡慢疑,五毒俱全;照見了自己的「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地藏經》)。在佛前懺悔,願我心慈柔。

五次閉關,一次比一次輕鬆,一次比一次進步。回顧幾次閉關經歷,最大的收穫是信願的增長。其一,對佛陀教誨的信心得到提升。以前我對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總是信不及,可關房中的一些親身經歷,讓我對《道德經》中的一段話有了一點模模糊糊的認識:「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既然如此,那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乃至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就不難相信了。所以「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佛說無量壽經》)其二,對名號的認知更深入。平時念佛,常常覺得佛號只是一個空洞的音聲符號,第五次閉關念佛卻讓我感覺到佛號是有質量、有能量的。大安法師在講述《佛說無量壽經》第九十一講時說:「六字洪名或者四字洪名,就是阿彌陀佛的智慧的結晶,有無量的能量。你用信願莊嚴這句名號,來念這句名號,你就能夠得到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功德。」

這句名號具有著其本體性的‘實相身’,但這個實相身傳達給眾生那邊他會沒有感覺,因為實相是無相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人們根本就沒有信心。所以就得要建立個‘為物身’,就是為了度化眾生,要施設一個音聲符號,讓眾生能夠有一個把手,他能把得住,於是就建立這麼一個‘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名號不是空洞的音聲符號了,它裡面就凝聚著阿彌陀佛果地上所證的一切的功德,他的光明、他的願力、他的智慧、他的善巧、他的神通、他的相好、他的福德,都凝聚在這個名號裡面。

所以這個名號就具體顯現為真實智慧。這個名號就運載著阿彌陀佛的所有的功德,運載著他四十八大願的功德,運載著能滿一切眾生願的這種慈悲。」南無阿彌陀佛!有了這樣的感受和認知,自然就更願意、更喜歡念這句名號了。

其三,對淨土法門的信心悄然增長。記得第一次閉關時,心裡有種種的擔心與顧慮:擔心起不了早床,擔心晚上不敢一個人睡覺,擔心日中食會飢餓,擔心一天完不成十萬聲佛號…愚魯憨傻的我,經歷幾次閉關後,冥冥中才發現,只要發心閉關,老實念佛,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一定會加持自己,一切擔心都是多餘的,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對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有了感知,對淨土法門的信心也在悄然增長。第四次閉關中縈繞於耳旁的「死必呀」的蟬鳴聲,更是讓我把「死」字貼到了額顱上。怎麼面對死亡?糊糊塗塗地隨業力牽引,繼續輪迴?那簡直太可怕了!定要謹記印光大師的殷殷勸誡:「人生世間,具足八苦。縱生天上,難免五衰。唯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使汝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畏懼。人命無常,速如電光,大限到來,各不相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於此猶不悟,力修淨業,則與木石無情,同一生長於天地之間矣。有血性漢子,豈肯生作走肉行尸,死與草木同腐?」(《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二》)我非血性漢子,但也絕不願生作走肉行尸,死與草木同腐。一定要老老實實,仰靠彌陀悲願,登上彌陀大願船,到達解脫的彼岸!

通過閉關,我還體會到印光大師說的「念佛方能消宿業」的真實不虛。前三次閉關,皆離不開一個「苦」字,但緊緊抓住一句佛號,就能吃苦了苦,業障漸消。尤其是第一次閉關,對黑暗的恐懼,真是刻骨銘心。因身體苦痛而盼望天黑休息,又因對黑夜的恐懼而盼著白天的到來,這樣的矛盾心理,怎一個「苦」字了得?原先以為怕黑只是因為膽小而已,殊不知這也是一種宿業。通過一次次閉關,我對黑暗的恐懼越來越弱,到第四次閉關時,已不再為其所惱了,每夜都能安然入睡。尤其是第五次閉關時,竟然有勇氣晝夜念佛,這是膽小怕黑又體弱心怯的我以前僅能想一下的事。這次能付諸行動,不得不說是幾次閉關念佛幫我消除了宿業,化解了對黑暗的恐懼。南無阿彌陀佛!無比感恩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持護佑!

閉關念佛,還有益身心。印光大師說:「念佛亦養氣調神之法,亦參本來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時紛亂,若至誠念佛,則一切雜念妄想,悉皆漸見消滅。消滅則心歸於一,歸則神氣自然充暢。」(《復馮不疚居士書》)閉關念佛,讓平時一味追逐五欲六塵、駁雜散亂的心得到收斂,轉為內觀,轉為自省,心有佛號,心自清淨。此外,關中早睡早起的作息安排、過午不食或日中一食的飲食調節,皆符合健康之道。所以每次閉關回來,我都是身心輕安,平和怡然。閉關給人帶來的身心愉悅是由內而外的,真是誰閉關誰知道!五次閉關,每一次念佛都逾百萬,業障消,信願長,資糧增,身心受益,真是如入寶山,滿載而歸!

對於如何順利圓滿地完成閉關,我有幾點小體會,願與大家分享:

一、每一次閉關都是一次殊勝難得的精進念佛機會,做好關前準備非常重要。每次閉關前,我都會一邊料理家務,一邊禮佛、誦經、持咒,修行離不開佛力加持,離不開三寶加持。同時我會加強學習,閱讀《念佛閉關講座》了解閉關注意事項、閉關禁忌等;或拜讀《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中關於閉關念佛的開示,了解閉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治方法;或是拜讀《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掌握念佛方法,把握念佛心態等。閉關準備充分,能減少罣礙,提升信心,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準備都有助於更好地完成閉關任務,提高閉關念佛的質量。

二、閉關念佛時,盡量做到計時與計數兩個指標都完成,尤其是計數,否則心裡沒底。計數,對於念佛是一種增上的壓力和動力。祖師大德也大都倡導計數念佛,如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萬益大師、印光大師等。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念佛以持名為穩當,持名以計數為穩當。大安法師也說,我們凡夫眾生實實在在用功夫,還是要用笨拙的方式計數為好。如何計數呢?印光大師倡導十念計數法:「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心不亂,久當自得耳。··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復高邵麟居士書四》)用此十念計數法,每念十聲數一顆珠子,數滿圈即是1080聲,如此數滿93圈即完成了天十萬佛號的任務。因為有這樣的計數任務,你會感覺每天時間過得很快呢!

三、閉關中,要常懷感恩心和懺悔心。能來祖庭參加閉關,都是要各種善緣和合才能成就,要心懷感恩。念佛中有受用,要感恩佛力加持護佑。如果業障現前,就一心懺悔。想起往昔的各種人與事,有恩於己,合掌感恩;自己言行有虧,亦合掌真誠懺悔。尤其是想到東林祖庭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清修條件,想到護關師父入關前的悉心指導、耐心叮寧,想到義工師兄們用心做出的品種多樣、精粗搭配、營養美味的齋飯,感恩之心油然生起。帶著感恩心和懺悔心,生起恭敬心,有利於至誠念佛。感恩三寶加持!感恩東林祖庭正法道場!感恩法師們的淳淳開示、慈悲護持!感恩護關義工師兄們的大乘菩薩道精神!願大家都能仰佛悲願,俯謝娑婆,逕登極樂,蓮開九品!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