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常識告訴我們,為保持正常體力,成年人平均睡眠的時間為8小時左右。

世事總有出人意料之處。有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老人,則堅持每天只睡兩個時辰(即4小時)。令人詫異的是,他非但沒出現「睡眠虧空」,反而神康體泰,怡然得享高壽。他就是現已92歲高齡的名人大儒——南懷瑾先生。

南懷瑾,1918年生於浙江樂清一個書香門第。是譽滿海內外的「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他一生廣泛涉獵經史子集,刻苦鑽研中國傳統文化之儒、釋、道,著述頗豐,有《易經雜說》、《論語別裁》、《小言黃帝內經》、《中國佛教發展史略》等數十種,有人對他著述講學的一生給予高度評價:「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仔細推究,原來南懷瑾睡覺的兩個時辰並非隨隨便便,而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子時(23~1點)和午時(11~13點)。他一生睡眠甚少,卻精神強健,奧妙全在堅持「子午覺」。

何謂「子午覺」?簡言之,就是每天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南懷瑾曾經「語出驚人」:「根據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隻有兩個鐘頭,其餘都是浪費時間,躺在枕頭上做夢……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正子時,哪怕二十分鐘也一定要睡……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腎上)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夠了,精神百倍。」

南懷瑾看似「卓爾不群」的睡眠理論,卻並非空穴來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而白天午時,則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子午時是人體「陰陽交替」之時,適合臥床休息,以利於「養陰」和「養陽」。

中醫「子午流注」理論則認為,每日的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脈,這和現代西醫的「生物鐘」理論暗合。它告訴我們:子時膽經當令,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子時入眠,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則氣色青白。如果膽汁新陳代謝長期紊亂,則易形成「結石症」。午時心經當令,「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氣推動血液運行,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子午流注」理論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子午覺」對人體的重要性。

雖然南懷瑾的「個體經驗」未必能成為普羅大眾的「共同經驗」,但他平生鐘愛「子午覺」的做法,確能給人重要啟示:人體的健康全靠有規律的「養」,只有遵循人體經脈氣血運行的自然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方能使身體達成和諧,進入健康佳境。

部隊有著科學的「一日生活制度」,但少數青年官兵和機關人員仍有熬夜的不良習慣,經常打亂「生物鐘」,錯過「子午覺」。長此以往,必然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因此,為自己的健康「儲蓄」,「子午覺」良訓需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