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各位同學:修行、學習、做事、吃飯,都要生處能熟,熟處能生。生處能熟,白米煮成熟飯。所謂「熟處能生」,熟能生巧。就是說,你煮飯,飯煮熟了,不等於你飯就能煮好了。做事,事做完了,不等於事就做好了。說話,你話說完了,不等於話就說好了。吃飯,你飯吃完了,不等於說你飯就吃好了。上殿,殿上完了,不等於說你殿上好了。這個好跟完是兩回事情。完只是任務完成,好就是圓滿。我們常常講功德圓滿。什麼樣子生處能熟?你煮飯燒火的時候,火燒大了不行,火燒小了也不行,菜燒焦了,或者菜煮不熟,它需要一定的火候,需要一定的時間。

菜煮的太熟,飯煮的太爛它也很難吃。你煮的不熟,它也難吃。要煮的剛剛好,吃起來才可口。放的調料也是如此,油、鹽、醬油,各種調料,你放得適當才好吃,放得不適當,也一樣難吃。什麼菜放什麼調料,都是有講究。生處能熟也就是說,你不懂得炒這個菜,要去看菜譜,要去請教廚師,同行之間要互相研究,慢慢菜就會炒,越炒越好,就是熟處能生巧,最後他就能得心應手。一個好的廚師知道什麼菜怎麼配料,怎麼樣做好,會非常清楚。但是熟能生巧,他也是用心了,不用心,一樣也是做不好。就跟這個做錄像一樣,十分鐘的拍攝,同學昨天晚上就開始調試,剛才又在調試,我們主觀認為沒有什麼問題,客觀條件是不聽我們的,你肯定要提早去做準備,否則的話,這個機器,有時也會有故障,也很難保證。要先做好。

我們常常會覺得,這件事情我會了,我做過了,我做過多少遍了,怎麼會有問題?最後自己做不好。做不好的話,你就會怪別人不配合,又怪條件怎麼不具足,又怪什麼原因。如果我們事先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去做了,就不會造成這個事情不會成功,不會圓滿。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生處能熟。哪怕你做過一百遍,一千遍,都要把它當成第一次做事情一樣,才能夠生巧,否則就是不用心。我們說話也是一樣,可能到什麼地方去參訪善知識。善知識跟我們說了幾句話,我們聽著非常受用。

你在廟裡面同樣一句話可能聽了一百遍一千遍都不受用。為什麼如此呢,就是說我們去參訪一位善知識的時候,因為是生處嘛,很希求,很在意,你就容易接受,有希求心,聽著就很相應。我們平時天天聽,聽久了,熟處不能生,熟處不能巧,就完了,天天學疲了,就學不下去,就學不好。聽話如此,要很專注的聽別人在說什麼,不是說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這個心就會很成問題。與人相處也是如此,剛開始班裡的同學大家不熟悉,因為不熟悉,說話做事很陌生,或者說不習慣,大家剛剛開始相處。一天又一天,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大家相處久了,熟了,熟了也就無所謂,你也不過如此,他也不過如此,大家都差不多,都不怎麼樣。就是一旦熟了,對同行善友,常常觀過,觀過毛病很大,人仰視和俯視是不一樣的,仰視就是我們人向上看,俯視是向下看,向下看不知不覺就會覺得我們要比別人高一等,仰視就是說,有的時候,對佛法僧三寶的希求的心,努力追求進步的心,這是我們學佛法的最基本的心態,我們常常會把佛菩薩認為說在他方世界,是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所以我們對著他方世界看不到佛菩薩產生向上仰望的心,實際上對日常生活當中具體的人或事,我們的心態,我們的眼光是往下看的,每個人的心態往下看,每個人的眼光往下看,無形當中每個人就生活在空中,生活在不是一個具體的現實生活當中,自然而然人就很難相處,這就是我們的問題,然後,你熟處不能生,生處不能熟,不能生巧,善友相處就會有障礙,就會覺得好像很熟悉,但好像又越來越陌生 。

這是一個什麼心態呢,簡單說,處在一種半生不熟的心態,剛剛開始沒有進入佛門,對佛法對寺廟不了解,寺廟好,出家人生活好,慢慢熟了,不用心了,沒有希求心了,不能生巧,就是說每天不能很好的發心,每天不能很好的去用功,熟了,不能巧,你現在負責典座,負責大寮,飯把它煮熟就可以,那麼這種心態持續等流,慢慢慢慢,這種心態對待任何人,越來越麻木,內心越來越難以認清自己,內心就越來越無耐,越來越難以超越自我,所以說,如果對佛法沒有體會的話,在日常生活當中,越是身邊的人,越是觀過,很遠的人,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人,不是同一個部門,不是同一個組別的人,關係反而很好,或者同人關係不好,他不去找熟人,是去找生人,這個就有毛病,用功出了問題,為什麼他會不斷去找生人,就是比這個新人高,就是我剛才談到了,俯視的心理,希望給別人講,希望給別人開導,修行,不是做出來給人看的,是發自內心的,所以修行是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