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環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場疾病,在「病來如山倒」的今天,我們是不是還能夠對它的痊癒抱有樂觀的態度?我想,問題的關鍵一方面在於實際行動;一方面還在於治療方案,在於所採取的措施是治標還是治本。

如果我們的環境保護僅僅是在污染出現後才設法治理,在災難降臨後才設法補救,那麼,在這場環保與環境危機的賽跑中,我們永遠都是被動的,注定無法獲得最後勝利。事實上,真正的污染源不只是幾家企業,也不只是幾個伐木者,而是當今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

人生佛教的弘揚,正是致力於從佛法的角度為民眾提供健康的生活理念,並以此解決當今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那麼,在環保的問題上,佛法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迪和幫助呢?

一、克服慾望與貪婪

在佛法中,將貪、嗔、癡比作危害我們心靈健康的三毒。盡管它們是無形的,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科學儀器可以測量到它們的存在,但由此帶來的後果卻往往是有形的。我們的生存環境之所以會惡化到今天這種危機四伏的地步,究其根源,就是人類的貪婪所致。

所以,古今中外的宗教家和智者們都將少欲知足作為人類的美德,作為人格昇華的基礎。在佛教的修行中,同樣以此作為理論和實踐的準則。在《佛遺教經》中,佛陀這樣告誡他的弟子們: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慾,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如果說,對於一個修道者來說,過多的慾望能夠阻礙他的解脫,那麼,對於整個人類的命運而言,過多的慾望就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需要說明的是,我在這裡所說的欲,主要是指盲目的物慾。因為佛教將欲分為善、惡、無記三類,並非所有的慾望都是不合理的。

慾望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能量」,就在於它永遠都處於發展的進程中,如果不從根本上對治它,剷除它,它就會無休止地驅使我們為之效力。現代人非常重視個人的自由,我們總是在抱怨環境的束縛,抱怨家庭的束縛,事實上,即使外在環境沒有給我們製造任何壓力,我們的心靈也未必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

因為慾望是無所不在的,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它控制,將自己的主權拱手相讓。慾望又是永無止境的,一個慾望得到了暫時的滿足,新的慾望又會接踵而至,向我們提出更多的要求。當我們有了一千塊的時候,就希望得到一萬塊,然後我們就必須為完成這九千塊的目標努力;當我們有了一萬塊的時候,就會希望得到十萬塊,然後我們又必須為完成這九萬塊的目標努力。常常是我們擁有得越多,反而感覺自己缺少得越多。一個只有一千塊的人,認為自己只缺九千塊;可一個有一萬塊的人,就會認為自己還缺九萬塊。既然世上已存在擁有億萬家產的人,我們希望得到的一萬和十萬似乎並不是過高的要求,希望得到百萬和千萬似乎也不是癡人說夢。且不論我們最後究竟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向誰去索取這一切?不論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負擔最終會落到自然的身上,因為大自然才是生產資料的唯一提供者。

人類曾經夢想製造出永動機,其實,慾望就是我們的永動機。具體到每個人,這一生的慾望會隨着色身的消亡而結束。但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一方面,個人慾望正隨著經濟發展而飛速增長;一方面,人口遞增又製造出了龐大的基數。所以,這台以慾望作為動力的機器,非但永遠不會停止,還會以更強勁的功率運轉。在現代社會中,習慣以數字來總結一切:人均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等等。如果慾望也能以相應的量化指標來進行衡量,我相信,不論是人均慾望還是世界慾望總值,都遠遠超過了以往各個時代。

而和這急劇增長的慾望所對應的又是什麼呢?是地球上日益貧乏的資源儲備,是業已失去平衡的生態環境。或許,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關心森林的減少,去關心水土的流失,去關心臭氧層的空洞。但即使再麻木的人,也不會看不見河流的污染,不會感覺不到空氣的污染。長此以往,不僅我們所嚮往的財富會成為無本之木,即使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我們還能喝什麼?我們還能呼吸什麼?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我們不能對慾望進行有效的節制,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只能落得自掘墳墓的下場。那麼,如何才能對治我們的慾望呢?佛陀接著告訴我們: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知足,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知足方能常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在過去的叢林中,老和尚總是告誡弟子們要惜福。現在想來,這句話的確特別有道理。

從個人來說,一生的福報有相對的固定性;從人類的生存環境來說,擁有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在過去幾千年,我們已經習慣於大自然無私的奉獻和給予,似乎大自然的寶藏是無盡的,可以供我們盡情索取。但隨著人類對地球有了更多了解之後,我們才發現,地球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說大自然的恩賜是人類共同的福報,那麼,它不僅屬於我們的祖先,屬於我們,更屬於我們的子孫後代。曾經有人說過,我們不是從祖先的手中繼承了這個地球,而是從後代的手中借來了這個地球。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合理使用,而是像敗家子般任性而為,那麼,大自然賜予的這份福報很快就會被我們揮霍一空。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子孫又何以為生?等待人類的又將是什麼樣的命運?

十六世紀以來,在西方唯物論思想的指導下,人們以為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高於一切。當追求物質利益成為生活的最高目標時,人類也不知不覺地物化了。我們總以為,只要有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人類就能過上幸福生活,世界就能獲得和平安定。但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擺在我們眼前的現實卻是: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為爭奪資源而導致的爭鬥也始終沒有停止。由此可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物質生活達到了什麼樣的水準,歸根到底還是人類自身的問題。確切地說,是人類心靈的問題。

佛教認為,心靈是主導人類行為的關鍵力量。心淨則國土淨,心染則國土染。只要人類的貪、嗔、癡還存在,對能源的過度開發就不會停止,對生態環境的肆意破壞也不會停止。如果我們希望擁有清淨、安定的世界,首先就要淨化我們的心靈,克服我們心中的貪、嗔、癡。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有光明的前景。

二、糾正幸福的觀念

近幾個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嶄新的生活。尤其在西方發達國家,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雖然中國人窮了很久,但在過去那些缺乏參照的年代,我們並沒有因為貧窮而失去心理的平衡。改革開放以來,人們驚奇地發現,外面的世界原來如此精彩。幾乎在一夜之間,致富成了民眾最為迫切的願望。我們今天所說的現代化,其實就是一種西化。應當承認,富足的生活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而在這一點上,人類也的確擁有平等的權利。各行各業都在與世界接軌,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水準就不能向發達國家看齊呢?

理論上說,這一要求是合理的。那麼,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們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雖然我們向來以地大物博而引以為豪,可中國還有太多的人口,這使得我們的人均資源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走向功利社會的今天,這無法改變的現實並不能阻擋「一切向錢看」的衝動。在民眾心目中,有了錢就可以脫貧,有了錢就可以達到小康,擁有財富似乎就擁有幸福。既然財富等同於幸福,只要能得到幸福,自然會不惜一切。

在發展經濟的共同目標下,人們潛在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激發。遺憾的是,在很多時候,人類的創造力與破壞力是成正比的。森林被大批砍伐,礦產被過度開發,連野生動物也在劫難逃。是的,或許它們都轉換成了我們夢寐以求的財富,但自然卻因此而更為貧瘠。錢很快就會用完,樹木又需要多久才能成林呢?生態又需要多久才會恢復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財富能否等同於幸福呢?我們在世間的生存,的確離不開必要的物質條件。但在基本生存解決之後,財富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錢能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能買到食物,卻買不到食慾;錢能買到享樂,卻買不到快樂。

在今天,很多人對財富的追求,早已不再是為了維持生計,而是轉向財富的積累。對於他們來說,財富的意義或許就體現在數字的變化上,今天增加一個零,明天又減少一個零,如此而已。問題是,一旦陷入這樣的追求,心態就會隨著數字的增減而變化,似乎人生的全部意義便在於此。只要有利可圖,其他一切又算得了什麼?現在有句話叫做「窮得只剩下錢了」,這不僅僅是幽默,事實上,正是相當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可悲的是,當整個社會也走向這一歧途時,道德解體了,自然破壞了。最後的結果或許就是,整個世界也窮得只剩下錢了。

這使我想起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做夢都想發財的人,一天,幸運終於降臨到他的頭上,甚至比他想要得到的更多。因為他獲得了點石成金的魔力,任何東西只要一經他的手,就會變成真正的黃金。他迫不及待地將他的屋子變成了黃金的宮殿,然後是花園、街道。當最初的狂喜漸漸平息之後,他想起應當和家人一道來分享這份奇跡,可他的妻兒也成了冷冰冰的金子塑像。於是他開始感到孤獨,只好安慰自己說:「畢竟,我有了再也用不完的黃金,雖然沒有了親人,但我還可以用金子買到我想要的一切。」結果他很快對購物也厭倦了,因為他買來的一切都變成了同樣的金子。最後,他開始餓了,這時他才發現所謂的幸運已為自己帶來了最大的不幸,因為所有的食物在他手中都成了無法食用的金子。「老天呵,把我的魔力收回去吧!」他哭泣著、懇求著,在飢餓和孤獨中慢慢地死去。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把自然中的一切都變成了錢,錢能夠買到的或許也只是錢了,我們又將何以為生?所以說,財富決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標,更不是幸福的唯一保障。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幸福是由眾緣和合而成。從個人生活來說,幸福離不開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此外,和睦的家庭、真誠的友誼、純潔的情感,也都是幸福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整個社會來說,我們的幸福又是建立在世界和平的基礎上。時至今日,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地區與地區之間,乃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為掠奪資源而爆發的爭鬥始終沒有停止。當世界失去安寧的時候,生活在其間的每個人又何嘗有幸福可言?而從生存環境來說,人類的命運又是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我們的幸福來自於自然的饋贈,來自於自然的哺育。所以,保護自然也是獲得幸福的必要前提。只有認識到幸福的真正內涵,我們為尋求幸福所付出的努力才可能行之有效。

三、改變生活的方式

觀念直接決定了我們的價值取向,也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生存離不開必要的物質利益,但我們應當如何追求利益呢?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是一體的,我們的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也是一體的。遺憾的是,現在的人很少能意識到這一點。這與唯物主義的盛行是分不開的,既然人生是斷滅的,至多也不過百年而已,所謂的人生目標自然不可能更長遠,眼前的利益也自然高於一切。

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人們尋找一切可能致富的捷徑,絲毫不考慮這些短期行為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八十年代中期,鄉鎮企業迅速遍及中國大地,在高峰期達到了一千多萬家,萬元村乃至億元村都不再是神話。但在農民們富起來了的同時,被佔用的耕地有多少?被污染的河流有多少?據有關專家預測,按照現有的發展趨勢,中國200年後就將無地可耕。

如果說農村的致富是以喪失土地為代價,那麼,都市的繁榮又是以什麼換取的呢?為了滿足我們日益膨脹的物慾,多少資源被無謂地消耗了?僅以包裝為例,每年用於包裝的材料要吞嗜多少森林?要製造多少垃圾?我們將有用的資源變成無用的垃圾,僅僅是為了刺激一下人們的消費欲。我們是否想過,帶動消費的同時,就是在鼓勵我們浪費——浪費所剩無多的自然資源!

在市場經濟的準則下,企業的成功在於能否製造商機,商業的繁榮在於能否帶動消費。這一切,使我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節儉是祖先們千百年來倡導的美德,但在今天,我們輕易地丟棄了這個傳統。僅僅是幾年的時間,我們甚至習慣了一次性消費。過去的人,一生也許都用不了幾雙筷子,但一次性筷子的推廣,使我們的消耗超出了祖先的幾百甚至幾千倍。是的,我們已經有了支持這種消費的財力,但我們是否也有支持這種消費的資源呢?還有那些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的飯盒、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賓館用品……生活固然是多了點便利,但地球卻多了難以承載的垃圾。據說,在衛星照片上,這樣的白色垃圾已經和長城一樣醒目了。如果這也是現代文明的產物,那麼只能是文明的恥辱。

生活觀念的改變還表現在對時尚潮流的追逐。每年甚至每季度都會推出的流行時裝,使服裝僅僅因為款式過時就被我們舍棄。即使是耐用的電子產品,同樣在以驚人的速度更新換代。我們已經有了彩電,我們的電腦也還可以繼續使用,但既然廠家推出了更新的型號,為什麼就不能換一個?為什麼就一定要像從前那樣物盡其用?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已然成了現代人的消費口號。需要指責的只是商家嗎?事實上,我們的消費觀也在決定著商家的投資取向,彼此的關係是相互的。

佛法認為,任何行為都需要有因和緣的推動,兩者缺一不可。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的市場導向其實只是一種外緣,是一種鼓動消費的增上緣,但關鍵因素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懂得惜福,如果我們不是那樣喜新厭舊,不是那樣積極響應商家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市場的需求就不會那麼大,對資源的消耗就不會那麼快,製造的垃圾也就不會那麼多。

如果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自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實在所需無多。但如果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現代人,一個走在時尚前列的現代人,那麼我們的需求就會永無止境,對自然的消耗也會永無止境。所以,人類要改變生存環境,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觀念,回歸到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我們的需要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科技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但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變得輕鬆。正相反,現代人普遍都感覺活得很累,在競爭的壓力下不堪重負。我們不僅累了自己,更累了哺育我們的自然。

四、正確認識人與自然

千百年來,人類依賴自然的給予生活,與此同時,對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終沒有停止,希望以此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那麼,人與自然究竟應當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

在中世紀,神學佔據了歐洲文化的主導地位。對上帝的信仰,使得回歸神的懷抱成為人生唯一的歸宿。啟蒙運動之後,隨著人本思想的興起,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人類在世界的地位也得到重新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開始傾向於二元對立,從上帝之子、自然之子轉而成為地球的主人。人類不必臣服於上帝,更不必臣服於自然,正相反,萬物不過是為我所用的消費品,自然不過是生產資料的提供者。人類在慾望的慫恿下,將征服自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權利,從大自然中無盡地索取,以滿足人類最大限度的需求。

在東方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統一的。儒家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將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人生的真正享受,將人與自然的感應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佛教更進一步提出了「依正不二」的思想,所謂「依正」,即依報和正報。佛教將人類稱為正報,將我們生存的世界稱為依報。正報和依報是息息相關的,依報敗壞了,正報則無以生存。佛教認為,世界是緣起的,它的存在和毀滅是來自條件的成敗,來自因緣的聚散,正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那麼,它的發展規律又是怎樣的呢?佛陀告訴我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一偈頌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內在聯繫。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自然與自然的關係,都是互相影響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破壞大自然,和大自然對立,無疑會使人類自取滅亡。

大自然孕育了人類,過去我們總是將自然比作母親。尤其在人類生活的早期,萬物有靈的思想曾經盛行於世界各個民族,這也使自然生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今天,隨著科學的發展,自然的奧秘被不斷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人類開始變得狂妄,與此同時,自然也開始失去了安寧。但無論我們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然,都無法改變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畢竟,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我們建造了鋼筋水泥的城市,製造了現代科技的產品,但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我們的生活還是離不開腳下這片土地。現代化環境雖能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卻不能滋養我們的心靈。只有回歸自然,才會使我們感到真正的放鬆,才會緩解緊張生活帶來的壓力。

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似乎只有財富才是至高無上的。可是和大自然的給予相比,一個人擁有的財富又算得了什麼呢?是自然給人類提供了無盡的資源,使人類得以延續併發展。如果沒有汽車、電話,人類一樣可以生存,但如果沒有糧食和水,又能維持多久呢?更不必說我們須臾不可離開的空氣。所以,大自然提供的一切才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我們離不開太陽帶來的光明,離不開江河對我們的哺育,更離不開大地對我們的負載。

現代化的生活環境需要通過勞動去創造,而大自然的給予卻不需要我們用金錢去交換。我們只要懂得珍惜,懂得保護,就能永遠享有。如果我們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而以破壞自然為代價,無疑是飲鴆止渴。現在有句話叫做「年輕時以健康換金錢,年老時以金錢買健康」。我們都知道,健康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或許能以自然來換金錢,到將來,我們還能以金錢買來大自然曾經無償為我們提供的一切嗎?或許有人會說,河流污染了,我們不是還有瓶裝的礦泉水可以喝嗎?那麼,到大氣污染到無法呼吸的那一天,我們又去哪裡採集新鮮的空氣出售呢?即使可能,我們為購買空氣而付出的費用,又需要多少勞動才能換來呢?

盡管人類對宇宙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當我們居住的房子倒了,我們可以搬家;當我們生活的城市毀了,我們可以遷徙;可當我們生存的地球趨向毀滅時,人類又到哪裡尋找安身立命之地呢?

所以,我們必須改變人類中心論的觀點,從自然的使用者、破壞者,成為自然的看護者。不論我們出於什麼樣的動機毀壞自然,都等於是在謀害自己的母親,那麼,人類可能在這樣的罪行中倖免於難麼?所以,我們應該像對待母親一樣去對待大自然,像尊重母親一樣去尊重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繼續得到自然的呵護,才會在它母親般的懷抱中獲得安寧。也只有這樣,人類才不會在背棄自然的任性行為中走向毀滅。

五、培養良好的心態

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有一顆不同於動物的心。我們的煩惱和痛苦,是來自心的感覺;我們的快樂和幸福,也是來自心的感覺。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心靈的作用,正是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世界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環保能否見效,關鍵就在於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自然。

1、感恩心

人類總是不停地追逐,卻不懂得對已經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恩。我們能擁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財富,因為對於那些盲人來說,絢麗多姿的彩色世界是不存在的;我們能擁有清晰的聽覺也是財富,因為對於那些聾人來說,悅耳動聽的音聲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給予我們健全的色身,僅僅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多麼富有和幸運呵!

同樣,我們要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假如有一天,太陽不再如期而至,地球就會陷入黑暗;假如有一天,江河不再提供水源,人間就會成為廢墟;假如有一天,空氣不再充盈天地,世界就會令人窒息。我們享受著陽光和空氣,卻不必為此付出任何費用。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免費享受,習慣到熟視無睹的地步。滴水之恩,尚要湧泉相報,我們從自然中得到的,又豈止是滴水之恩?如果說我們有享受自然的權利,那麼,我們同樣有保護自然的義務。不僅是為了使用自然而珍惜它,更是為了表達一份感恩的心。

佛陀告訴我們,世界會經歷成住壞空的過程;天文學家也告訴我們,地球會有毀滅的一天。按照正常的發展規律,這一天的到來還非常遙遠,其最終結果也不是人類所能左右的,但我們的行為卻能加快或減緩它毀滅的速度。尤其在今天,被現代科技武裝起來的人類,破壞力已遠遠超過了從前。在人類生活的早期,祖先們也砍伐過森林,也捕殺過動物,但這些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尚不足給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與自然的豐富蘊藏相比,也還是微不足道的。或許正是自然的寬容,將人類縱容到今天這種忘恩負義的地步。但自然不會永遠沉默,事實上,頻頻發生的自然災難,正是它向人類發出的一次又一次警報。如果我們還不能反省,而是繼續隨心所欲地生活,無疑是在加速自己的滅亡。

工業時代到來之時,人類為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而歡呼,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搭上的只是奔向末日的列車,還會要求它快一些、再快一些嗎?

大自然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物質,更以它的寧靜祥和滋潤著我們的心靈。世上還有什麼比大自然所展現的美更加豐富嗎?還有什麼比大自然所帶來的享受更令人心曠神怡嗎?遺憾的是,現代人似乎已經忽略了自然的存在。我們每天想的只是金錢、事業,想到的只是複雜的人際關係,喧鬧的聲色刺激。我們沒有閑暇去欣賞田園風光,沒有心情去感受鳥語花香。電力使城市徹夜燈火通明,卻使皎潔的月光變得暗淡,我們已很難理解古人對於明月的眷戀,也不再對它帶來的清涼心懷感恩。當詩情畫意從生活中悄悄溜走時,我們越來越浮躁的心又靠什麼去滋潤呢?

從鋼筋水泥的建築中走向郊外吧,在自然的懷抱中放鬆身心,體會一下清風帶來的慰藉,泥土帶來的芬芳。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享受自然的時候,才會由衷感激它的給予,才會珍惜它的一草一木。而不是去污染江河,那是自然的血脈;不是去破壞植被,那是自然的毛髮;也不是去掠奪礦藏,那是自然的骨骼。如果說自然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那麼它不僅屬於今天的我們,也屬於我們的後代。我們是繼承者,但決不是唯一的繼承者。

2、尊重心

佛教認為我執是人類一切煩惱的根源,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我執,我們才認為一切都要為我所用。這種錯誤的認識,不僅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也導致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衝突。因為我執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煩惱,也帶來了暴力和毀滅。我們只有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才能與自然和平相處。所以說,生態文明就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平等關係之上。

自然有它既定的運轉程序,一年四季,播種有時,收穫有時;世間萬物,出生有時,消亡有時。與自然的存在相比,人類的歷史是極其短暫的。但自我中心主義的盛行,卻使人類妄想成為自然的操縱者。我們隨意地開發自然,試圖將地球改造為一個巨大的施工現場,除了製造一個人為的機械世界,我們能製造出崇山峻嶺,製造出江河湖海嗎?我們可以種植草坪,但能夠種植出草原嗎?我們可以發電,但能夠與太陽提供的能量相比嗎?

我們還根據自我需求來決定動植物的命運,盡管現在已經有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但被保護的也只是珍稀的野生動物而已,與此同時,每天又在屠殺多少家禽?我們何嘗考慮過動物的生存權利?在現代化的飼養場,家禽從生到死都被固定在牢籠似的方寸之地,吞吃含有激素的飼料,只是為了讓它們盡快走上人類的餐桌,結果是讓人類間接吞吃那些合成飼料。為了糧食豐收,我們大量製造並使用殺蟲劑,且不說由此造下的殺業,我們最後又得到了什麼?糧食似乎多了,但都是被農藥污染過的慢性毒藥,結果是我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每天服毒。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研製出越來越多的抗生素,但人類並沒有在和細菌的對抗中遠離疾病,事實上,新的耐藥菌不斷出現,無休止地與人類展開競賽。

我們以為,有了科技的武裝,就可以隨意地改造自然,就可以創造出一整套嶄新的發展規律。當我們陶醉於舒適的生活環境時,可曾想到,安樂只是暫時的,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如果我們不能尊重自然的規律,不能順應自然的法則,最終只能將人類和自然共同推向不斷毀滅的惡性循環之中。

3、愛心

我們懂得愛他人,才有資格接受他人的愛,也才有因緣得到他人的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父母和兄妹的愛,有妻兒和朋友的愛。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這份愛,不給予相應的回饋,這份愛就會像無源之水般逐漸枯竭。

我們和自然的關係也是同樣。大自然對人類的愛,似乎沒有任何條件,又似乎無窮無盡。但如果我們對世界缺乏愛心,不去創造愛的因緣,我們擁有的一切很快就會結束。是的,自然的給予不需要我們用金錢去交換,但它需要一份愛心,一份珍惜。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是富饒的,是綠色的。千萬年來,大自然無償地哺育著人類。但它也是有血有肉的,在它的血肉被不斷地榨取後,它也需要愛護,需要休養生息。

讓我們停止那些釜底抽薪式的掠奪吧!讓我們用行動來保護自然,用愛心來慢慢撫平自然的傷口。我們愛護河流,江河才會流淌清潔的水源;我們愛護植物,大地才會成為美麗的花園;我們愛護動物,動物才會成為人類的朋友。

在今天,地球上的物種已越來越少,不僅如此,它們還在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如果我們不停止盲目的破壞,不對此加以保護,終有一天,會成為地球上的孤家寡人。當一切生物的末日來臨時,人類的末日還會遠嗎?佛教所提倡的不殺生,正是基於對一切有情的慈悲。現代社會提倡人權,但佛教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眾生權」。慈是給予眾生安樂,悲是拔除眾生痛苦。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慈悲之心對待一切眾生,不僅要杜絕殺生的行為,更要積極地放生,護生。如果我們對動物都能付出愛心,自然就能對人類付出愛心,也就能為社會帶來「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和樂景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慈與悲,就是愛心的昇華,是對自然最有力的保護措施,也是實現人間淨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