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歎弘揚不遺餘力,不僅將此章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選定為《淨土五經》,而且在對弟子的開示中,隨機指示,反覆闡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妙法。下面彙集大師文鈔的相關開示,分述如下:

一、讚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為念佛最妙開示

在文鈔續編卷下《淨土五經重刊序(民國二十二年)》中,大師說:「諸大乘經,帶說淨土者,多難勝數。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在文鈔續編卷下《靈岩山篤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中,大師也說:「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

在文鈔續編《大勢至菩薩偈讚》中,大師讚歎:

「勢至菩薩德無疆,輔弼彌陀作慈航。救苦直同觀自在,導西不異普賢王。修因遍用根塵識,證果俱獲圓通常。攝念佛人歸淨土,此恩永劫莫能忘。

「大勢至利生深,專主念佛法門。如子憶母憶世尊,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覺兩相契,立刻返本還源。都攝六根妙難論,願遍界流存。」

二、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念佛最妙方法

在續編卷上《復吳希道居士書》中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最妙之法。」在續編卷上《復幻修大師書》中開示:「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在三編卷二《復張曙蕉居士書八》中,大師說:「都攝六根,為念佛最妙之一法。」三編卷四答俞大錫居士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最妙之制心法。」

文鈔續編卷下淨土指要:

「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淨土!」

文鈔三編卷三復康寄遙居士書一: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可不負此生矣!

三、讚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

文鈔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

「楞嚴經勢至圓通章末後云:‘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無選擇者,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禪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見。況證四果(藏教)及七信(圓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

四、將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選入《淨土五經》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四:

「《楞嚴》五卷末《大勢至菩薩章》,乃淨宗最上開示。只此一章,便可與《淨土四經》參而為五。豈有文長之畏哉。」文鈔續編卷下《淨土五經重刊序》:「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故將此章,列於三經之後,而以普賢行願品殿之,以成淨土法門之一大緣起。令諸閱者,知此一法,大暢佛懷,較彼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者,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以故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金陵淨土四經板,已經模糊。修淨業者,苦無最清爽之讀本。因為鑄板,以勢至念佛圓通章,附於三經之後,稱為淨土五經。若論法門緣起,宜以無量壽經為首。今為便於讀誦,故以阿彌陀經為首。閱者諒之。」

五、大勢至念佛圓通決疑惑

1、決關於大勢至念佛圓通「念性原生滅,如何得圓通」的疑問

大師在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中開示:「實際理地,方無生滅。佛事門中,何一非生滅法乎?等覺菩薩,破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於生滅之外。是生滅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視其人之所用何如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以彼背覺合塵之生滅,轉而為背塵合覺之生滅,以期證於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也。」

2、決大勢至念佛圓通不如觀音耳根圓通之疑

印光大師在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中開示:「此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為對阿難多聞,及娑婆聞性最利之機,故文殊選擇,唯取觀音。而淨土念佛法門,普逗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機,故列於彌勒之後,觀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機之意。否則當列於虛空藏之後,彌勒之前矣。刻論普通法門,必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於現生即了生死。若非此等根性,則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輪迴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斷盡貪瞋癡煩惱惑業,故難。況時丁末法,人根陋劣,壽命短促,知識稀少,魔外縱橫,正見稍虧,即墮魔羂(網)乎!唯淨土特別法門,仗彌陀慈悲誓願,與自己信願憶念之力,於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俾使上上根人,速證無生,即下下根人,亦預聖流。其為利益,何可名言!

此義乃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謂為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佛,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則即眾生業識心,成如來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有緣遇此法門者,幸勿忽諸!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況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由此可知,大勢至念佛圓通在判教上,屬於淨土特別法門,普逗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機,不可以以通途教理評論。

六、特點

1、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復明性大師書》:「又楞嚴經勢至圓通章末後雲,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無選擇者,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也。」又在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中開示:「又此念佛雖屬意識,而諸識咸具。不觀上文都攝六根乎?六根既攝,則六識將何為乎?即轉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

2、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五》:《楞嚴》大勢至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文殊選圓通偈》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今例之曰:「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3、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

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於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

4、普被三根

復戚智周居士書二:「如來欲令一切眾生,就路還家,故令二十五聖,各陳宿因。末世眾生,無論上中下根,皆當以勢至念佛法門,自利利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三編卷二復張曙蕉居士書八

今修念佛法門,當依大勢至菩薩所示,如子憶母之誠心,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實行。果能死盡偷心,則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視為易易。縱不即得,當亦相去不遠矣。都攝六根,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時無論聲默,常須攝耳諦聽。此乃合返念念自性,與返聞聞自性之二義而兼修者。返聞單屬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則為益大矣。心念屬意,口念屬舌,耳聽屬耳,眼皮下垂,即見鼻端,則眼鼻二根亦攝。五根既同歸一句佛號,身根焉有不恭敬嚴肅之理乎。故知都攝六根,下手在聽。能都攝六根,則心識凝靜而不浮散,便名淨念。以六根既攝,雜妄等念潛消故也。淨念又能常常相繼無或間斷。則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大勢至菩薩,以教化九法界一切眾生者。實三根普被,有利無弊也。果肯依之而修,當必有觀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七、方法

1、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

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

2、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

續編卷上與張靜江居士書(民國二十四年):「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當念佛時,攝耳諦聽,即是攝六根之下手處。能志心諦聽,與不聽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懸殊。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三編卷二《復常逢春居士書七》:「念佛下手,最要莫過於聽。聽則心沉而一,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者。」三編卷四答善熏師問:」無論大聲小聲默念,總要自己聽自己之佛聲。默念中亦仍有聲,故亦須聽。能常聽,心自歸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

文鈔續編《大勢至菩薩像讚》:

如子憶母勤念佛,都攝六根耳聽著。若依大士此開示,因心各得契果覺。

3、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

三編卷四《淨土法門說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則知念佛之法,當都攝六根。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裡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經亦然。……故知用功之道,端在專攝,不事情想。若無思想,那有邪見?邪見既無,即是正智。」

4、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

續編卷上復楊煒章居士書:「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雲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

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不須觀心,而心自清淨明瞭,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妄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普被上,中,下,若聖若凡,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也。須知都攝,注重在聽。即心中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瞭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較彼修別種觀法,為最穩當,最省力,最契理契機也。」

5、都攝六根

續編卷上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

續編卷上復修淨師書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瞭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

6、十念記數念佛

為利初機,大師比較各種攝心念佛方法利弊,發明十念記數念佛法,作為入念佛圓通之方便。

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四:」念佛聲默,須視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無礙者,宜於特行念佛儀軌時朗念。然只可聽其自然,不可過為大聲。過為大聲,或致傷氣受病。倘所處之境地不宜朗念,則只可小聲念,及金剛持。其功德唯在專心致志,音聲猶屬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終日常念,固宜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朗聲常念,必至於傷氣。未證法身,必須調停得中,方可唯益無損耳。朗念費力,默持易昏。散持雖亦功德難思,較之攝心淨念,何啻天淵。光於此數則,曾頗費研窮。去歲得一巧方便法,書示知己,皆同讚歎。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及一切初機用之,皆無不宜,唯益無損。「

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八、注意事項

1、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

增廣卷一復永嘉周群錚居士書

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念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萬句亦如是。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須善於用心,勿致過為執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諸魔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依此而行,決無歧誤。

又現在見佛之志,可謂真切。然此事頗不容易。當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期一心不亂,為決定主宰。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雖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一心之後,自知臧否。不見固能工夫上進,即見更加息心專修。斷無誤會之咎,唯有勝進之益。世間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懷越分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決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於磨,而但望發光。全體垢穢,若有光生,乃屬妖光,非鏡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補書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例其詞曰:「但期心不亂,不計見不見。」知此當能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矣。

2、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復弘一法師書

然於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台,遇形斯映,紜紜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事,破壞淨心。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敢為座下陳之。

3、只求心歸於一,不必定求瑞相

續編卷上復吳希道居士書

汝已持名,而心不歸一,以業障深故。念時,要心存敬畏,念起於心,聲出於口,音入於耳。要使句句聽清楚,從朝至暮,無用心事,則常念。大聲,小聲,心中默念,都要聽。以心一起念,便有聲相。自己之耳,聽自己心裡之聲,乃極明瞭事。早晚立一功課,或念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即念讚佛偈,念佛,或一千,八百,五百,隨各人工夫立。若忙極,則用晨朝十念法念。除早晚功課外,行,住,坐,臥都要念。只求心歸於一,不必定求瑞相。以心若歸一,自與心浮散時不同。若不以心歸一為事,常想見瑞相,或起魔事,不可不知。至誠懇切聽,決不至起魔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念佛最妙之法。

4、以信、願、淨念為宗旨

續編卷上復郁智朗居士書

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須知往生淨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使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淨念為事。(都攝六根而念,即為淨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輪迴,做苦眾生耳。

文鈔續編卷下淨土指要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發切願,至誠懇切念佛聖號,無一不於現生臨終得往生者。世之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一以不依佛教,口說往生,心戀塵境。一以不教眷屬念佛,並不預說助念之利益,及瞎張羅,預先抹澡,換衣,問事,哭泣等禍害。及至臨終,眷屬不唯不助念,反為破壞正念。功敗垂成,事依俗見,令亡人沉淪生死苦海,可不哀哉!

九、力用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具足世間和出世間利益,正如印光大師在《淨土五經重刊序》中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

1、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

續編卷下阜寧合興鎮淨念蓮社緣起序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無論行住坐臥,常念佛號,或聲或默,皆須聽己念佛之聲。倘能如是,則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士農工商之職業,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於本業。以心不散亂,作事有主,如理亂絲,神凝則易,心躁則難。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業,功勳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三編卷四答幻修學人問

問,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云何行持。

答,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則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都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祈注意。但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則業消智朗,心地開通,何愁不解經義乎哉!

2、信願念佛,決定往生

三編卷四淨土法會課儀跋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皆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惟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願,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願為前導,念佛為正修。有以專求一心,不講信願,及注重開悟,不求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棄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誤誤人也大矣!念佛之心,必須懇切至誠,如子憶母。縱有勝境當前,終不能令此憶母之心或有忘失。當念佛時,或聲或默,均須攝耳諦聽,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過。大勢至菩薩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者,即此隨念隨聽之一法也。果依此說,決定往生淨土。若或討巧,定成大拙,自誤誤人,害豈有極!

3、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

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 當信求生決定剋期得生。 當信念佛定蒙慈悲攝受!

由是堅定一心,願離娑婆,如囚犯之欲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西方,如客之思歸故鄉,豈有因循之念!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著衣吃飯,務令佛不離心,心不離佛。譬如切事繫心,凡百作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眾務,了無少暇,須於早晚十念念佛,至心發願,亦能往生。以阿彌陀佛曾有願云:「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發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貪瞋癡,戒殺盜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則心與佛背,感應道隔,但種來因,難獲現果矣。若志誠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應。如是念佛之人,至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必然親垂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此則全仗佛力,不論功夫之深淺、惑業之有無。但具真信切願,決定萬不漏一!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

念佛法門,即淺即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十地菩薩,不離念佛,薄地凡夫,亦蒙佛恩。

阿彌陀佛,法界藏身,包容虛空,週遍微塵。

我今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輪迴可畏,地獄可觸。

災難頻冗,後無退路。 發菩提心,求生淨土;

信願念佛,莫換題目!

地獄熙熙,火宅炎炎。苦海無邊,覺醒是岸。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心,堅信佛教。

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具足眾戒,深信因果,發菩提心,祈願眾生:

業障消除,六根清淨,累劫罪業,化為泡影。

離苦得樂,明心見性,往生淨土,超凡入聖。

圓滿菩提,救拔有情,大覺朗照,四海昇平!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江山易得,大道難求;人生易老,富貴難留。

輪迴路險,世道堪憂;黃粱夢短,何必貪求。

佛法無邊,信入得救;往生淨土,光明自由。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花開見佛,親侍彌陀,授菩提記,圓滿佛果。

化身無量,遍十方界,普度眾生,悉皆成佛!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一旦無常至,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

世上光陰短,地獄噩夢長,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欲免輪迴苦,及早念彌陀。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妄念死,自性法身活。

得道西方去,蓮花朵朵開,花開無數億,朵朵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