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的人是最快樂的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自在;人生什麼都是幻化無常,假使存著計較的心,只會造成身心的苦難。

所以《八大人覺經》的第二個警覺,就是讓我們知道「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這段文字雖然很短,如果做得到,身心肯定是海闊天空,當然,這對一般人來說好像不是很容易,但是對修行者卻非常重要。

一位勤政愛民的國王,把國家治理得十分富庶穩定。有一天他突然想:自己向來勤於政事,我這麼努力,到底百姓的生活形態又是什麼程度?」大臣就向國王稟告:「國王,依我所見,人民的生活富樂安康,國王可以撥出時間到城外走走,實際探訪。」國王想想也對、自己從來沒有出城巡視過,就接受大臣的建議巡視國土。

老百姓聽到國王出巡都非常歡喜,平時能安居樂業,都是因為國王的德政,所以人民自動自發的,預先將國王巡行經過的路線清掃、佈置一番,恭迎國王的到來。

國王走了一回,沿途得到民眾的歡呼擁戴,眼前所見盡是一片富有、亮麗的景象,次第巡視後,國王就歡歡喜喜地回到王宮。回宮後,他又不斷思考:人民都這麼富有,到底對國家有什麼利益?不如把人民的財產都集合起來,看看大家的財富究竟有多少?說做就做,命令發佈下去,人民也都很配合一一呈上財產清單。

其中有一位城中的大富長者,呈上的財產數目只有三千萬,國王明知長者很富有,財產怎麼可能只有這樣而已?所以就召見這位長者:「那天路過你的房子,又大又豪華,大臣也說你家財萬貫,絕對不只三千萬的數字,你膽敢欺騙我!」

長者聞言,不慌不忙地回答:「國王,我沒有欺騙您,我所有的私財就是這些。」國王又問:「財產就是你的,為什麼還分什麼‘私財’呢?那麼,其他的錢要做什麼?」長者說:「我能夠自由應用的,才是我的私財。這些錢都是用來救濟人群、解除人的苦難,看到有人貧窮困難,能夠自由付出,這才是我能運用的部分。至於其他財物,不過是五家共有。」

國王一聽感到十分好奇:「什麼是‘五家共有」?」

長者就恭謹地說明:「所謂五家,第一是火,第二是水,第三是惡政,第四是不肖子孫,第五就是盜賊。」國王聽了很感興趣,就請他詳細解釋。

「水是天然的災難,這種無常的天災不可抗拒;火也一樣,經常都有意外發生。盜賊以偷搶為業,有錢人是盜賊所注目的焦點,時常會受強盜劫掠。再來是貪官污吏;最後是好吃懶做的不肖子孫,就算有金山、銀山,還是會坐吃山空。所以財產是五家共有,到頭來生命終了時也帶不去,只有眼前還能把握機會付出。」

國王聽了深表讚同:「是啊!人生真的是無常。」

回頭看看現在的地球,災難頻仍,水大不調就水災氾濫,動不動又是土石流。之前澳洲、美洲、歐洲紛傳森林大火,焚風一吹,樹木互相摩擦,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連救火隊都束手無策,除非老天有眼降大甘霖,否則只有任其燒幹燒盡:而後續對地球生態、氣候的影響,更是難以評估。

看!實在很可怕!國家再富有,遇上這種天災,也同樣無法可想,何況還有人為的侵犯,就像那位獎金得主一樣,有了財富卻引來殺機。

近來尤其聽到許多企業遭銀行拍賣資產,或是拍賣大樓、大片的高爾夫球場。正是因為很多企業都只是泡沫經濟,企業愈做愈大,同時不斷向銀行借貸款項,繼續拓展業務,其實企業所擁有的資產根本抵不上貸款金額。經濟好的時候,表面看來名聲大、資產多,但是有的人一個月利息要繳幾千萬,景氣不好的時候,利息繳不起、貸款還不出,當然只有宣佈破產,任憑銀行拍賣一途了。

財富恰似水上泡,爭名奪利汲汲營營,到底能享受多少?認真去想,吃飯的時候,一隻手只能端起一個碗、拿一雙筷子,桌上再有多少菜色,肚子只有一定的容量;睡眠時,一個身體要睡多大的地方?三尺寬、六尺長的一張床,應該就能睡得很安穩;身上穿的,一次也只能穿一套衣服。這樣吃得飽、睡得穩、穿得暖,已經提供了基本的的生活,不必多麼富有,就能過得平安快樂。

其實,富有是內心的感受,「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心理上如果不滿足,永遠都是最貧窮的人。

我們學佛,要學會如何管理,有錢時要懂得如何使用;沒有的時候也不要計較,這樣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好人生。

過去也說過,一般人智慧的理財是將財產分成四分——一分奉養父母;一分供給妻兒;第三要為社會做一些好事;第四則是留一些本金好好經營事業。如果沒有本金,卻一直借錢做大事業,這是很危險的事,現在的社會就是犯了這種毛病,只有一分本錢就做十分事業,雙腳踏進空中樓閣。

「生死疲勞,由貪慾起」,世間看透了只是一條輪迴路而已,為了慾念填不足,今生辛辛苦苦,來生還是一樣吃苦不盡;如果能去除貪慾的誘惑,知足的人就是最快樂的。

記得台灣九二一地震後,我們蓋了一些大愛屋提供給災民居住,十二坪的房子不大,但是每一戶都得到一幅《靜思語》「屋寬不如心寬」,鼓勵大家與其求屋寬,不如求心地寬敞。所以「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面對現實能安分守己,擁有的時候要多付出;沒有的時候也無非分的貪念。

學佛,一大重點就在學得減低慾望,看看在大自然的境界中,無為無慾就是自然,這種少欲無為才是修行者的境界。學佛沒有什麼特別,最重要的是這念心,把心顧好,不要開放心的欲門,如此就能身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