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犯威儀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

能受天磨方鐵漢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是《普賢菩薩警策文》中的句子。聖人賢者有高超的見地與智慧,能透徹人生真相,所以常時時刻刻自我反省——昨日已逝,自己是否已成就了些什麼?

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懵懂迷糊地空過時日,就叫顛倒的人生。所以修行者要隨時自我警惕、檢討,不要迷失了自我,也不可浪費時日。

去偽歸真,還我本來面目

自我最可貴,本性最純真,若能認清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人生!而我們要如何認清自我呢?因此自我省思與檢討非常的重要!人生的道路從何而來?目標又何在?想要走正確的道路,必定要誠心學道,想找回自我,也唯有學道。「道學行儀純誠厚德,人性之美莫過於誠,人性之貴莫過於信。」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就是將所學的道理攝受於心,表現於外,亦即心念誠正則行動顯現威儀。一切舉動,如何與「道」相契合呢?必先具足「純」、「誠」的心念。

純就是純真、單純,沒有雜染。凡夫由於受到後天的污染,一心直向欲境奔馳,所以多心、多欲。一切的罪惡以及業力,皆由慾念所致。要尋回真如本性,唯有去雜返純,去偽歸真,回歸到自我的本來面目!

所以,學道應以最純誠的一念心追求道理,設若只是成為裝飾自己的名利,道則不純、不誠;要以發自內心的單純和真誠精進向道,方能培養出純誠厚德,故知「道學行儀,純誠厚德」,即是找回自我最重要的一條軌道。

什麼樣的人最可愛?什麼樣的人最可親?

「人性之美莫過於誠」,以誠存心、以誠待人的人,最得人喜愛,也最值得人親近!自無始劫以來,我們清明的本性因為受到社會環境的薫染而污濁,直到認識佛陀所教導的道理、了解人生的宗旨後,才學習去掉無明,回歸純真本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機緣「學行合一」,戰戰兢兢地行於誠、精於道。

希望人人都能為自己開創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生;這也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標——回歸自我清淨的本性。

團體美來自個人的美

我常常提醒並鼓勵大家,要時時刻刻抱著一分感恩心誠懇地和人相處,以誠信待人。彼此若能守信重諾和信賴,則任何人我是非,都不會造成問題!

學道,一定要反求諸己。一個團體,乃由無數個個體所組成,人人對自己都有責任,若能常常堅固「誠心」,一個團體有十個人,就有十分誠心;有二十個人,就有二十分誠心;整個團體若能同心發揚「誠」字,這個團體就是最美、最清淨的團體。所以說團體的風氣和形象,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宇宙雖然廣大,但是我們不可自認渺小,無法發生任何作用,我們應該要有自信,相信自己這個渺小的點,也能夠影響無數個點。我們是慈濟的一分子,一定要身體力行,檢視自我的誠意,恢復清淨的本性;人人若能恢復清淨的本性,就能轉娑婆世界為極樂淨土。

道學行儀,純誠厚德

要得到幸福的人生,達到真、善、美的境界,一定要依正道而行;人生的道路若能行得正、不脫軌,便是真善美的境界。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到一句真理,並體會其真義,即使當晚嚥下最後一口氣,也能了無遺憾,可見「道」對於人生是多麼重要啊!因為唯有識得真理,才能建設有意義的人生。

因此學佛一定要用心追求正道,充實內在修養,並且表現於行動威儀中;若能如此,即是厚德——德行厚重。

坦誠待人,則一切舉動皆能受人讚美、肯定。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若無信,就無法立身處世,有如一輛馬車欠缺了馬與車之間的連接杆,車子就無法運行前進!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誠信。

佛門「六和敬」的重點在於「和睦」,而和睦最重要的條件是:相互坦誠。心存坦白、誠意,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彼此信任,則一切行動皆能和敬——和而敬之。因此,我們的內心與行動要非常坦誠,才能彼此敬重,相互信賴。

以誠以信,深蓄厚養

靈源禪師說:「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圜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

靈源禪師的意思是說:看人不可只看皮毛——不能只看他的聰明、談論佛法頭頭是道,就以為很好;也不可因為他的學問廣博,就以為很好;若不能真正地深蓄厚養——長久累積內在的德行、真誠的修養,而只是憑著世智辯聰,利用佛法搬弄口才,這樣的人不但無法利益人群、教導眾生,甚至還會污染佛門。

圜悟禪師則強調:學道最主要是心存信、誠——要有正確的心思、正確的見解及正確的道念;這些都發自於我們的正信——正確的信仰。有些佛教徒但憑一股熱心,只知道要尊重佛、法、僧「三寶」,對於教法卻不求甚解,只是一味盲從,無法分辨是非;由於觀念偏差,而造成錯誤的見解與行為,這種錯誤的觀念害人不淺!

例如有些人自稱信佛、學佛,但卻忽略家庭的照顧,每天跑道場,執著於打佛七、趕法會,或者受戒之後回來就說:「這件事我不能做,那件事我也不能做。」使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不得安寧!像這樣的人,盡管講經說法再怎麼好,又如何能圓融地負起人生應盡的責任。

學佛要力行、合群

學佛並非要脫離人群;能與人和睦相處,才是真正的學佛!我常強調:每個慈濟委員都必須從自身做起,從自我修養開始,漸進影響家庭,然後淨化社會;這是我三十幾年來,一直努力推行的佛教精神。

處於現今社會,覺得人生茫茫,不知道做人目的而耽於紙醉金迷的人比比皆是!

我們非常幸福,不但既得人身,又能聽聞正法;社會上有些人雖然有心追求道理,但是現在的宗教很複雜,若無法正確地選擇,往往會迷途而不知返。我們應該要心中存「誠」,不是為私「我」信仰,要為利益大地眾生,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

所以,學佛一定要學得內心純誠厚德,不可只學得表面能說善道。只對文字認識深入,對佛法並無助益;總之,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誠信」,是學道的根源。一個人要成就事業或道業,不能離開誠與信。凡夫心之所以會迷茫,就是因為彼此少了一分「誠」意,「一念無明起,三細六粗(煩惱)生」,相互欺瞞、詐騙的事也就屢見不鮮!

孔子的弟子曾參常常警惕自己:「君子慎其獨。」——在眾目睽睽下能夠保持君子風度沒什麼稀奇!因為人多時,會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最容易疏忽的是個人獨處時,以為沒有人看見,自己的缺點及不符合道德的行為便不經意顯露出來。所以做為一個君子,在四下無人時,更要提醒自己威儀端正。

孔子的弟子修身養性,就是這麼謹慎!他們不單是訓練自己的文學和辯才,更注重心性的修養。我們學佛者的目標是超凡入聖,所以要更加謹慎,清淨心地。

說話時,不論對很多人說話,或只對一個人說話,態度同樣要有誠意。「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一個人講話非常有誠意,且這個誠是紮根於義的,則說話的人必能確實力行佛陀講經「不增不減」的精神——對眾人說法不增,對一人說法不減。這就是「信近於義」,也就是「發自於誠」。

聞思修要發於誠

想要心無雜染,就要有一分真「誠」的修養。佛法中「聞、思、修」——意指聽經不是為了與人辯論,而是要好好用心地聽;聽了以後,深入地思考,悟透人生時間短暫,體會生命的寶貴;思考以後,將經中的道理表現在行動上,啟發良知,發揮良能,該做的事積極去做,不該做的事要戒止;這一切都是發自「誠」心。

善的法門要勤修,惡的心念要息滅。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戒定慧就是出於真誠的聞思修;我們學道要好好地培養這個「誠」字,設若缺乏誠心,任憑你說法說得再好,也只能暫時吸引人;然而如果言行不一,則無法使眾生信服,反而侮辱了佛門。因此,會不會說法不重要,老實修行、身體力行才是最重要!

信是誠的起步

圜悟禪師說:「學道存乎信,立信存乎誠。」我們要以誠來學道,但是起步一定要從信開始;「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要學道、成就功德,一定要先建立自己的信用;若無法讓人信任,則連做人的根基都欠缺,何況是學道、識理呢?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好好維守信用。

慈濟志業任重道遠,這一條長遠的路,最初也是起源於「信」。當初創建慈濟醫院時,沒有寸土片瓦,我只不過說一句話:「我想蓋醫院。」全省慈濟委員就以我的意願為意願,努力護持建院志業。也因為這麼一句話,雖然遭遇很多困難,但為了「言出必有信」,還是力行建院志業,這就是守信用、負責任。總之,「信」是做人的基本,建立信用後才能達到誠的境界。

圜悟禪師又說:「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一個人內心若能常存一個「誠」字,則開口動舌、舉手動足,一切行為舉止就可得到大眾的信賴。做人常常存著一分誠心,才得以教導別人不可欺騙;自己若不誠實,常常欺騙別人,搬弄口舌是非,卻要教誨別人不欺騙,那就很難了!

記得我計劃創建醫院時,有一次到土城拜見廣欽老和尚。老和尚平日禁口不語,那天卻對我說了許多話。有位委員問他:「老師父!我們想建醫院,您說蓋得起來嗎?」他拍拍我的肩膀說:「你心無欺,醫院一定建得成!」當時,我體會到「欺」就是「誠」的相反;若有一分誠,醫院一定建得成。如今,這句話已經應驗了!

誠信是做人的基礎

道業唯有以「誠」方能成就,人間的事業也是一樣;若時常存心欺騙他人,說話欠缺可信度,這樣的人無論到哪一個地方,都是窒礙難行。希望諸位記住「唯信與誠,有補無失」。

修行者要能善體人意,不能只顧到自己的感受,而不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人著想。我們應該學習善體人意:不要當一個常常需要別人來善解自己行為的人,而是要當一個能夠常常善解他人的人。

我曾說過,什麼人我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與「不信」這兩種人,我比較不能原諒;但我不會放棄他們。平時說話不誠實的人,有時我就當他沒說,有時會將他的話打折扣,十分只能信幾分。至於無信的人,我不會重用他,不過,我同樣不會舍棄他,我會讓他有機會好好反省、改過。總之,「事相」上我必須去分別人的誠信與否,而「理相」上則不放棄任何人。

舉手投足都在下種

我們要相信佛教所說的因果,不要以為此生結束後就什麼都沒有了!種如是因,將得如是果。慈濟之所以有今天,全靠眾人護持,這個緣是累生累世結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因緣果報」,一定要有耐心,不但在發菩提心,還要有長遠心,好好照顧我們的善緣種子。

開口動舌無不是因,你今天說一句話,博得他人信任、安心而生歡喜,解開疑惑,那你已經種了度化眾生的因。身體的動作也是一樣,大家一起辛苦工作後,卻把善後的工作留給別人,這就斷了善緣的因。雖然你開始時做得很好,但是後來卻招致別人不滿與怨憎,那麼你就種下與眾生無緣的因,將來你所說的話,人家不會採納;你想合群,也會覺得很困難!

我曾經聽人抱怨說:「我抱著非常誠意的心來到這個團體,但是我覺得自己很沒有人緣!」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本來與這個團體有緣,只是不能與人同甘共苦到最後皆大歡喜的時刻,就是差這麼一點而已。所以我們既然付出了,就要有始有終、貫徹到底,做到整件事情圓滿完成,這就是種歡喜因。

《地藏經》中「利益存亡品」也這樣說:「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故知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無不是因,無不是業。舉手役足之間,隨時都在種因。所以我們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一定要抱持因緣果報的觀念,處處謹慎,不要讓眾生起了厭煩的心。

學佛要學平等心

修行若能保持誠與信,則有補無失——有百利無一害。「若誠不一,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若誠不一,是說我們對別人的誠意不平等——對某個人很誠意,但是對另外一個人卻沒有誠意;對自己愛的人,即使掏心挖肝也無悔;可是對於不喜歡的人就不一樣了,看他成功、健康,就會感到怨怒、氣憤,不但不會生隨喜心,反而會去破壞他,這就是沒有平等心。

學佛就是要學平等心,也就是「怨親平等」——不論親疏愛憎,對一切眾生都要抱持一個「誠」字。我們若沒有平等心,就會偏護此人而排斥彼人,如此則不能保住菩提心;而菩提心一失,就落入小乘了。「信不一則言莫能行」——一個人若講話不算話,絕對無法成就事業。

若能做到「誠」與「信」這兩點,就是最大的修行;這兩個字是一切智慧和福德的種子,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勉勵。

(編者按:靈源惟清禪師與圜悟克勤禪師皆乃宋代禪宗高僧,讀者可於《大正藏》第51冊史傳部三之績傳燈錄卷第二十二及第二十五得知二位禪師之生平。本文內二位禪師之對話,讀者可於《卍續藏》第113冊禪林寶訓順朱卷二詳知內容。)

能受天磨方鐵漢

修行的原則,一定要以孝為先,奉養父母,並且皈依三寶,守持戒律;而修行最重要的態度就是「誠」與「信」:「存誠於己,可以教人無欺」,一個人的人格實以誠信而立,我們若能時時心存誠意,不欺不誑、不卑不亢,則一切舉止動作、行為表現,都是無聲的說法——不管身教或言教,皆可以啟發他人內心的誠意。

修行必須心正意誠

佛法修行的法門很多,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所接觸的眾生,根機參差不齊,有的人智慧門未啟、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執著很深,所以佛陀要用種種法門循循善誘。然而,不管是小乘法或大乘法,都不離「誠」與「信」。

佛陀教導我們學法不可偏差,但是有的人偏於打坐參禪,一打坐就想求神通,欠缺下工夫磨練、修持佛法的誠意,這樣很容易產生幻覺幻聽,一不小心就得禪病。

有的人偏於念佛、偏執於個人了脫生死,以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西方,解脫今生的業報,這種信念是不正確的,欠缺了淨土法門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認知。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脫生死,必先在人間培植大善根、大福德;若只斷章取義,就不是正確的信念。佛陀開演千經萬論、無量無數的法門,絕對不離正信、正念,能夠依止正信、正念,內心自然存誠。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信」兩個字是修行之本——信為道源功德母,而誠可以成就一切事業;所以誠與信對我們有莫大的助益。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人若沒有信用,講話不能讓人採信,則他的為人就不可能被人看重,他的一生也難以成就。因此做人絕對要言而有信,不可言而不實;做人一定要心存誠意,以誠待人,不可欺騙、隱瞞人。

修行就是要修整自我的心,使之不迷失。「是誠不一,則心莫能保」,連自己的心都保不住,何況是要得到別人的信用與敬仰?那就更難了!

所以我一再強調,誠正、信實是做人的基礎。做人若無信用,即使說得天花亂墜,大家還是認為你能說不能做,這樣的人如何發揮所長?因此,修行必須從「信、實、誠、正」出發。「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我們可以寒無衣穿,饑無飯食,但是不能失去誠與信。

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齊能受後代學者的尊敬,是因為他們有誠、有信,有清高的意志——當他們認為國無道時,甚至拒食這個國家土地所生長的糧食,寧願流離他國、餓死他鄉,這就是清高之士、信實之人;他們雖然因貧困飢餓而死,但是他們的精神與芳名,卻永垂不朽!

古代的秦始皇統治天下,但是他不誠、無信、施暴於天下,使民不聊生、百姓受苦,而受到萬世唾罵,無法取得別人的尊敬;所以說「衣食可去,誠信不可失」。

有誠有信的人就是「善知識」,像伯夷、叔齊,寧可舍棄衣食而餓死他鄉,但其精神可以領導後世之人,我們應該要學習善知識的德行。「唯誠取信」——唯有一個「誠」字才能取得別人的敬仰信任,因此我們要非常謹慎,絕對不可失去誠信,否則就有欺人之嫌了。

有句話說:「心若欺人,反自取其欺」,你若欺騙別人,其實是欺騙自己啊!你可能騙得了人家一、二次,但當馬腳露出時,則任憑你再多的花言巧語,也沒人會再相信你,這等於是欺騙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要謹慎莫欺人!

能受天磨方鐵漢

我曾聽過有人這樣說——「佛法教我誠信,但是我以誠以信待人,別人卻無法以誠以信待我,這樣我很快就會被人淘汰,事業無法穩固。現在的時代必須相互競爭、欺騙、隱瞞,才能建立事業。」

這是不合道理的說法。一項事業的成就,必須憑藉我們的誠信待人,併發揮自己的實力,於困苦中力爭上游,方能獲得圓滿的結果。所謂「能受天磨方鐵漢」,當所經營的事業無法順利成功時,除了憑藉自身的誠正,還得有鐵漢般堅忍的毅力,屢挫屢堅,那麼就能東山再起,重現新機。

寶石美玉從礦石而來,但若沒有經過雕琢就無法發光、發亮;同理,人在世間必定要接受許多人事的磨練、考驗,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堅強的人。

不遭人忌是庸材

一般凡夫都容易妒賢欺能,能幹的人不能被別人容納,為什麼呢?因為太自大了!我常常說「成功的第一秘訣要擴大心胸、容納一切眾生;第二要縮小自我,不可自大。」要將自己縮小到進入他人眼裡、能穿透他人心窩,讓人見了你而不覺礙眼,甚至能從內心接受你、喜歡你。所以,遭到別人妒忌、欺難時,要好好警惕自己!

然而,「不遭人忌是庸才」,若自己表現得很好,卻遭到別人的譭謗時,要安心立足,繼續發揮自己的能力、才幹。

「能受天磨方鐵漢」,是要我們磨練堅強的意志,當面對別人的讚歎或譭謗時,能如如不動、站穩腳步!「不遭人忌是庸才」是警惕我們要不斷地努力,受人妒忌時要安然地接受;受人欺難時,也要勇敢地繼續做該做的事,要有寬容的心接納一切!

因此,不想受到別人的欺難,而能充分發揮良能,就要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被人欺難時也不要在意,因為「欺難」是凡夫的習性啊!所以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雖然自己很能幹也必須縮小自己,不礙人的眼、不刺人的心,以溫柔的態度對待人,擴大心胸容納所有的人,盡量做到不遭人忌的程度;設若被人忌,也要歡喜接受,趕快自我檢討,誠心改過。

所以不管是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我們都不要對和自己能力相當的人斤斤計較,要以平等心去對待眾生。除了幫助比自己弱小而可憐的人以外,也要付出愛心去幫助能力和自己一樣或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如此才能去掉凡夫心,成就我們的佛性。

因此,「不遭人忌是庸才,能受天磨方鐵漢」也是磨練我們修行功夫的基礎,如能接受考驗,那麼必然能守持三聚淨戒和不犯威儀。

淨因第三要

一.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五濁即淨土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唯有如此,才能成就無上佛果。

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就是「覺道」,覺悟人間的苦難,發心求取正覺成就佛道,普度眾生離苦得樂。然而發了「菩提心」之後,想要達到成佛的目標,一定要修「菩薩行」——精進持淨戒,慈悲度眾生;這是成就佛果唯一的途徑。

佛陀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發菩薩心,菩薩的心懷就是《法華經》中「法師品」的偈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佛陀平等說法,普施一切眾生,而因為眾生根機不同,接受的心得不同,所以佛陀必須苦口婆心地教化再教化。但是不論何種根機的人,都一定會感受到佛陀的心懷,那就是——「慈悲」。

《法華經》中佛陀教育我們——普天之下需要佛法流傳,佛法由誰來流傳呢?法師。何謂「法師」?就是擁有與佛同樣的志向,行如來之行,與佛同樣舍俗出家,擔起如來家業的「出家僧眾」。

法師必須能夠將佛陀的教法完全吸收、內化,成為自己的精神、心懷;吸收佛陀的精神,體驗佛陀的心懷,然後再以身作則、教化眾生,這樣才堪稱「法師」。一位法師必定是經過佛法的洗煉,洗得心清淨,練得志堅強,而且具足外柔內剛的氣息。

心存大慈大悲接引眾生

在「法師品」有言:「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是一個比喻——將我們的心比喻成「室」。如古人用「宅心仁厚」來形容很有愛心的人;「慧根仁宅」則是說一個人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心。

佛陀曾把三界譬喻成一個火宅,將宇宙比喻成一間大房子。人間就像一個大宅,若要大宅內充滿溫暖的氣氛,則必須我們的內心——「心宅」時時刻刻抱持佛陀的教育與精神。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若要引導眾生,首要條件必須自己先有這分大慈悲心,以開闊的慈悲心包容一切眾生,此即「大慈悲為室」,也是佛陀明白的教誨。在教化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以「大慈悲為室」。

「慈」是指「無緣大慈」,俗語說:「天下慈母心」,媽媽疼愛孩子的心,與佛陀愛普天下眾生如己子的心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凡夫愛的範圍很狹隘,只限於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快樂母親就快樂,孩子成功母親就覺得光榮;而佛陀則是以慈母一樣的心,去愛普天之下的眾生,視普天下眾生如己子,普天下的眾生安樂佛陀就安樂,所以稱為「無緣大慈」。

「悲」是指「同體大悲」,意即佛菩薩對眾生的苦,感同身受!就如一般世俗現象,社會大眾攜家帶眷到動物園去,以欣賞關在籠裡的動物為樂事。但佛陀則不然,當佛陀看到動物被囚時,是滿懷的悲心啊!因為若拿人類的生活與動物的生活相比較,看到它們被囚禁籠內不得自由之苦,還怎麼忍心視它們的苦為我們的樂呢?佛陀與凡夫不同的心境就在於此。

眾生的苦就是佛陀的苦,看到那些動物時,佛陀悲憫它們的不得解脫,悲憫它們的愚癡,無法領悟佛法的境界。也因此,佛陀曾明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我們能夠投生人間,就應該趕緊把握機緣、時間聽聞佛法。

以「柔和忍辱」為衣

「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是佛陀提醒我們要好好看清天下萬事,啟發本具慈悲心,堅定行菩薩道的意志,以便施教眾生。而想要施教眾生,必定要先具備一分讓眾生喜於親近的形態。眾生喜歡親近什麼樣的人呢?柔和有禮的人。一個人外表讓人感觸最直接的就是聲與色。聲,就是言語;人們講話的語調有柔和,也有粗獷。同樣一句話,若聲調過高,人家聽了就會不順耳;若說得柔一些、軟一些,聽起來,就會令人覺得入耳又入心,所以聲音要柔和。

除了聲音柔和之外,形態一定要有禮貌。

人之所以稱為「萬物之靈」,在於識「禮、義」、知「廉、恥」。孟子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以衣服為例,所有畜生都不必穿衣,披毛帶角就是它們的形象;但是人就不一樣了!人必須穿衣蔽體以遮羞恥。一般人大都注重服飾穿著,紅、黑、白、長、短,千姿百態都有。維持社會安寧的警察、警官,或是憲兵,海、陸、空軍等,也各有各的制服,以表示他們的崗位、職守,讓人一看便知。還有宗教家,若是正信且受社會敬仰、公認的崇高宗教家,也一樣有整齊的制服——例如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以及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一看即知其身份。

然而,什麼衣服穿起來最美呢?其實,真正的美無法用衣服裝飾得出來;真正美好的人生,也不是靠有形物質經營出來的。普天之下最美的一件衣服是無形的,那就是「柔和忍辱」衣。人人都喜歡柔和忍辱的人,一位柔和善順的人即使身穿粗衣粗布,也會由他內在散發出來的修養,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被他柔和敦厚的氣質所吸引!

更何況我們佛教徒,大多數是在家居士,很難由衣著上分辨我們的身份,但是有一項可以讓人看出我們是佛教徒,那就是「修養」。用你的修養、形態和平時講話、待人接物的「形色」,來表示你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也就是以「柔和忍辱」作為你的衣服。

透徹世間諸法

我們要怎樣才能忍辱、如何才會柔和?就是要透徹一切道理;若能透徹道理,看開世間的名利、地位,自然會有寬大的度量來容納世間的人與事。如此,態度就自然柔和了!

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受了後天社會各種形態的熏染,而有了不同的習氣和心態。

我曾在報上看到一則報導。兩個親兄弟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平時在家就常常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在公司也為了職位問題互相明爭暗鬥。兩兄弟時時抱著一種怨恨、嫉妒的不平衡心理,積怨甚久!一直到除夕夜圍爐,因酒後起衝突,大哥殺死了弟弟,再服毒自殺。

這是現代社會所發生的家庭悲劇!同胞兄弟一起相處了二、三十年,怨恨不斷地累積,到最後竟然以恨相對,毀了彼此終生。這就是凡夫心——看不透道理。學佛,就是要學看得開世間一切名利,透徹道理;在理中處世,則「有道行千里」,自然能事事皆通、包容一切,並時時廣度眾生,為眾生說法。因此講經、說法教導別人之前,一定要先以身作則,首先要有慈悲心——「大慈悲為室」,然後表現柔和忍辱——「柔和忍辱衣」;這都必須先體悟「諸法空為座」的道理,才能表現以身作則、領導眾生的行為——「處此為說法」。

諸法空為座

學佛最要緊的是菩提心,所以修行必須發菩提心。

出家人名為「沙門」,沙門有三種意思,其中一種叫「怖魔」。

什麼是魔?就是「障礙」。想要出家的人有許多障礙,有的是外境起障礙——也就是個人外在的業力使自己不能很順利出家;有的人是內心起障礙——若沒有受外境阻撓,出家之後內心的心魔也會作怪。所以我常常說,非常順利出家的人,不見得能夠成功;而在出家之前,歷經千辛萬苦仍不受環境折服的人,出家一定成功。這就是說,能經得起社會人事的磨練而發大心的人,才是真正能成功的人。

所以,學佛一定要發菩提心。唯有發菩提心的人,才能堅定信心、堅定毅力而產生勇氣,如此才能脫離魔掌。

前面已經說過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覺道」。從凡夫地到聖賢的境域,必定要有一條通路,即是覺悟的道路,而菩提心就是覺悟的道心。

「學佛」不同於「佛學」。學佛是學做佛,要學習佛陀的精神、慈悲的心念,學習佛陀為眾生吃一切苦的心,如此學佛才能成佛;而佛學只是研究其中的教理,推究其文字,在文字、名相上打轉,這只不過是世間的學者。佛教中有一句話說「所知障」——若只想研究佛學,不肯真正發菩提心學佛,對自己而言是很大的障礙;因為知道得多,往往容易生起我慢心,無法真正謙卑誠懇、發名揚實。

若能發菩提心,一定可以成佛,這是真正的學佛。培養內心的大慈悲,視普天下眾生如我們的親眷,用柔和忍辱的態度待人接物,了解一切道理,透徹菩提的道路,那麼世間名利就沒有什麼可以計較的!

例如慈濟醫院的籌建,即不以營利為目標,而以救人為目的。

記得慈院啟業之初,花蓮有一位貧困的勞工患了胃疾,到花蓮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住了將近一個月,由於醫療設備不足,醫生們無法醫治,所以向慈濟醫院請求支援。了解病況之後,慈院認為有辦法處理,所以建議患者轉院到慈濟醫院。

但是,患者認為慈濟醫院當時尚無勞保,盡管他的病體已經非常危急,還是遲遲不肯轉院過來,最後慈院院長與醫師討論後,認為人命關天、救人第一,所以將醫師和儀器整個轉移到那家醫院的手術室,為患者開刀治療。

一切無代價的奉獻,完全以救人為第一。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不求名、不求利,只要能夠救人,不管患者住在哪一家醫院,都能為他服務,這就是人事上的「諸法空為座」。

我們的日常生活,時時處在人與事之間,離開了人與事,就沒有佛法可修了!所以,要時時開擴心胸為一切眾生工作,為一切人群服務,這就是發菩提心,也就是「諸法空為座」。

運用一切法而不執一法

每個人都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內心能夠真正寧靜才是最幸福的人。那麼什麼樣的人心境最寧靜呢?就是佛菩薩和聖賢人!他們的心境最寧靜。他們不會被惡劣的環境所侵擾,不會受世間的事相而亂了心,永遠擁有毅力和信心,不管是面臨大風大浪,不管是道路崎嶇不平,他們總是安然自在、莊敬自強。

究竟佛菩薩和聖賢們是用什麼方法才能使心寧靜呢?——「諸法空為座」,即運用一切法而不執一法,不執著法就叫做「法空」;他們看得透世間、看得透人生——人生幾何呢?只不過在呼吸間罷了!有什麼好計較呢?

重要的是應把握因緣,借由服務眾生而隨順度化眾生。因此,不但要能施教,還要能夠身體力行;不但能身體力行,還要能無所執著。除了不自認比別人高明,也不會分別眾生比自己愚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眾生而做——說法是為眾生而說,修行是為眾生而修,一切皆歸功於眾生。

煥發慈悲的真善美人生

古人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由於梅花能夠耐寒,才能在冬天開花;所以,我們必須學梅花及松柏的精神,遇到任何境界都要歡喜接受磨練。學佛,就是學習鍛煉自己得以「大慈悲為室」,身著「柔和忍辱衣」,而成為一位具足仁心仁宅的覺者,如寒冬中的暖流,給人溫暖。

「諸法空為座」,人生唯有從佛法中才能夠真正徹底了解生理、心理、物理等現象所蘊涵的道理,也才能了解到所謂「一切法皆空」的道理。

希望大家盡量體會、培養自己慈悲的內涵;當具足慈悲的內涵時,自然就能以柔和忍辱為衣,也自然能透徹了解世間一切道理,而內心不起絲毫執著的自利利他;若能做到這樣,就是最清淨、最美好的真善美人生了。

五濁即淨土

心淨則土淨

學佛注重的是實踐,要身體力行。一個修行人若只「想」參禪學道,心卻定不下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則徒然空過時日。所謂一理通則萬理徹,我們一定要把握時間,不要浪費人生。菩提覺道是要我們向前邁進,不是站在十字路口,用嘴巴呼叫或問過路人,一定要真正身體力行。

《淨行法門》曰:

「凡修淨土須善發心,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則違菩提心,是聲聞行,不應發也。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是菩薩行,應當發心。」

一般人以為,造福人群只是修福而已,所以要趕快找時間念佛修慧、了脫生死,這是錯誤的。淨土法門鼓勵我們以造福人群來成就道業,念佛是培養善根而已,必定要有「福德因緣」作為成佛資糧;所以,修淨土的人也一樣要好好的發心——發菩提心。

「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則違菩提心。」——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有五種不清淨。但是,我們若認為世間有這麼多煩惱、苦惱、不清淨,而厭棄五濁惡世,一直欣羨極樂世界的黃金布地,希冀追求清淨的境界,這樣就違背了菩提心。須知,佛教以蓮花為標幟,污濁的泥土裡才能開出清淨的蓮花。所以,希求極樂世界清淨國土的人,仍舊是不能離開五濁而做佛事。

學佛一定要學得「心清淨」,不受世事的染著,若能這樣,五濁即是淨土。因此,佛陀說「心淨則土淨」。學佛能以清淨心在五濁惡世中做佛事,才是真正發菩提心。

厭棄五濁的修行人每每會說:「人命無常啊!世間這麼苦,若不趕快修行,不能解脫,以後還要再回來做人,這樣太辛苦了!」這是一般對佛法見解不純正的人所發出來的言語。學佛應該要有正知、正見,就如醫生學醫是因為世間有病人;我們學佛是因為世間有業重的眾生,佛陀是為眾生而修行,也因為有眾生才能成佛。我們不可畏勞怕苦,必定要有一分毅力、勇氣來堪忍。

「忻九品,則違菩提心」——若逃避現實、為求清閑享受,欣慕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九品而學佛,這是「聲聞行」。聲聞者亦同樣是佛的弟子,很愛聽聞佛法,推究佛的道理,卻不肯發大心。我們學佛不是要學聲聞,現在有很多人極愛聽經,但是聽歸聽,請他身體力行卻無法做到,這就叫做聲聞行。

我們既然學佛,尤其是處於現今社會,應該拿出勇猛的毅力,不可停滯於消極、只愛聽不願行的境地。所以說,學佛不要只想聽法或如何研究佛學,一定要聞而思、思而修。

「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是菩薩行,應當發心。」世間眾生多苦惱,我們要身體力行走進苦惱的眾生中而不逃避,以眾生的苦為苦,為他們承擔一切苦,才是真正的大悲心。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若有一人墮落地獄,決不成佛;釋迦牟尼佛也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苦難的地方我不去,誰去呢?這才是佛陀真正的本懷。

排除魔障,共成佛道

我們都是佛弟子,擔負如來家業是我們的責任,應該要學習地藏菩薩的發大願,使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這樣做就是真正的發菩提心、行真正的菩薩行。

佛陀來人間說法教化,不是只說給我們聽而已,而是希望人人能身體力行;能夠力行者,就是菩薩。所以我們應當好好發心!設若沒有好好發心,很快就會受三界魔王的魔軍障礙,將我們懾服,這樣就無法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希望大家好好學佛,不要只趨向佛學的研究,在其中打轉;研究佛學而不肯真正學佛,就像蒼蠅鑽玻璃,再怎麼鑽都鑽不出去;即使對佛教的文字、名相了解很多,所換得的只不過是「所知障」。所以我們想要事事無障礙,只有靠信心、毅力和勇氣,並且身體力行,學習佛陀的精神,自然可以撥除內外的魔軍障礙,佛道必定能成!

二.深信因果 

珍惜今生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珍惜今生福 深信因果

學佛者除了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還要「深信因果」。在《地藏經》的「閻浮眾生業感品」裡,佛陀明明白白地告示我們:「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譭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凡夫眾生,常常因迷失了自己的心性,活在醉生夢死中,不知生命的價值,不畏因果的可怕,妄造許多惡業;但是卻不知為善造惡,一切果報還自受!所以懵懵懂懂地做了許多不應該做的事。

在此舉一古代所發生的「一字因果」故事給大家作警惕:

在唐朝,有位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規的百丈禪師,他平常上堂說法時,總有一白髮老人跟著大眾進入法堂聽講。有一天,禪師開示完畢,大眾都退下後,卻只有他逗留不去,百丈禪師就問他是誰。

老人回答說:「我並不是人,在很久以前的迦葉佛時代,我曾在此山修行,當時有個弟子問我:『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則?』我當時回答說:『不會落入因果法則。』結果因為這樣,五百世來我都轉墮狐狸身,至今仍不知錯在哪裡?請求和尚慈悲為我明示,讓我能早日脫離野狐身!」

禪師回答:「你請問吧!」

老人請示:「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入因果的法則?」

禪師回答:「你應該說:『不昧因果法則』。」(昧,違反之意也)

老人聞言大悟,向禪師頂禮說:「蒙大師開示讓我能脫卻野狐身,我住在後山,請求大師依照亡僧的禮儀埋葬我!」第二天,百丈禪師依言帶領大眾到了後山,果然在洞穴裡找出一頭野狐的尸體,便按照禮儀將它火葬了。由這個故事大家明白知道,這位白髮老人只因為一「字」之差,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由人身轉墮野狐身,正是「因果」法則的最佳詮釋。

試想出家為僧的修行人尚且如此,何況一般凡夫眾生?

既然我們開始學佛,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應該深信佛陀的教誨,須臾之間不可造次!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因為「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啊!

「三世」因果

大家都知道佛法常說「三世因果」,但是並不了解它的意義。世是「時間」的意思,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若以長時間計算,就是前世、現世、來世;若以短時間計算,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都叫三世,也就是時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比如昨天是過去,今天就是現在,今天之後就是未來。「因果」呢?就是「因緣果法」,種時叫「因,得時叫「果」。如果種善因則得善果,種惡因則得惡果。亦如現在的「慈濟」就是由過去大家長久努力的累積(因)所成就,所以才能獲得今日海內外善心人士的支持與鼓勵(果)。然而慈濟仍需面對不斷的「未來」,因此今後更要加強我們的發心與努力。如果現在不怠惰鬆懈而慇勤工作、精進發心,自然未來的發展將會更蓬勃!

如果大家相信三世因果,自然會不斷地努力。古人有句話說:「人唯知道有來春,所以留著來春谷。」因為知道有明年的春天,所以將秋天所收割的稻穀,留著一些等候明年春天播種。這是人類為了生存,所以預存來春播種的種子。

「人若知道有來生,自然修取來生福。」人如果相信還有下輩子,就會好好地修福。今生今世能豐衣足食、生活在這麼自由的國家社會,正是過去生中所造的福;如果希望來生還能再續福,今生就得好好地為來生造福,積聚來生福報。

所以,三世因果並非迷信。以待人處事為例,如果希望別人待我們好,就必須先對別人好;希望將來得到人人的護持,就必須現在多多付出!總而言之,就是要把握現在,自我付出、利益人群。再舉慈濟醫院所發生的實例:

記得某年除夕夜,有幾個家庭發生不幸事件。其中有個家庭,先生騎摩托車載太太出外買東西,卻在剎那間發生車禍,先生當場往生;太太的肚子還懷著兩個月大的孩子,被送至醫院的加護病房。如果救活了太太,等於救活了兩個人;如果救不活,即將喪失兩條命;或者救活之後,變成只會呼吸的植物人……,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只要母親一息尚存,其性命尚能保得住,但是看清況實在不樂觀,隨時都有危險,真是人間一大悲劇!

加護病房中另外還有二個孩子,年齡才八歲、九歲。一個因為在屋外燃放鞭炮玩耍,被來往的車輛撞傷腦部。還有一個因為把鞭炮放入石縫中,伸手進石縫中想將鞭炮取出,結果被三條龜殼花咬傷,送入醫院急救;而他的大哥也在醫院中!

他的大哥是先天性的動靜脈畸型,到十六歲才開始發病,病發之前全無徵兆,忽然間便倒地不起!送到慈濟醫院接受腦部開刀之後,一直平安無事。沒想到過年前突然再度病發,昏迷不醒。

兩個兒子先後送入加護病房,令父母憂心如焚!所以當我初一早上訪視病房時,孩子的父親一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師父!我多麼不幸啊!為什麼所有的不幸都發生在我家……。」

同一個天空下,有的人如此快樂、平安,過著幸福的日子;有的人卻一而再、再而三,連續發生不幸的禍事。總而言之,這叫做業力,也就是因緣果報。所以大家要常常警惕自己的起心動念的所作所為。然而幸福中的人,是否能想到那些不幸的人呢?學佛者即使在安樂幸福的日子裡,也一定要為貧困、不幸的眾生多設想、多考慮,也就是平時就要多種善因,多積福德。

又如過年期間,人人見面都有說:「恭喜發財!」健康、發財是人人想要的,當然,我也恭賀大家都能發財,除了發世間財之外,更希望大家發心修取佛法的豐富法財。然而想獲得豐富的法財,自己一定要先努力地付出。

及時種善因

就像一粒種子,若將它裝在袋子裡,盡管是顆種子,但缺少了「緣」,一樣無法發揮作用。若將這粒種子拿出來,選擇在春天的時機種到土裡,有泥土、水分、陽光的聚合,這顆種子就能發芽;如再經由良好的灌溉和施肥,自然能從幼苗長成大樹。例如荔枝的種子小小一粒,而它的「因」就存在小小種子中,一個微細如毫芒的芽,如果將它種植土裡,經由陽光、水分的培育漸漸成長,等到成熟季節,自然結滿累累的果實。

大家想發世間財,一定要先種因造福,只要造了福,世間財就自然而來。《地藏經》中有句話說:「舍一得萬報」,只要你肯「舍」,雖然是一點點,也可能得到不可思議的回報,就如真正發了濟世救人的心,就會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報。慈濟每年的善款都是用於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這些善款都來自諸位大德每個月點滴所樂捐。因為有這些善款,使我能很充裕地發揮救急、救難、救病、救貧的功能;由於大家每個月的施舍,能使得好幾萬人得到救濟和平安,這就是《地藏經》中所說的「舍一得萬報」,也就是舍了世間財,換得了功德法財。

然而,這樣的善舉必須依智慧作抉擇。有人說:「有錢為什麼不自己留著用,要拿給別人用呢?」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世間凡夫眾生。就像一顆種子放在袋中不拿出來播種,將會錯過生長時機、無法發揮它的良能。所以必須及時將它播種和培育,才能使這顆種子發揮功能。正如自己親手去佈施,比留給子孫替我們做佈施的功德還要大,而且兒孫自有兒孫福啊!

佛陀教導的理財法

佛陀曾教我們理財之道,即是將財產做四分法,以善用世間財,培育功德法財。

首先將財產分作四等分,將第一分用來報答父母恩。萬善皆以孝為首,人要以孝為先,修學佛法也要以孝為先;將財產的四分之一供養父母,讓父母的生活溫暖飽足,他們想做什麼事業或善事,想佈施或拜佛,都要滿足他們,完成他們的道業。所以,一定要以充足的生活資產孝養父母,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

第二分用於培育下一代。做人要有責任心,要為子女留一份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學業。所以,四分之一的財產是為子女留存教育基金。

第三分留作家庭生活平安的事業基金,即現世生活的費用。

第四分用來供養三寶、做社會福利救濟事業。佛陀教育我們應延續佛的慧命,如何延續呢?就是要造福人群,將四分之一的財產做社會福利事業,同時進修自己的福業和慧業。

今生此世能生長在這福地,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是因為我們過去生中曾累積了造福人群的福業。佛陀希望我們的「福」能綿延不絕,所以鼓勵我們以四分之一的財產造福人群、佈施眾生,這就是舍世間財修取功德法財。因此我在此與大家共勉,希望大家學習佛陀所教導的理財法,來處理世間財,為自己培福和造福。

知福惜福再造福 慈濟志業,福慧雙修

佛陀一再教育學佛者要與佛心一致,所以鼓勵大家要常念佛。念佛法門是佛教中修行最方便、最安穩,也最簡捷的一個法門。但是,念佛只不過是一種方便法,最重要的還是要能深入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到底教我們什麼呢?教我們「福慧雙修」啊!教我們好好的修福、好好的修慧。

智慧是從善根中產生,所以要好好的培養善根。想培養善根就必須掃除煩惱的念頭,去除不良的習慣、不好的見解,將邪思邪念轉成正思正見;掃除了雜亂心、煩惱心,智慧與菩提的善根就自然成長和顯現,所以我們要念佛。而念佛最重要的是要「以佛心為己心」,念阿彌陀佛就是以阿彌陀佛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為我們的智慧與光明;以阿彌陀佛的恆常心為我們的心;以阿彌陀佛的慧命為我們的慧命,這就是培養善根。若能念到這種程度,我們的智慧就能逐漸具足和顯現了。

但是只偏重於修慧也不行,一定還要同時造福人群,意即修福。修福就是要付出,真正身體力行的付出。例如慈濟志業,雖是救濟人間的事業,其實它就在培養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為娑婆世界多苦難、多病厄,這些苦難、病厄的眾生,由於過去生中缺少修福,所以今生此世遭受貧窮、病苦折磨,需要別人的幫助。

佛陀救濟眾生,只憑一分力量做得到嗎?不可能的!所以他要啟發眾生、教導眾生。以佛心為己心,以菩薩的手做我們的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救度眾生;眾生若得救,就等於累積了我們的福德;貧困眾生若得到我們的實質幫助,在佛性中我們便可以種下成佛的因。此即借事以啟理,借這些貧困的眾生,啟發我們悟見佛陀的真理。

因此要懂得「舍」,若舍不得就不能去除煩惱!人生的煩惱,多數都從「欲」產生,要去除慾念,就要「舍世間財,修功德法財」將世間的物質佈施給眾生,自然可以得到法財。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念佛的法門,就是要我們福慧雙修;而福慧雙修即是舍世間財,修取功德法財。

貧中之福

人生是苦,一切眾生隨業力牽引而分佈不同地方,由不得迷茫眾生自由選擇,這是因為「不覺」;所以佛陀出現人間施行教育,教導眾生了徹人生的道理——「覺道」。如何覺道呢?就是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如何修菩薩行呢?就是要多發心,為苦難眾生多付出!

世間苦難有多種,有貧困的苦難、處於戰火的苦難,有饑荒、無糧可食的苦難。由新聞廣播等媒體,我們清楚可見!例如巴勒斯坦因戰爭不斷,曾發生斷糧情形,造成饑荒。他們的民生物資都來自外援,然因戰火不停,援糧路線都被截斷,使當地居民瀕臨餓死邊緣;由於無法得到外援,百姓無糧可食,落得吃貓、吃狗以度日,甚至向政府要求吃人肉以維生。由此可知,只要國家戰火不息,將導致百姓不得安寧、長久處於生命危險和斷糧的危機!

和他們悲慘的景況相比,今日的台灣真是幸福無比!但是在這豐衣足食的社會裡,也一樣有暗角的苦難眾生受饑、受寒,迫切需要濟助;所以大家要發心,一起呼籲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來幫助這些貧困眾生。

雖然台灣難免也有暗角的貧困眾生,但是和國外相較,他們還是滿有福!因為在台灣有像慈濟這樣的善心團體——幾百萬善心人士的救濟,給予溫暖的照顧和幫助。反觀國外遙遠的戰區,雖然我們有心伸出援手,但因國家政治因素而心有餘力不足。

知足感恩,惜福造福

生長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的台灣,我們還有什麼不滿足呢?能共同生長在這塊福地,是因為過去生中大家培福和造福,所以我們應該感恩於過去生中曾造這分福因,才能享受今天這分福緣,在此安居樂業。因此,希望大家要有知足、感恩的心,並且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要惜福唯有發菩提心,把握因緣趕快發揮愛心再付出!將過去豐收的種子及時播種,使來生來世能延續這分福緣,再生活於平安幸福的福地,繼續行菩薩道。

三.讀誦大乘

宇宙是我們的大學

志玄虛漠,守之不動

宇宙是我們的大學 學以致用,受而持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清晨大家都在大殿持誦早課,一般人稱之為「修行」。其實,是否這樣就叫做修行呢?每天課誦完畢,曾否將課誦內容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行儀?是否將經文所教「學以致用,受而持之」?如果有,才是名副其實的「修行」。

受持的意思,就是接受並拳拳服膺。我們讀誦經文後,能將經文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就是學以致用;若能分分秒秒都受而持之,則每一刻都是在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知道箇中滋味!

如果能將所學經文於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也就是在二六時中皆能受持、修行、學習,那麼就不需遠至深山或離開人群,也不必到另外一間學院去修學。我常說:「一天是一張紙,一個人是一篇文章,宇宙之間就是一所大學。」我們自己身處於大學中而不自知,身為宇宙大學中的學生,卻偏偏要跑去入小學。其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力量,卻偏偏要隱藏起來,這就是浪費人生。請大家自我省思,相互勉勵!

如一眾生不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楞嚴經》中第三卷阿難說偈讚佛的一段偈文: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這段讚頌偈,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是最好的學佛途徑。學佛者必須學這分大雄大力、大慈大悲的宏願——「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修行並非要求快速成佛,而是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如果還有一人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涅槃也,意譯滅度、圓寂),意即不願修取菩提正等正覺(成佛),這也是廣結善緣的宏願。然而,要廣結善緣就必須常常警惕自己,善加化解煩惱,並且要以「愛」和「包容」來接納每一個眾生。

去除煩惱,廣結善緣

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投緣、無緣,歡喜或不歡喜的分別。有時候別人無心說的話,我們卻有意鑽牛角尖、自取煩惱,這樣就是凡夫;凡夫總是自尋煩惱,而不懂得去除煩惱。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化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煩惱的產生一定都有其原因,所謂無風不起浪,人家為什麼對我們不投緣、不高興?必須好好地審思,找出其原因,盡量做到使人高興,解開別人對我們的誤解或惡意。

人與人之間的「緣」非常重要!若能在今生今世,減少眾生對自己的不滿意和廣結善緣,一旦因緣成熟即得速成正覺,在娑婆世界「坐道場,弘揚佛法」。

但是如果不先去除煩惱,就得不到大雄大力,也無法發揮大慈大悲。在我們的宇宙大學中,必須時時刻刻「審除微細惑」。審是思考,除是去除,微細惑是煩惱,所以「審除微細惑」,就是好好地仔細思維,找出煩惱並將其淨化排除。

(微細惑就是九十八使,九十八種煩惱。使,即煩惱之意,從我們內心中的五蘊(陰)——色、受、想、行、識衍生,再由地、水、火、風的四大假合細分成六十二見、九十八使。這些都是人的心理狀態。)

所謂「舍得」是要舍什麼,你們知道嗎?就是要舍煩惱。舍去煩惱才能得到智慧與大雄大力,發揮大慈大悲。有大慈大悲才能四通八達,一切無礙!當初,佛陀並非單憑他一人覺悟就能教導無邊眾生,實際上,是由周圍的弟子幫助他廣設道場、廣結善緣,佛才能將自己的慧命發揚光大、利益眾生。所以,我們若想發揮大雄大力,必定要在今生廣結眾生緣。

佛陀常常教導弟子要時時與人結好緣,也曾講述了一段他與阿難的往昔因緣,希望弟子重視因緣,多結善緣。

長者與小沙彌的善緣

在久遠劫前,有一位老師父帶領著一群小沙彌用功精進的修行。老師父常常叮嚀小沙彌們,要多多利用時間背誦經文。所以小沙彌們也謹記師父的教誨,於行、住、坐、臥中都非常用心的依教奉行。

有一天,有一位小沙彌出門托缽,邊走邊大聲地背誦經文。背著背著,竟然忘記了「托缽」這回事……

有位長者看到小沙彌過門而不入,覺得很奇怪,就追了出去問道:「小沙彌、小沙彌!你的缽還是空的呢!請接受我的供養好嗎?」

小沙彌停下了腳步,接受長者的供養。

長者問明原因,很讚歎小沙彌的精進,就說:「你以後專心的用功辦道,讓我來供養你的生活所需。」

小沙彌心懷感恩更精進的深入經藏……

修行不能離開人群

佛陀說完這個故事,告訴弟子:「當時的沙彌就是我,而那位長者就是現在的阿難。阿難生生世世都護持我,我則引導阿難入正知見,這都是因為過去廣結善緣的結果啊!」

人與人間的相處,有「因」必有「緣」。有了因緣,才有相互對待的結果和彼此感受的回報。人無法離群獨居,在人群中必須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處於群眾」,需與人結好緣。

釋加牟尼佛離開皇宮到處參訪、求道時,曾經在苦行林六年靜修,但是他成道之後,為了教化眾生,還是必須回歸人群,所以修行不能離開人群。

總之,與人結好緣,將來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辦法、能力及因緣度化眾生。所以,廣結善緣是很重要的。

眼睛「聽」,耳朵「看」

對待每個人,我都是用眼睛「聽」、用耳朵「看」,為什麼呢?因為要了解一個人,並不是只用眼睛看、耳朵聽就可以;透過眼睛看、耳朵聽之後,還要再經過審思;也就是說,我雖然看到形態而同時也能「看」出其聲音,聽到聲音時也同時「聽」出其形態;聽與看平行,好好地審思,如此,才能將煩惱治除。

所以,別人說話時,我會好好地聽,一邊聽、一邊體會話中情境的虛實。我若只用眼睛看,難免會像太陽被烏雲遮住。因為我也是人,人難免都會有煩惱;可是,只要給我一點時間,我就能將別人所說的話,好好地再思維、再思考。

所謂學佛,就是學如何去除煩惱!凡夫難免有煩惱,但我們仍要用明智、敏銳的智慧,好好地審除煩惱,才能以清淨廣闊的心胸來包容他人。

掃地掃地,掃心地!

每年為了迎接新的三百六十五天,大家都忙著除舊布新,清掃環境。打掃環境為的是什麼?是不是真的為了過年?不是,是為了建立嶄新的人生。

若只會掃地而不懂得掃心地,又有什麼用呢?修行人的心,決不能存有絲毫髒亂;如果有了髒亂,就像一間沒有打掃的房子,難以開門見人。希望大家在新的三百六十五天中,都能維持內心的清淨,這就叫做成就。總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把無用的煩惱從今天開始棄除,過一個嶄新的人生!

法親濃於世俗親

靜思精舍是一個大家庭,和其它的寺廟不同。一般寺廟在過年時,都是香客去拜拜佛、添添油香就離開了,好像是過路的陌生人。可是靜思精舍不同!每一位來到精舍者都在過去生與慈濟結下善緣,此生來此再相聚!所以,我們比世俗的親更親;俗親是一世的親,而慈濟道侶是生生世世的法內至親,無窮無極……

慈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要將各地回來的師姐、委員,當作我們的親人。但是,並非讓他們來此禮佛就表示「親」,而是要讓他們體會佛法的精神。學佛並非只聽法師講經、師父開示,而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去自我體會,才是最好的機會教育。

譬如走路,我常告訴大家走路要輕聲,但是卻常常聽到有人走路拖泥帶水,老一輩的人如果聽到就會教訓:「走路不可用拖的,要輕步行走!」因為行、住、坐、臥都必須教育,修行人遵循古禮的教育。

所以,走路必須教育,若自己走得輕、穩,也要教人走路時腳步放輕。開門也一樣,動作要輕柔,若碰撞、發出聲響,就表示心沒放在手上;如果開門時把心放在手上,輕輕地開、慢慢地關,輕開慢放自然不會有聲響。若能做到這樣,就是身教——手和腳的教育。

又如說話也是一樣。彼此互相勉勵,多說好話,是非不提——師父如此說、佛陀如此說、經典如此說,此即是「如是我聞」。這就是「口」的教育。

希望每個人都能以身作則,從本身做起,然後教育家人,建立美滿的佛化家庭,進而影響社會,淨化人心。為了要使我們的下一代接受佛教,不能一直以口說教,一定要用親切、發自內心的誠意去感動他們!凡是來到精舍者不分老、幼,都要親切地招待、溫柔地照顧。年老者以佛法甘露水滋潤其心田;年輕者最重要的是必須讓他們能學習佛法,讓慈濟人的第二代都能得到佛法的教育。

邁向宇宙大學

三百六十五日一天天地過去,新的三百六十五日又一天天地來臨。從今天起,我們要將所有的煩惱完全清除!以清淨心來迎接每個新的日子,立下每個新志願,過一個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人生。

「宇宙之間是我們的大學,每一天是我們的一張白紙,每一個人是一篇最好的文章。」大家好好地思維這句話的意義!

志玄虛漠,守之不動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佛陀講經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中,有三部經是我們學佛者應該熟習並了解和實行的。哪三部呢?

第一部是《華嚴經》。《華嚴經》是三藏十二部經的經母,因為佛陀成道後講的第一部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有八十華嚴、六十華嚴,是佛為菩薩和天龍鬼神而講,當時娑婆世間無人能聽,以三七日的時間講一部華嚴,此乃佛之境界。此經由印度龍樹菩薩於龍宮讀誦整理而出,佛陀的教法即由此經不斷衍生出來,因此《華嚴經》稱為一切經之經母。

第二部是經王《法華經》——即我們現在每天禮拜的《法華經》。有人說「成佛法華」,若要成佛必定要力行《法華經》的精神,所以《法華經》是一切經典之王。

第三部是《楞嚴經》。《楞嚴經》可以開啟智慧,其內容是講人的心念,教導人找回自己的心。眾生會迷失自我,完全是因為迷失了心性,迷失心性就會埋沒良知,因此所做的一切都是煩惱的罪業。所以,我們要找回本心一定要研習熟讀《楞嚴經》,從讀經中開啟我們的智慧。

《法華經》既然稱為經王,其實也是開慧之經。但是,其經義和意境不似《華嚴經》之演說十方法界諸大菩薩修行成佛度眾之道,讓人難以了解。其法門完全是佛陀對娑婆世界眾生開示如何成佛的方法,是講人間成佛之道。成佛一定要先開智慧,菩薩也是一樣,要先掃除煩惱才能開啟智慧。所以說,《法華經》上承華嚴的精神,下能引導楞嚴的經典,因此《法華經》是佛教的經王。

《無量義經》是法華的綱領

佛陀講《法華經》之前,先講《無量義經》,在這麼多的三藏十二部經中,我很重視《無量義經》。因為《無量義經》是《法華經》全部的精粹所在,而《法華經》則是《無量義經》的註解。《無量義經》教我們力行菩薩道,啟發我們與佛同等的智慧,不輕視自己的本性,並且引導我們如何教化眾生。

其實,慈濟的精神就是《無量義經》的精神。經中「德行品」說:菩薩的智慧是——「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菩薩的智慧像日月一樣,有智慧的人要教化眾生,必定以眾生的根機為主,觀機逗教;何時何地為何人講何種法;什麼樣的根機,就用什麼樣的教法引導他,這叫做「方便時節」。

講話要因人、因時、因地;因為此人的根機可以接受,所以我跟他講這句話,但是也要觀機、觀時。若時間對了,要跟他講的話也沒有錯,則必須考慮地點適不適合?這幾件事情都要用我們的智慧分析,所以稱為「方便時節」。要做一位菩薩,就必須學習佛陀的智慧,要善於分辨,以方便時節去施法、教導眾生,此即智慧。有了像日月一樣明朗的智慧,才能分辨眾生的根機,並觀察何時適合推展何種事業。

接著解釋「扶疏、增長」。懂得種菜、耕作的人,將種子播種後,一定要知道如何照顧田園。例如菜苗長出來時,不能讓它太密雜;太密雜則蔬菜長得不美,必須將多餘的菜苗摘除。而且何時種菜?何時播稻?耕作時間必須配合谷種和菜苗的生長季節,如此,農作物才能豐收。

學佛也要像園丁、農夫一樣,好好地播撒善種,好好地摘除雜亂的根苗、辛勤耕耘,好好照顧播撒的菩提善種,使其茁壯長大!此即「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

佛陀以各種方法引導我們,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啟發我們的大乘精神,使每個人都能加入大乘的事業。大乘事業就是救人的工作,菩薩精神就是大乘的精神。我們要自己培養這種精神,也要引導大家身體力行去做救人的工作——「大乘事業」,此即《法華經》的精神。

志玄虛漠,守之不動

《無量義經》的「德行品」經文中有一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就是教我們要以清淨的心念,立大志弘大願。玄是極深之意;佛陀除了要我們發大心、立大願、行大行之外,又教我們「守之不動,億百千劫」,即是以恆持心時時身體力行去救人,生生世世都不退轉這分道心!

今天大家生活在平安、富裕的環境中,應該好好把握因緣,充實自己未來度眾的力量。彼此廣結善緣,攜手並進常發悲憫心,為世間苦難眾生多付出!然而有「一念」悲憫之心還不夠,還必須將這念心付諸行動——從事救人的工作、造福人群,如此才能成就「佛」的境界。

若只是發心說:「我想救人,我很同情他……。」這僅是一個因,並沒有造緣,有因無緣則菩提善種無法增長,仍然會腐爛!大家要知道,有了因若欠缺緣的聚合,不合時宜,也不能發揮作用。

諸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很好的種子,也就是成佛之「因」。如果不採取行動、身體力行,那就是無菩薩的「緣」;欠缺緣,則不能成就任何事業。

日行萬善,增長大乘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天很快就過了!希望大家莫浪費時間,要好好利用時間,培養善種,造就善緣。總而言之,如果想當一位「菩薩」就必須日行萬善,觀一日之事,立萬世之善願!仔細觀察這個人間社會,並且好好地思考,才能真正體會佛陀的悲心本懷!把握時機因緣立下宏願,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

前面已提過《無量義經》的一句話:「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立志一定要弘大,並守持不變動。要做到這樣,必須善用智慧觀察人生,若能以智慧來觀察人生,自然能悟得人生的境界,能守持億百千劫的善願。

一般人的善心都是浮沉不定,今天看到某事令他非常感動,就想趕快修行;但遇到別的境界,或聽到別人說的幾句話,心又跟著動搖,這樣如何能「億百千劫,守之不動」呢?

大家要學佛、學菩薩一樣——「智慧日月,方便時節,扶疏增長大乘事業。」日子過得很快!每過一天就減少一天,不知到了明年的今天,我們究竟能增長多少大乘事業呢?日子減少,我們的大乘事業應該有所增長;相對的,我們的智慧也要增長。所以,希望大家努力精進於菩薩道上,福慧雙修!

四.勸進行者

以戒為師

不斷點亮他人的心光

以戒為師

「修行」就是修心養性、端正行為;「心」修得好,言行自然光明磊落、端正莊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學佛,就是要學得心定、心靜,將所聽之法表現於日常生活中;若聽法之後就忘了,仍然以原來的習氣待人處事,那麼不管學佛學了多久,都只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愈學愈退步,這樣有什麼用呢?

修行,一定要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在自心上下功夫;光是外表看起來很有修養,內心若不踏實,終究一無所成!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修行想要成就,一定要身體力行,絕對沒有「我吃你飽、我修你成」的事。

「貪念」擾亂心性

出家人與在家人的生活方式雖然不同,但是修行的次第是一樣的,同樣是三皈、五戒、十善、三聚淨戒,這些都必須好好守持,絕對不可馬馬虎虎、隨隨便便;稍有一刻偏離了戒律,心就會亂了!

心性散亂,無法好好守住道心,其實就是「貪念」作怪——貪榮華、貪富貴、貪權位、貪名利。唯有「戒」,才能對治貪念。

所謂「衣食可去,戒不可離」,即使沒有衣穿、沒有飯吃,也決不能舍棄做人的規矩與菩提道心!

「戒」是修行人的盔甲

學佛不容易,必須克服長時間的心靈掙扎,才能踏上學佛之路。可是,佛門的修行與社會型態差別很大!在社會上所爭取的是「名」與「利」,而佛門中追求的是「道」與「德」。所以,在生活上難免有很大的衝擊,不易平穩下來。

好不容易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降伏矛盾的心理,如果又離開了道,想再調理混亂的心緒及追求名利的習氣回來修行,就要再從頭開始。人生無常,能有多少次從頭開始的機會呢?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決心與耐心,決不可以今天學學看、明天試試看,若時時抱著試探的心態,那麼永遠都是「從頭開始」,永遠無法成就道業。因此,學佛一定要有恆心,不可須臾離佛,不可剎那離道;道心一離,名利心立即產生,豈可不慎!

學佛也不能像天氣一樣時晴時雨、變化不定!如果以強烈的心念求道,想現求現得,是非常危險的,就像雨水太多,易成大災;如果一天雨、半年晴,則乾旱枯竭,菩提心枯萎。所以,修行應像細水長流,不急不徐,綿綿密密;一秒鐘都不能停止,道心一停,名利心很快就會佔領進來。

道心與名利永遠都在相互交戰,道心稍微退墮,名利心很快就會浮現,佔據道心的位置。所以,佛陀將修行者比喻為戰場上的士兵,必須精進勇猛地抗拒種種無明習氣;而戒律,就是保護修行者的盔甲。

佛滅度後,以戒為師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滅度之前剛好講完《法華經》。他覺得還有一件事尚未圓滿,就是親恩未報——佛陀成佛之後,度化俗家的妻、兒及撫養他長大的阿姨出家修行,父親淨飯王亦接受他的教化;但是,唯有在他出生後七天就往生忉利天宮的母親尚未度化。所以,佛在講完《法華經》、世緣將盡之時,到忉利天宮為他的母親摩耶夫人講《地藏經》。因此,《地藏經》又稱為佛門的「孝經」。

佛陀講完《地藏經》後回到人間,教阿難鋪尼師氈於娑羅雙樹間,即將示現涅槃。

阿難禁不住生離死別的哀愁,跑到遠處放聲大哭!他的堂兄阿那律陀也是佛陀的弟子,知道佛陀將示涅槃,從遠方匆匆忙忙地趕回來,還沒回到佛陀身邊,就看見阿難在遠處痛哭。他告訴阿難:「你怎麼可以在這個地方浪費時間呢?你必須負起責任,傳承佛陀的精神、教法於人間;而你還不知道傳承的方法,所以要趕緊問佛陀啊!」

阿難恍然大悟!即刻問阿那律陀應請示佛陀什麼問題?阿那律陀告訴他,有四件事必須請示佛陀,其中之一是——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滅度之後,要以什麼為師呢?於是阿難趕緊回到佛陀身邊,請佛陀開示。佛陀回答:「以『戒』為師。」

由此可知,「戒」是佛教的命脈,是學佛修行的根基。

《梵網經》中「菩薩心地品」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戒」如明月般清淨光明,能引導眾生從迷茫走向覺悟。戒亦如珍貴的「瓔珞珠」,是世間的珍寶,使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國家祥和、社會安定。

微塵是表示數量無限多的意思,「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意指「戒」是學佛修行的根基。唯有嚴持戒律,徹底淨化「身、口、意」,才能覺悟宇宙間的真理,成就無上佛道!

人心有戒,國家安定

台灣和國際上許多國家地區比較起來,真可說是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可惜很多人不知惜福,不遵守做人的本分,破壞家庭倫理,擾亂社會秩序。如果社會能夠更安定、更和諧,則當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了。

把「心」照顧好,行為才不會偏離正軌,而「戒」正是心的明燈——心中有戒,人生平安、吉祥;人人有戒,社會清淨、祥和。

「戒」並非不切實際、莫測高深的道理;守好規矩,該做的事用心做好,不該做的事不要去做,就是戒。所以,戒是——人人都需要,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父母心中有戒,才能以身作則把孩子教好;教師心中有戒,才能培育出心地善良、言行端正的學生;商人心中有戒,就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公務員心中有戒,便能善盡本分,樹立廉明的形象;政治家心中有戒,才能無私無我、誠正信實,以身作則端正社會風氣,帶領人民走上康莊大道。

總而言之,只要人人心中有戒,何愁我們的國家不能富強安康、受人尊重!

戒如明月,能在黑暗迷茫中綻放清淨光明的力量。希望大家提起大決心、大毅力,精進勇猛嚴持戒律,使品格聖潔如明珠,胸懷坦蕩有如光風霽月!

不斷點亮他人的心光

「慈濟世界」像一個人生大舞台,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位演出者都是彼此的「貴人」和「助緣」,除了點燃自己的心燈,也點亮他人的心燈。不要輕忽任何一盞小燈或一支小蠟燭的光亮,因為凝聚千千萬萬的燈火燭光,可以造就無量光明世界!

以前有一個小沙彌尼,跟隨師父在深山裡修行。

有一天,小沙彌尼問師父:「師父,如何才能使我心地光明、智慧開啟?」

師父只告訴他一句話:「點亮你的心燈——心中的燭光!」

小沙彌尼非常迷惑,心想:「師父教我點亮心中燭光,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體會師父真正的意思?」

不久,師父往生,沙彌尼也慢慢長大,另外興建了一所道場,並且度化許多弟子。這個道場有個特色:就是在大殿的角落裡,每日增加一盞燈。

每點燃一盞燈,大殿就增加了一分光明。

一直到他七十歲即將往生時,他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滿屋的燈火,然後搖搖頭說:「師父開示要我點亮心燈。我點亮了滿室的燈火,然而到底點亮了我內心幾分光明呢?」他對自己喃喃自語的慨嘆著……

但是當他即將嚥下最後一口氣,又睜開眼睛看了看所有的燭光,終於微笑著對弟子說:「室外的光,就是內心的明。弟子啊!只要你們每一個人再出去傳燈,這個黑暗的世界就會變成光明的世界。弟子們!大家要跟我一樣,不可輕視每一盞小燈!」

是啊!大家不要輕視小小一盞燭光!希望大家除了將自己的心燈燭光點燃之外,還要不斷點亮他人的心光。更希望每一位都能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將慈濟世界的燭光遍佈世界各角落。那麼,這個世界將充滿無限光明!

後記

「淨因三要」為學佛初基,期待諸位讀者明因果、修諸善,秉持深切信願,力行「淨因三要」——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力行「清淨因」,必得「清淨心」。人人都力行清淨因,必然人人都得清淨心,那麼淨化人心、祥和社會不遠矣!

祝福大家人格圓成,自度度人,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