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龍王與金翅鳥王

過去,有四龍王,一名噏氣,二名大噏氣,三名熊羆,四名無量色。一日,這四龍王一起去敬謁佛,稟白:「此海中有無數種的龍族眾生,因為過去生所造作的業行而投生為龍,或為大龍、或為小龍、或是身形羸劣,常被欺侮。有四種金翅鳥常以這些龍及龍妻、龍子為食,造成海中龍族眾生的驚恐怖畏。願佛慈悲救護,讓海中龍族眾生能得安穩,無有恐怖。」

佛於是脫下身上所著之袈裟,告訴海龍王:「拿著這件佛的袈裟,分給所有的龍族。只要持有佛的袈裟一縷,金翅鳥便不能觸犯你們。為什麼可以如此?因為佛持守清淨戒,所發之願,必能滿願。」

聞佛所說,龍王們還是感到驚恐焦慮,心想:「此件佛的袈裟實在太小,如何能分給所有的海中諸龍,讓大家都能持有?」

佛知道龍王們心中的疑慮和擔憂,說道:「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都來分取佛的袈裟,佛的袈裟始終不會減少。這是佛不可思議的巍巍功德!」

於是海龍王恭敬地接下佛的袈裟,分成無數百千小段,然後分給諸龍王,龍王們再分給各自龍宮內的所有龍族眾生,而佛的袈裟依然如故,未有減少。海龍王於是告訴諸龍王:「此袈裟是佛所披著,應當恭敬此袈裟如同恭敬佛、恭敬塔寺一樣。恭敬此袈裟的功德,與用一切珍稀之物供養佛的功德,等無差別。」

佛言:「如是,如是!如仁者所言!恭敬此袈裟即等同供養佛。汝等且查看所有大小諸龍及龍妻、龍子是否都已分得佛的袈裟?」

海龍王回答:「是的。」

佛接著說道:「我授記你們都將脫離龍身,在賢劫中,除志求大乘者外,其餘諸龍皆得證阿羅漢果,得入涅槃。佛住世時,凡眾生髮一念善心,終必成佛。」

得佛授記,海中諸龍及龍妻、龍子皆欣然大喜,紛紛來到佛前,同聲說:「佛所言真實不虛,今為我等授記將來皆當成就阿羅漢果,我等以虔敬心皈依佛、皈依法、皈依諸聖眾,願奉持佛淨戒,遵循佛的教導。現今佛住世,我們當經常前往敬謁、頂禮佛,聽聞佛開示法義,銘記於心;將來佛入涅槃後,必當以一切莊嚴之具恭敬供養佛舍利。」

四金翅鳥王聽聞此事,皆惶恐不安,迅速來到佛前,頂禮佛後,同聲問道:「佛為何要阻撓我們獵取食物?」

佛言:「用四種方式取得食物,將會墮入三惡道。哪四種?一是用網獵捕禽獸、殘害群畜、殺生害命,取用為自己的食物;二是手執兵器、刀矛斫刺,強行捕捉射殺、劫奪他人財物以為己用;三是為人慳貪、阿諛諂媚,違犯規矩、巧詐欺騙而得到飲食;四是非師稱師、非佛稱佛、墮邪稱正、非寂志稱寂志、非清淨稱清淨、非梵行自稱梵行,以種種訛詐言行得到飲食供養。用這四種方式取得飲食,將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不應當用這些傷生害命的方式滋養己身。一切眾生都愛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應該像護念己身一樣護念眾生的生命,使眾生得安穩。有智者不會以不當的作為迫害眾生。不當做的事慎勿為也!」

聞佛此言,四金翅鳥王與隨行的百千眷屬們同時稟白佛:「今日我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眾僧,懺悔過去所犯的罪殃,願奉持佛淨戒。從今日開始,願以無畏施護念一切龍族;只要佛的教法住世,我們必當擁護正法;盡形壽,遵循佛的教法,不違背佛的教敕。」

佛告訴四金翅鳥王:「金仁佛住世時,你們身為比丘,名為欣樂、大欣樂、上勝、上友,卻違犯戒律、貪圖供養、迷失心志,隨同親族追逐豪貴生活、生邪見、輕慢其他比丘,使比丘們生惱,且不守護自身身、口、意三業,作惡甚多,是因為供養金仁佛的福德因緣,所以命終後不墮入地獄,而墮入畜生道。你們投生為金翅鳥王,前前後後所殺害的眾生,難以計量,果報實為可怖,怎能不趕緊悔過改正。」

佛隨即以神通力,令四金翅鳥王識知自己的宿命因果,過去所做諸行,一切罪福之業皆歷歷在目。四金翅鳥王稟白佛:「過去的自己心性剛強,難調難伏,放任一己的貪心、嫉妒心,危害眾生,違背金仁佛的教導。從今以後,我們寧可失去身命,也絕不敢再造惡。」

佛接著為金翅鳥開示法義,並為他們授記:「彌勒佛下生人間度眾,在龍華三會的第一會時,你們都將得度!」

典故摘自:《佛說海龍王經·卷第四·金翅鳥品第十六》

省思:

龍和金翅鳥皆為守護佛法的八部眾之一。公案中,龍和金翅鳥王各隨過去生所造罪福之業而受報,後蒙佛救度與教化,乃發心皈依三寶、持佛淨戒,併發願守護正法,而得佛授記。因果歷然,善惡業報,纖毫不差,造作惡業,損人害己,為佛弟子,當深明因果,斷惡修善,進一步學佛之廣大慈心,克己慈忍,善護自他,利樂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