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稱名念佛,即專心稱念佛之名號;
二、觀像念佛,即觀看佛像,口稱佛名;
三、觀想念佛,即於心觀想佛之相好莊嚴;
四、實相念佛,即觀自身及諸佛之真實相,乃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術語)佛之報土殊妙者。無量壽經上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恢廓廣大,超勝獨妙。讚阿彌陀佛偈曰:妙土...(名數)第一毗婆尸佛Vipaśyi,第二尸棄佛Śikhi,第三毘舍浮佛Viśabhā,第四拘留孫佛Krakucchanda,第五拘那含...【八苦略攝為六】 p0083 雜集論六卷二頁云:如是八種,略攝為六。謂逼迫苦、轉變苦、合會苦、別離苦、所希不果苦、...(術語)福德與智慧之二種莊嚴也。法華經方便品曰: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華嚴經十一曰:法界悉充滿,福慧咸廣大...【有漏種子】 有漏種子即生起諸種現象、三界六趣受生死的種子。此有三種,一者名言種子,二者我執種子,三者有支種...(術語)外道所執之實我也。我體常實而為靈妙不思議,稱為神我。數論外道二十五諦之第二十五,稱為神我諦Puruṣa,...(名數)一世俗苾芻,凡夫之苾芻也。二勝義苾芻,聖者之苾芻也。見俱舍光記十五。...又作智曼荼羅、果曼荼羅。即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之異稱。若與胎藏界曼荼羅(因曼荼羅)相對而言,則金剛界系果曼荼羅,...(職位)僧綱之極官。佛祖統紀五十一曰:梁武帝詔雲光法師為大僧正。...外現羅漢相,內密菩薩行。在佛十大弟子之中,羅睺羅即以密行第一著稱。...【隨眠想】 p1364 瑜伽五十五卷二頁云:隨眠想者:謂善言說人天等想。...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禪寺都要派個沙彌到市場上去買菜,兩個沙彌在市場上撞見時,總...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用,當然這個主要是講第八識了。...憨山大師說:一般的人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往生沒有瑞相,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平常的時候,念佛...
當我們談到修行佛法的時候,通常都會聽到人們說:我只有早晚才有一會兒時間誦經和念佛,白天都要忙於工作和照料家務...
眾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貪瞋癡,發而為事,則無非殺盜淫耳。然盜淫二業,上智以義自繩,下愚為勢所制,尚不至太甚...01、生命平等、至高無上、無限尊貴,不論形體。 02、生命是成佛根本,沒有生命也就無佛可成。 03、迷時,生命形體各...
前面講過第一依法不依人,現在來看看第二依義不依語。 佛的經典,是語言文字來表達的,但不能執著於這個語言文字,...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
四種念佛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四種念誦 | 下篇:四種輪王 |
禪林用語。鬼怪之眼睛。比喻不正見,或毫無價值之見解。碧岩錄第五則之夾註(大四八·一四四下):「山僧從來不弄鬼...
妙土
過去七佛
八苦略攝為六
福慧
有漏種子
神我
二苾芻
西曼荼羅
大僧正
密行
隨眠想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到市場買菜去

「命濁」的由來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受用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殺業積久,則爆發災害
正如法師:一切生命都可以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