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周,俗姓徐,濮陽人,十九歲受戒,二十三歲入慧沼門下,得慈恩宗嫡傳。學成後,行化諸郡。但據唐曇曠《入道次第開決》說,他未嘗至長安,而聲聞遐被。在玄奘門下的慈恩、西明兩系的論爭中,慧沼著《成唯識論了義燈》等書,駁破圓測等異說,而闡發了窺基所傳的微言奧義。智周即繼承慧沼的事業,繼續著述。專宏基師一系之說。他於開元十一年(723)去世,年五十六歲。其後,慈恩宗驟驟衰,著述亦漸次零落,惟新羅與日本學僧智鳳、智鸞、智雄、玄昉先後入唐,從智周受學,玄昉留學時間最久(716—735),他們返日後,即建立了法相宗,為慈恩一系的海外傳承。奘門諸師重要著述亦賴以流傳不絕。
智周的著作,據《東域傳燈目錄》所載有十三種,現存十種:1.《法華玄讚攝釋》四卷,是對窺基《法華玄讚》「細繹疏意,問答釋難」。2.《大乘法苑義林章抉擇記》四卷,是對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的抉擇釋難。3.《大乘入道次第》一卷,一作《入道章》,扼要地說明自宗修行次第的境行果。4.《梵網經菩薩戒本疏》五卷,現存二、四兩卷。《東域傳燈目錄》云:「智周師依天台撰之」。5.《因明入正理論疏記》三卷,亦名《前記》、《因明紀衡》,是對窺基所著《因明入正理論疏》文義的釋難。6.《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三卷,補《前記》之缺。7.《因明入正理論疏鈔》一卷,亦名《略記》(或云偽作),是對窺基《疏》的簡略補充解釋。8.《成唯識論樞要記》二卷,現存上卷,亦名《成唯識論方誌》,或《樞要方誌》。9.《成唯識論了義燈記》二卷,現存下卷(起《了義燈》卷三末至卷六末),是對慧沼所著《成唯識論了義燈》的釋難。10.《成唯識論演秘(鈔)》七卷,是對窺基所著《成唯識論述記》的隨文釋難。本書與窺基的《成唯識論樞要》和慧沼的《成唯識論了義燈》,併稱唯識三疏。
以上十種,除《大乘入道次第》和《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外,都是稟受師承的記述。此外,他的著作還有存目無書的三種:即《因明入正理論纂要記》一卷、《因明入正理論斷記》一卷、《瑜伽論疏》四十卷。
智周的著述雖多從慧沼稟受而來,但也包含一部分由玄奘傳來而未經前人記述的印土學說。例如:《樞要記》中釋相見影質種子的異解,又如《演秘》卷四釋《述記》所引和《瑜伽》五十二說「出世間法由真如所緣緣種子生」一義有關的天竺三釋。又如《樞要記》述《能斷金剛般若》用杜行顗梵本的經過,都可見智周著述是另有親聞依據的。但慈恩宗的勢力,到智周已成弩末。他對於自宗的學說,只限於祖述師傳,並沒有顯著的發展。
(隆 蓮)
佛弟子文庫 > 中國佛教 > 正文
(植物)在帝釋天喜林園之樹名。劫波為時之義。應時而出一切所須之物。六波羅蜜經三曰:喜林園苑游止無期,波利質多...(雜名)釋尊之尊號也,釋尊為世間第一之勇雄,故稱世雄與釋雄。...(人名)Aśvajit,馬勝比丘之梵名。舍利弗之師。五比丘之一。佛之血族。瑜伽論略纂十六曰:馬勝者,即舊俱舍三,阿...即執著非有想非無想,並認為死後亦爾之見解。為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屬於計執後際(未來)而生起常見之一類...【南無】 或那謨,或南摩,此翻歸命。要律儀翻恭敬,善見論翻歸命覺,或翻信從。法華疏云:南無,大有義。或言...(堂塔)延壽堂之異名。令省察病比丘身之行苦之意。...在須彌山四週有四個大洲,東邊的叫東勝身洲,南邊的叫南贍部洲(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地方),西邊的叫西牛貨洲,北邊...自性有四種,謂實自性、假自性、世俗自性、勝義自性。因有四種,謂生因、成因、轉因、還因。境界有七種,謂有相境、...浙江山陰人。字佛心,號德元。民國十三年(1924),入武昌佛學院,從學於太虛大師。與大醒、芝峰等人同學。十八年轉...即關於悉曇字門之數目,諸經論所說稍有差異。(一)悉曇字記,於十六母音、三十四子音之五十字門,加一濫(llaj)字,...(術語)菩薩於十信之相似位永斷見思二惑永不沈於三途,得六根互用之功德。於此安其分,著其法,不更進修而入十住之...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這是解釋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先從阿彌陀佛所證的果上...佛陀啊,這是我僅有的食物,請您接受我的供養!一位貧窮孤苦的老婆婆,手捧著她剛乞討得到的大豆,恭敬地來到國王所...有兩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提了,真是不幸哦! 這個婦人嘆息道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個旅店。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枴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
1、按時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實,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因為,當人感到累的時候,疲乏已到相...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又號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縣人,父名元雲,母親闕氏,因...
佛陀淨住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見,作是思惟:我所住天宮恆常不變,真是殊勝呀!根本沒有任何...
佛陀住世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時常行腳游化於各村落。有一天,來到一處瓦窯,恰巧下起了...
智周(668—723)
【中國佛教】
上篇:實叉難陀(652—710) | 下篇:菩提流志(?—727) |
謂佛成道之初,僅具三寶中之佛、法二寶時,所行歸依佛、歸依法二歸之戒行。[釋氏要覽卷上](參閱「三歸依」688)...
劫波樹
釋雄
阿濕縛伐多
非有想非無想論
南無
省行堂
四大部洲
四種自性
虞愚
悉曇字數
頂墮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
貧嫗施豆
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養生貴在七個按時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不住空寂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