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三禪者,若於二禪定厭離喜相,入中間禪。從未到地,澄靜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樂,五一心)。
一、舍支 離喜不悔名舍。謂行者欲離二禪時,種種訶責二禪之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則舍二禪之喜,不生悔心,故名為舍,亦名三禪樂。初生時,是樂三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禪壞,故須行舍。
二、念支 念名愛念。謂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將養,則樂得增長,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謂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也。
四、樂支 怡悅之心名樂。謂行者發三禪樂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安快。三禪為最樂,若離三禪,則餘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五、一心支 心與定一,名曰一心。謂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為一,澄渟不動也。
名為根本三禪,若人坐禪得此,隨其淺深,命終必生少淨等之天中,是為三禪天因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雜名)禪林之稱,謂僧堂也。...(1375~1446)日本臨濟宗僧。別號豩庵、續翠。東常緣之叔父。早歲即入建仁寺,師事絕海中律。曾住於建仁寺、南禪寺...【有因緣法】 p0545 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頁云:若所說法,得處有因,制立學處;是故此法,名有因緣。...菩薩的六種善巧方便,即 一、隨順巧方便,即菩薩順次教誡眾生,令生信樂。 二、立要巧方便,即菩薩先滿足眾...(術語)出家之人曰道,在家之人日俗。智度論十曰:佛弟子七眾:比丘、比丘尼、學戒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名數)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第一根本成身會,第二三昧會,第三微細會,第四大供養會,第八降三世會,第九降三世三...【怨字語】 p088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頁云:怨字語者:謂造文字,無有依違粗獷言故。...【心俱有法】 p0351 品類足論六卷四頁云:心俱有法云何?謂心俱有十一處少分,除意處。...隋智者大師所立,因居天台山,故即以山名其宗,此宗以法華經、涅槃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等為主,明一心三觀的妙...禪林中,職司清掃廁所之職稱。又作圊頭、持淨。敕修百丈清規卷四兩序章列職雜務條(大四八·一一三三上):「淨頭,...(名數)世有三種宜供養者,一、如來所應供養,自利利他圓滿而為世之最尊者。二、阿羅漢所應供養,既盡生死之因而為...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的,鬼道眾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種類很多,譬如有:多財鬼、少財鬼、餓鬼、恐怖鬼、厲鬼、孤獨鬼、啖血鬼、啖...
在整個《楞嚴經》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心性而修行,整個修行還是在莊嚴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我們把這次...
昔日佛陀開示:諸佛為度眾生故,方便示現涅槃,實而不滅度,常住此說法。為使弟子們更深入體會此理,繼而以故事善巧...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空寂而了無一物,不受一法,無可修證。靈明而具足萬德,妙用恆...
《智論》裡面說,一種可能,或可螞蟻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現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螞蟻,螞蟻惡業盡的話,也許它的善...世界這個概念,世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界指空間,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 我們學過哲學,世間的哲...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沒有工作了整天喝酒,所以他太...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師公印海上人曾經說過,他的老師印順導師對此有一個很好的總結。...
三禪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二禪 | 下篇:四禪 |
【揵陀羅】 或劫賓那,此雲黃色,中央戊己,鎮星屬土。...
坐堂
江西龍派
有因緣法
六種巧方便
道俗
外金剛二十天
怨字語
心俱有法
天台宗
淨頭
三應供養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鬼附身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我們怎樣遠離凡夫的妄想

佛示現涅槃,只為救度一切眾生
虛雲老和尚《參禪警語》

結了善緣,才能得蒙救度
大安法師:學佛人的世界觀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