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等界系。
一、欲界 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無記心、無覆無記心。
二、色界 有三心,除不善。
三、無色界 有三心,亦除不善。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受,指壽。又作業壽。謂依先業所感之壽命,即依宿世業因而定之壽命。 p5498...(人名)Piṇḍada,給孤獨長者之梵名也。玄應音義十四曰:賓坻,直譏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雲阿那他賓荼...全一篇。南齊顧歡撰。內容系辯論佛道二教之異同。全篇共計八百餘字。作者初引玄妙內篇之老子托胎於天竺維衛國夫人淨...亦名:求用雨衣戒犯緣、雨浴衣戒犯緣 戒本疏·三十舍墮法:「(一、過求五緣)過前求五緣成:一、是雨衣,二、過前...又作翻譯。蓋佛教本源於印度,隨著教義之傳布與信仰人數之日增,業已超越種族,廣傳至其他各民族,佛教經典亦隨之被...(經名)一卷,後漢安世高譯。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苦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無因作,迦葉因而見諦得道,觸於牛而死...(術語)僧之死謂為順世或順化。順世道而死化之義也。佛祖統紀二十八曰:是年順化。...梵名 Vadi?asura。又作婆梨阿修羅。為阿修羅王之一。據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三所載,佛陀往昔為菩薩時,某次入王舍城內...即密教金剛界所持誦的一百字之咒。內容包括本尊之加護、堅固行者之身心,乃至速疾成就一切所願等。又作百字明、百字...子題:戒者行根住持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又如大地,能生成萬物。故經云,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又云,依因此...(流派)玉泉謂天台宗,玉花謂法相宗。出新譯之經論於支那傳法相宗者,玄奘師也。故就其所居謂之玉花。...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去創造一個業,這時候你的想法很重要,必須培養一種正確不顛倒...
人生八苦是眾生輪迴六道所受的八種苦果,也是四諦中苦諦的主要內容。 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風割體,出生之後,老、...
憑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萬四千法門判為難行道。念佛法門是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令吾人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是...何謂解脫?一般可分為身的解脫及心的解脫。例如我們因為犯了法而坐牢,身體便受拘束;如果從牢裡出來,便得解脫。但...南北朝時的高僧僧達法師,曾受到當時四個皇帝的禮遇,名震一時。 僧達法師十五歲出家,以聽人講經和自己修持為日常...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有染,沒有愛,沒有嗔,這就是出世法,話頭看的純熟,外邊的音...快樂,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學佛也正是為憧憬人生的快樂,追求人生的快樂,因為學佛的目的在於轉迷為悟,離苦得...
如何成就圓滿我們的功德。那麼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在修的每一個善法當中,都能夠達到佛陀一樣的功德圓滿,有沒有...
善等界系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諸識界系 | 下篇:因等四緣 |
(雜語)順環答,不得要領之喻也。俱舍論八曰:今此所言,問縛馬答,猶如有問縛馬者誰?答言馬主。即彼復問馬主是誰...
業受
賓坻
夷夏論
過前求雨衣過前用戒犯緣
翻譯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他作苦經
順化
婆利阿修羅
百字真言
戒如大地生成住持
玉泉玉花兩宗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通向涅槃解脫的八種正確途徑

念佛法門,他力易行,橫超生死
聖嚴法師《何謂解脫》
為梁武帝說法七晝夜的僧達法師

不貪不染,這就是出世法
人生快樂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