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晉代僧。於惠帝、懷帝在位期間(290~311),與法炬共譯法句喻經、福田經。另譯小經百餘種,時值永嘉之亂,多已散佚...(名數)唯識論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體毗履】 此雲老宿。他毗利,此雲宿德。...(術語)Bhava,譯曰有。三有二十五有之有。一切生死之果報也。又十二緣起中之有支,招未來苦果之善惡業也。名義集...【喜無量】 p1164 顯揚四卷二頁云:三、喜無量。謂喜心俱,乃至廣說。喜心俱者:於有樂眾生,隨喜彼樂阿賴耶心相應...謂諸法依因緣而生。佛教之基本教義謂,凡依緣起法則所生者,皆了無自性、自體,乃變化無常者;無常即是苦。此諸法因...【慈愍語】 p1266 集異門論十三卷六頁云:問:云何慈愍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有慈愍心,與慈愍俱,往至其所...(菩薩)五大明王中大威德明王之別號也。此尊有六頭六面六臂六足,所乘之牛,亦為六牛,獨以六足名之者,以多足限於...謂為耳識曾受曾了。名為已聞。彼有耳識曾受曾了。隱藏如是想忍見樂。言我不聞。如是名為知言不知。...(術語)開智悟理也。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八十華嚴經四曰:開悟一切愚闇眾生。出曜經二曰:欲化彼人...天台宗總賅一切萬有諸法之用語。又稱三千、三千世間。三千乃為彰顯天台圓教諸法本來一多相即、圓融互具、無增無減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
我們再看,《法華經》對果地的功德,佛陀講到什麼是佛。 當我們透過權實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後,那什麼是佛呢?我們...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鬆、神經放鬆、肌肉放鬆;放鬆之後,再用方法,便能著力。 用...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
我們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時心要在道上,要防心離過,所以金山活佛說,修行就是去除我們的病,病的根就是貪嗔...
抓一把茶葉丟進壺裡,從壺口流出了金黃色的液體,喝茶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剛剛那一把茶叶中的每...
農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薩的聖誕。 日光菩薩的名號,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薩持其慈悲...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什麼叫禪,一個是什麼叫當下。 當下就是現前的一念心。禪在當...△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雲頭...
非量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非量】因明用語,三量之一,心識三量之一。現量,即直覺知識;比量,即推論知識。似現量,略稱似現,即對於所緣之境生起分別惑亂之智,不能正確量知其真實自相。似比量,略稱似比,依不成、不定、相違、似喻等似因而生似是而非之智,不能正確比知量度所對之境。非量,即似現量、似比量之總稱。乃非正確無訛之現、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非量是錯誤的認知。即是於現在之境與非現在之境,以錯覺之心錯為分別而獲不實之量果,謂之非量。
上篇:非想非非想處定 | 下篇:非擇滅無為 |
亦名:牙角針筒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五緣:一、是骨牙,二、作針筒,三、為己,四、作及自他(自作使...
法立
四種佛土
體毗履
烏波
喜無量
諸法因緣生
慈愍語
六足尊
知言不知
開悟
三千諸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陀是隨時存在的,要掌握感應道交的方法
聖嚴法師《禪修的要領》
敬畏一切眾生的生命

找到業障的根,才能夠真正懺悔

做一片茶葉

日光菩薩的聖號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