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物輕重之用具。又稱權衡。大莊嚴論經卷十二(大四·三二二下):「爾時(尸毗)大王,不惜身命,即登秤上。」長阿含經卷十三(大一·八四上)亦有「不為虛詐斗秤欺人」之句。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三將秤宮列為三十六宮之一。印度之窟院壁畫及浮雕,大多繪有秤之圖像,如描寫地獄諸種變相,或死者於閻魔王前被計量罪之輕重等。古代印度之重量單位異說殊多,然西元前四世紀頃已有錘、秤製作法之記載。佛典中有關重量單位之說,如大乘入楞伽經卷一(大一六·五九二中):「幾塵成芥子,幾芥成草子,復以幾草子,而成於一豆。幾豆成一銖,幾銖成一兩,幾兩成一斤,幾斤成須彌。」或法華經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大九·五三中):「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銖,價直娑婆世界。」皆為其例。

我國單位構成及進位法與印度不同,秦漢時代通行絫、銖、兩、斤、鈞、石之單位,其中鈞、石不久即廢,其他則為後世計量之基準。唐代之二銖四絫,約當於一兩的十分之一。北宋太宗時,一錢之千倍為一貫,一貫的十分之一稱為一分,又以一分的十分之一稱為一釐。除絫等為通用之重量單位,另有錘、錙之單位。如慧琳音義卷一○○錙銖條,以黍為始,十黍為一絫,十絫為一銖,六銖為一錙,錙即是分。四分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即一二○斤。日本初沿襲唐制,後又承北宋貫錢制而普遍使用。[修行道地經卷五、順正理論卷一、漢書卷二十一上律歷志] p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