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rgadāva。為釋尊成道後初轉法輪之地,即今之沙爾那斯(Sārnāth,即梵名 Sāravganātha,鹿主之意),位於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Varanasi)以北約六公里處。又譯作仙人鹿野苑、鹿野園、鹿野、鹿苑、仙苑、仙人園。關於地名之由來,諸說紛異,出曜經卷十四以此地乃諸神仙及得道五通之學者游止之所,非凡夫所居,故稱之為「仙人住處」;又謂昔有婆羅奈國王遊獵至此,網鹿千頭,經鹿王哀求以日送一鹿供王食用,王始放群鹿,故地名「鹿野苑」。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三博采眾說,以佛過去世為最勝仙人,嘗於此地初轉法輪,故稱「仙人論處」;以佛未出世或出世時,恆有諸神仙住此不絕,故稱「仙人住處」;以昔有五百仙人飛行空中,至此處見王之婇女,發欲心而失神通,墮墜於此,故稱「仙人墮處」。此外,大唐西域記卷七以鹿王為代有孕之母鹿舍身就死,因而感動梵達多國王,使王釋放鹿群,並布施樹林,而稱之為「施鹿林」。

鹿野苑自阿育王起,即備受景仰崇拜。八世紀初,玄奘西遊時,此地層軒重閣,連垣周堵,垣中有高二百尺之精舍,其西南有阿育王所建高七十餘尺之石柱,石含玉潤,鑒照映徹,僧徒千餘眾,為最隆盛之時代。逮至十三世紀頃,先後遭回教徒與印度教徒之蹂躪,盡成廢墟,今僅存周壁鏤刻右旋卍字之二層圓塔一座,及以鐵欄圍護之半截阿育王石柱等,供人憑弔。

現今鹿野苑中,寺院林立,有中華佛寺(華裔李俊承創建)、緬甸佛寺、摩訶菩提協會、印度教古物保存所、耆那教教堂,與佛教古物館等。其中,佛教古物館藏有千年佛像及各類法器、石柱,均系佛教珍貴之遺物。[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卷三十九、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賢愚經卷五、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六、阿育王傳卷二、高僧法顯傳、慧琳音義卷一、B. Majumdar:A Guide to Sārnāth, 1937] p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