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ranidhāna,巴利語 panidhāna。指起希求之心,且深自有所約制(自製其心),亦即發願起誓完成某一件事。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八中):「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蓋菩薩自最初發起菩提心,至完遂為止之不成佛等,即由其所發之誓願。佛及菩薩共通之願稱為總願,即指四弘誓願;個別之願則稱別願,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普賢菩薩之十大願等,即屬別願。淨土宗特稱阿彌陀佛之本願為誓願。因其普遍救度眾生之願,乃由發誓而來,故稱為弘願、弘誓;又因其願心深重,故稱為重願,又稱不舍誓約、本誓。由誓願而成就之力量,稱為誓願力;其作用非凡夫所能思議,故稱為誓願不思議。

關於誓、願之異同,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謂,自製其心稱為「誓」,志求滿足稱為「願」。又據吉藏之勝鬘寶窟卷上末載,誓、願二者有同亦有異,同者猶如智與慧、眼與目;異者在即事以行為「誓」,如十受等,要期未得為「願」,如三願等。是知誓願必伴以「邀制」(即志求、約制〡自製其心)之義,而非僅發願希求而已。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願之願文皆有「設我得佛」與「不取正覺」二語,其中之「設我得佛」即是發願希求之義,「不取正覺」則為「邀制」之義。[觀世音菩薩受記經、放光般若經卷三問僧那品、勝鬘經三願章、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十三、無量壽莊嚴經卷上、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讚卷中,摩訶止觀卷七下、法華經文句卷四下](參閱「願」6726) p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