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唐·黃檗希運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難免會犯錯誤,知錯能改才是最重要的;當別人犯了錯誤,要以寬容的心態來對待,給他反省改過的機會。修行學佛之人主張發菩提之心,心胸寬廣,以慈悲濟世救人,以行善為根本,使眾生從生死苦海之中得以超脫。

唐代的智舜禪師一向在外雲遊參禪。有一天,在山上林中打坐,忽然看見一個獵人,打中了一隻野雞,野雞受傷逃到禪師座前,禪師以衣袖掩護著這隻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會兒,獵人跑來向禪師索要野雞:「請將我射中的野雞還給我!」智舜禪師耐心地開導獵人:「它也是一條生命,放過它吧。」獵人說:「你要知道,那只野雞可以當我的一盤菜哩!」獵人一直和智舜禪師糾纏,禪師沒有辦法,立即拿起行腳時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來,送給貪婪的獵人,並且說:「這兩隻耳朵夠不夠抵你的野雞,你可以拿去做一盤菜了。」

獵人大驚,終於覺悟到打獵殺生是殘忍的事情。為了救護生靈,不惜割舍自己的身體,這種「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德性,正是禪師慈悲的具體表現。禪者不單純是逃避社會,遠離人群,禪者更要具有舍己救人的精神,從智舜禪師割耳救野雞的行為可見一斑。

有位信徒前來拜訪趙州禪師,由於沒有準備供養他的禮品,就帶著歉意地說:「我空手而來!」趙州禪師望著信徒說:「既是空手而來,那就請放下來吧!」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問說:「禪師!我沒有帶禮品來,你要我放下什麼啊?」「那麼,你就帶著回去好了。」趙州禪師回答說。信徒更是疑惑了,問:「我什麼都沒有,帶什麼回去啊?」趙州禪師說:「你就帶那個什麼都沒有的東西回去好了。」信徒不解趙州禪師話語中的禪機,滿腹疑惑,不禁自言自語:「沒有的東西怎麼好帶啊?趙州禪師這才開示信徒:「你不缺少的東西,那就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東西!」「禪師!就請您明白告訴我吧!」信徒仍然疑惑不解。

趙州禪師說:「和你饒舌多言,可惜你沒有禪性,但你並不缺禪性。要把去惡行善的心提起,要把爭名奪利的心放下:作為一個正常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認識到行善是自己份內的事情,止惡是自已應盡的責任,何況你是一個禪者,一個有修行的人啊。」如果世界上只有禪者來行善,那麼力量就太小了,樂善好施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

有許多時候,即使你在做好事,也可能會受到別人的誤會,在誤會面前,你能夠不為所動嗎?而白隱禪師卻能夠做到。白隱禪師一個人過著平靜隨和的生活,人們都說他為人純潔,心地善良。有一次,住在白隱家附近的一個女孩還沒有結婚就懷孕了。她的父母知道這個事情後非常生氣,逼著讓她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發誓要嚴懲那個不知羞恥的人。那個女孩死活也不肯說,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認孩子的父親是白隱。那個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燒,前去找白隱理論,說:「平日裡以為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沒想到你居然做出這樣的事來!既然做了,就出來承認,收留自己的孩子。」

白隱只說了一句話:「是這樣的嗎?」然後就答應收留那個孩子。孩子出生後,白隱負責照顧他。他從鄰居那裡得到了牛奶、食物和孩子所需要的一切東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照顧那個孩子,不管別人用怎樣的眼光來看他。鄰居們也都盡全力來幫助他,沒有一個人相信白隱是那樣的人,但是閑言碎語還是少不了。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那個孩子的媽媽因為無法忍受思念孩子的苦痛,將實情告訴了她的父母親——原來孩子真正的父親是一個貧寒的年輕人,他們相愛已經有多年了,因為害怕父母不承認這個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樣的事來。事情發生後,女孩因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說出來,就欺騙她的父母,說那個孩子的父親是白隱。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後,痛斥女兒不該做這樣毀人名聲的事情,然後就去找白隱,並把事實的真相告訴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求他的寬恕,要求把孩子帶回去。白隱把孩子送還給他們說:「是這樣的嗎?」

白隱禪師還是只有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沒有提及這一年來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和照顧孩子的艱辛。這個世界上能夠置個人利害得失於不顧的又有幾人?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時候,你究竟能夠沉默多久?這就看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了。人無完人,要善於寬容別人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