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圓通居訥禪師

廬山圓通寺居訥禪師,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讀書過目成誦。居訥禪師十一歲出家,十七歲時因背誦《法華經》得度出家,受戒後開始登壇講經,因辯才無礙,深得信徒的歡迎,連當時的耆宿高僧也不能與之相比。當時有許多禪僧從南方參學回來,都勸居訥禪師行腳參訪。於是,居訥遍參荊楚之間,卻並無所得。後到襄州洞山,留止十年,因為讀誦《華嚴論》有省。後來居訥禪師游廬山,因為道名遠播,被迎請至歸宗寺住持,後又遷圓通寺。

居訥禪師作為悟道的高僧,經常以機緣之語破除學徒妄想,以使他們心不外求,觀照自心。有僧問禪師:「祖剎重興時如何?」師說:「人在破山頭。」又說: 「一朝權在手。」說完居訥禪師便打學徒。此是以機緣語和擊打弟子的方式來引導弟子,令其自悟本性。禪師認為:禪境不能以言說,若能言說便不是禪。

在禪門高僧中,居訥禪師不僅以禪風聞名,更以淡泊名利為人稱頌。《禪林寶訓》中專節介紹了圓通居訥禪師淡泊名利的感人事蹟:松皇佑年間,宦官李允寧施舍自家屋宅創立禪院,禪院建成之後,宋仁宗皇帝賜額十方淨因禪院。宋仁宗皇帝聽聞居訥禪師的盛名,派遣李允寧親持詔書請居訥禪師任淨因禪院主持。居訥禪師毫不為名利所動,以目疾耳背為由,委婉地拒絕了。宋仁宗對他的淡泊名利之舉更為敬重,請居訥推薦一位高僧住持,居訥推薦了大覺懷璉禪師前去住持。

有人問居訥禪師:「仁宗皇帝推崇道德,恩被泉石,你為何要推辭訥?」居訥說:「在下無德無才,濫充僧倫,目盲耳聾,幸而能在圓通寺安養晚年,飯蔬飲水,飽食終日,就是佛祖也不做,更何況其他的呢?況且先哲說過,盛名之下,難以久居。我平常以知足圍樂為準則,從不為名聞利養所拖累,如果貪得無厭,到何時才能滿足呢?」居訥禪師不被名利所惑,自甘淡泊,在佛教史上被傳為佳話。《禪林寶訓》中評價他說,「名是人之所欲,師今避之,可謂德備而節全矣,出家而成美器,善始也;道成而保令名,善終也,如斯眾美,在師得之矣。」書中還引用蘇軾的話來評價禪師「知安則榮,知足則富。」

居訥禪師不僅淡泊名利,而且非常注重德行修養。他認為僧眾的品格修養比叢林制度更為重要。他說:叢林制度對於規範僧徒的言行舉止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制度建設,而忽視了僧眾的品格修養,即便有完善的制度,也難免有僧徒敗壞叢林。

居訥禪師還對弟子談論節義說:跛腳之人行動要靠拄杖,一旦失去枴杖,他走路就會摔倒;渡河之人要依靠船來渡河,一旦翻船人便會落入水中。由此可知,單凡在林下修道的人,應當守節義以自重,不可假權勢以御人。如果假借外勢以自重,一旦失去外援便有摔倒落水的禍患。

禪師說:從前百丈禪師建叢林,立規矩,希望改變末法時代的各種弊端。可是令百丈禪師始料未及的是,有了諸多規矩,反而使末法時代的很多僧人,打著清規的名義損公肥私,敗壞叢林。雖然古代的出家人,大多巢居穴處,但人人自律。百丈禪師之後,修行者雖然住著高堂大廈,卻有很多人違犯戒律,荒廢道業。禪師由此認為,有沒有道德才是佛教能否興旺的關鍵。如果能持守道德,沒有叢林制度,同樣能修行的很好。沒有德行,有制度也會造成叢林頹廢。

居訥禪師還提出未雨綢繆的觀點。禪師認為:做任何事情應當預為準備,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居訥禪師告誡大覺璉禪師說,從前的聖賢在信念還沒有產生之前進行修治,在事情沒有出來之前進行提防,這是因為事先有準備所以沒有禍患。因此,設重門以守衛,夜晚敲木梆以震懾,使盜賊無從而入。居訥禪師還說,事情有準備做起來就容易,倉促地做一件事情就難以做的圓滿。古代的賢哲之人懷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