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積廚中出高僧

禪宗歷代祖師都主張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是修行,而並非只有坐禪一途。唐代慈受禪師在《訓行童頌》中說:「香積廚中好用心,五湖龍像在叢林。瞻星望月雖辛苦,須信因深果亦深。」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許多高僧都是在日常掃灑砍柴、燒水做飯等勞作中而悟道。在叢林諸種為大眾服務的勞作方式中,猶以在香積廚中修行證道的高僧最多,於是禪門中便流傳有句俗話叫「香積廚中出高僧」。

唐代的溈山靈佑禪師便是從香積廚中走出的一位最有盛名的高僧。溈山靈佑禪師,福州長溪趙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剃髮於杭州龍興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參百丈,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

靈佑禪師當時在百丈懷海門下任典座,負責掌管大寮炊煮飲食諸事。每次當他汲水時,都見到一隻靈龜出現,食用他收拾出來的剩飯餘粒。因此,他每次汲水,總把餘飯放置於水邊石上,留待那靈龜食用。如是過了很久,一晚,靈佑禪師忽然在夢中見到那靈龜對他說,由於長久以來受其施食供養飯粒,心中感恩殊深,現在它快要離開別去了,因為知道他有厄難,故特來相報。

他在夢中便追問究竟有何厄難?靈龜說他將會患上非常嚴重的目疾,他便請求靈龜解救免難的方法。靈龜告訴他,為報他施飯之恩,會將其唾液流放在他所知道的水邊石上,只要把它塗抹在眼目之上,病患即可痊癒。次日早晨,他醒來即覺雙目非常疼痛,幾至不可支持。他便依夢中靈龜所示,摸索到那水邊石上,將唾液塗抹雙目。須臾之間,不但劇痛消失了,而且目力超勝過昔日萬倍,以致能夠上察天文,下知地理,勘與風水通達精微,時人皆稱為神眼頭陀仙。

當時有一位異僧,人稱司馬頭陀,本是三國司馬懿的後裔。他雖出生名門,卻不慕世榮,年少便於南嶽衡山出家了,後來住於江西黃龍山永安寺,持頭陀行。一天,司馬頭陀來探訪百丈禪師,對百丈禪師說在湖南的溈山,找到一處將出一千五百善知識的地方,並要求百丈禪師揀選一個人去住持。百丈禪師問司馬頭陀,他是否可以去住持,司馬頭陀說溈山不是百丈禪師所居之所。百丈禪師問其緣由,司馬頭陀說:「和尚您是骨人,而那座山是肉山,您若在那裡住持,徒眾不會超過一千人。」

百丈禪師又問:「我這個寺院中有人能夠勝任這一職務嗎?」司馬頭陀讓叫出僧眾一個個查看。當時華林覺為寺中第一上座,百丈令侍者請他出來,百丈禪師指著華林覺對司馬頭陀說:「此人如何?」司馬頭陀令華林覺謦效一聲,行走數步。然後說:「不行。」百丈禪師最後令侍者叫出靈佑禪師,司馬頭陀一見靈佑禪師便連連讚歎:「此人正是溈山的主人。」百丈禪師於是當晚召見靈佑禪師囑咐說:「我在此山化緣。你當居住溈山勝景,希望能不負眾望,燈繼薪傳,廣度後學。」不久,百丈禪師就派靈佑禪師去溈山住持了。

靈佑禪師到溈山開闢道場的時候,得到當時的裴休宰相護法幫助。裴休宰相給他在那裡蓋了五千四百零八間的房子,又開了五千四百多畝田,還請了一部大藏經。辦妥這些事情後,他問靈佑禪師還有什麼需要幫忙?靈佑禪師說:「你應辦的都已經辦了,但尚欠一件事沒辦啁!就是我還沒有徒弟呀,就請你把你的兒子送到我這裡來當和尚吧!」裴休宰相說:「這件事情,我現在不能立刻答應你,因為我只有這個兒子,他現在已經是翰林官階了,我要回去請示皇上,還要和夫人商量。」回去以後,皇上也同意,夫人也同意,裴休宰相就把兒子送去溈山出家了。

裴休的兒子,就是開闢鎮江金山寺的第一代祖師法海禪師。這位法海師到溈山後,雖然他以前是當官的,可是靈佑禪師對他要求很嚴格,命他每天都要負責挑擔一千多人吃、用的水。一天,他擔水擔得很是勞累疼痛,他坐下來休息時不禁埋怨說:「和尚吃水翰林挑,縱使吃了也難消。」此話說過以後,當時那裡的僧人的肚子竟然都發脹了,大眾僧便把這件事情稟告靈佑禪師,禪師就召法海來問:「你究竟說了什麼話?」法海就把這番話複述了一遍。靈佑禪師就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你挑一點水,頃刻腹中亡。」從此以後,大眾僧的肚子便不脹了。後來靈佑禪師又準許法海閉關三年,三年之後,便派他去金山開闢道場。

另一位在香積廚中走出的禪門高僧是杭州無著文喜禪師(820—899),他是嘉禾(湖州)語溪人,俗姓朱。七歲依本邑常樂寺國清出家剃染,後習律聽教,禪誦不輟。成年後,師飽學多參,朝禮五台時蒙文殊菩薩接引,示以妙法,師遂豁然開悟。大中初年(859),無著文喜禪師初參齊峰寺,後往謁大慈眉善目山性空禪師。性空禪師告訴他應廣參善知識,師於是前往五台山華嚴寺參禮。當他行至金剛窟拜佛時,遇文殊乘金毛獅子往來,其侍童賜偈曰:「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心裡無嗔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文喜禪師由此駐錫五台。

咸通三年(862)文喜禪師至洪州觀音院參拜仰山慧寂禪師,仰山大笑令師任典座一職。文喜禪師在做飯時又遇文殊菩薩現於粥鍋之上。文喜禪師操起攪粥的篦子便打。口中還說:「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文殊聽後也說偈曰:

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卻被老僧嫌。

有一天,有異僧來求齋飯,文喜禪師就把自己的齋飯分一半給他。仰山禪師事先知道異僧前來,便問文喜禪師:「剛才有果位人來,汝給食否?」師說:「輟己迴施。」仰山曰:「汝得大利益。」

後來,文喜禪師又前往浙江住龍泉寺。有僧問師:「如何是涅槃相?」師說:「香煙盡處驗。」僧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說:「喚院主來,這師僧瘓顛。」僧又問:「如何是自己?」師默然,僧不知所措,便再問一遍。師說:「青天蒙昧,不向月邊飛。」後蒙皇上賜紫衣,署名無著禪師。

從「香積廚中出高僧」的事例可以看出,在寺院為大眾服務的勞作中往往能成就一個人。為大眾服務的過程不僅是為自己求福報的過程,同時也是修行的過程。因此在叢林之中,一個人如果能夠以一顆平常正直的心來為大眾服務,你就一定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護佑,從而最終成為受人敬仰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