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律部 > 正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佛說出家功德經...四分比丘戒本疏卷上 嵩岳鎮國道場沙門定賓撰 觀夫內契玄宗絕眾相而凝寂。外流妙體應群機而演教。故能橫寶舟於欲浪照...律宗新學名句卷上 一律 事鈔四分一律宗是大乘。 一人 羯磨序意唯拯拔一人。 一師 戒本同一師學如水乳合。 一心 律雲...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上(並序) 大宋餘杭沙門釋元照撰 出家之士稟戒為體聚法居身。行必據體而修。故因名隨行身必稱...(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解脫戒經 僧昉述 譯經緣起 戒律者,建定慧之妙幢、殄闇惑之明燈,度危嶮之蹊徑、開憺怕之...沙彌威儀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已受沙彌十戒,為賢者道人。次教之當用,漸積從小起。當知威儀施行;應當知和上幾歲...(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佛說菩薩內戒經 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譯 佛以十五日說戒時,文殊師利正衣服,以頭腦著佛足,起長跪,白佛言:「若有...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灌頂真言: 唵(引)曩莫捨...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佛說稻芉經 闕譯附東普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薩摩訶薩眾。 爾時...五母子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華嚴念佛三昧論 菩薩戒弟子 彭際清 述 念佛法門。諸經廣讚。約其總貫。略有二塗。一普念。一專念。如觀佛相海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始成正...大方廣佛華嚴經...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咒課法並序 隋祖智者說摩訶止觀。約四種三昧。示諸經行法。讀者雖眾。修者無幾。何為其然乎。以人根...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俱。爾時,世尊光明韑韑,...(術語)謂小乘所談之空理。以其偏於空之一邊也。...【煙寂靜】 p0949 瑜伽十七卷十頁云:由已證得阿羅漢果,心善解脫;便於自身、自身眾具、纏及隨眠,皆悉永斷。離...
緣起作用不空、不錯亂,每種供養都會得相應果報。比如,供歡喜,得大喜悅;供音樂,得微妙音;供舞蹈,得無礙神通;...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體上下功夫:身為苦本,法性常樂;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是...有些東西一旦擁有了就是負擔,擁有的越多,負擔就越重。有些東西明明擁有了,卻不屬於你的;有些東西看似沒擁有,卻...
我們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這個心就會像野馬,就往外跑,心很難安立在佛號上。他一安立在佛號上,要麼昏沉,要麼掉舉...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好譽而惡毀,人之常...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礙 念佛的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你們跟我們這些師父們不一樣的,淨土部的師父天...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久久或致誤事。馮夢華厚德君子,其子與孫皆死亡。前年過繼之孫...
印光大師這種菩薩的心腸。作為一個比丘,有些事情沒有必要他去談論,談論了可能還會被人譏嫌,說你一個出家人怎麼人...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強大的生死業力。其實空正見只是一個根本,這...剛才來了位信徒。 她帶著小孩,有點憂心的樣子。一見到我,就要我幫她提升小孩的學習成績。她的那種急迫、恨鐵不成鋼...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執取。什麼叫局部的執取?叫隨所生所繫,它的生命出現什...
菩薩做些個什麼事呢?利益眾生。總的說一句,就是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你得有智慧,這個智慧你還得具足方便善巧。...
【註音版】大愛道比丘尼經
北涼失譯人名
上篇:【註音版】四分比丘尼戒本 | 下篇:【註音版】式叉摩那尼戒本 |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華嚴經·淨行品
【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四分比丘戒本疏
律宗新學名句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解脫戒經
沙彌威儀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佛說菩薩內戒經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雜阿含經
佛說稻芉經
【註音版】五母子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華嚴念佛三昧論
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咒課法
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
【佛教詞典】偏空
【佛教詞典】煙寂靜

法供養的意義和種類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懂得捨棄便是擁有

念佛一定要「念茲在茲」

人言我好壞,不生喜怒心
夢參老和尚《佛七開示》

字體潦草易誤事

臨產可念觀音聖號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不為明日而憂

【推薦】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