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發菩提心章凡例

此章別有異本,而文畫多紕謬,字句頗缺脫,今以梅尾南都諸本隨義參訂改正。筆削非私意也,每值文有大異,係之鼇頭。《法界義鏡》曰:「香象大師《菩提心章》載法界觀門,以明發心相。」故今章明第四表德中有五門:自第一真空觀至第三週遍含容觀,全舉彼觀文耳也。又如圓超《疏鈔錄》、凝然《華嚴宗要義》、永超《東域傳燈錄》及《高山寺藏目》等,皆標為賢首撰也。世別有題為《華嚴三昧章》者,然其文大同此章。今謂是乃後學誤以今章殘編為《三昧章》者耶?故《探玄記》說十重唯識曰:「上來所明約教就解而說。若就觀、行,亦有十重,如一卷《華嚴三昧》中說雲。」然考世所題為《三昧章》者,總無其文,故知彼非其於《探玄記》所指者必矣。

正德四年納錦綾山曼陀羅院

華嚴發菩提心章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

 發心第一 簡教第二 顯過第三 表德第四

初中問曰:「云何名為發菩提心?」

答曰:「依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眾生故。依此三心,各曲開十門。

「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

「二者、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源底故。

「三者、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

「四者、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舍離故。

「五者、無間心,謂觀此真如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

「六者、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

「七者、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

「八者、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

「九者、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不二,還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

「十者、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

「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於遍法界一切行門,誓當修習學故。

「二者、修行心,謂於此無邊行海,對緣修造故。

「三者、究竟心,謂凡所修學,要當成就,乃至菩提故。

「四者、忍苦心,謂能忍大苦,修諸難行,不以為難故。

「五者、無厭足心,謂頓修多行,情無厭足故。

「六者、無疲倦心,謂於一一難行多時,勇悍無疲倦故。

「七者、常心,謂於一一行,各盡未來際,念念相續恆不斷故。

「八者、不求果報心,謂修此諸行,不求人天二乘果故。

「九者、歡喜心,謂凡修諸行,稱本求心,皆大歡喜故。

「十者、不顛倒心,謂凡所修行,皆離二乘,俱絕三輪故。

「第三大悲心中,亦具十心:

「一者、廣大心,謂於一切眾生皆立誓願,將度脫故。

「二者、最勝心,謂度彼要當得佛果故。

「三者、巧方便心,謂求度眾生巧方便法,要當成熟故。

「四者、忍苦心,謂堪忍代彼一切眾生受大苦故。

「五者、無厭足心,謂於一一難化眾生化以無量方便,無厭足故。

「六者、無疲倦心,謂化難化眾生設於無量劫荷負眾生苦,不以為勞故。

「七者、常心,謂於一一眾生盡未來際念念無間,不休息故。

「八者、不求恩報心,謂於諸眾生作此廣大饒益,終不希望毛端恩報故。

「九者、歡喜心,謂令眾生得安樂時,通令得轉輪王樂、釋梵天王乃至二乘及大涅槃等樂故。

「十者、不顛倒心,謂不見能化及所化故。」

第二簡教者。

問:「眾生修行,為要籍受持聖教,方成行耶?為要須舍教法行,方成立耶?」

答:「通辨此義,略有十類眾生:

「一者、自有眾生元不識教,懸舍聖言,師自妄心,或隨邪友違教修行,以為心要。外現威儀,內實朽懶,巧偽誑惑,是魔徒黨,此為最惡人也。

「二者、自有眾生亦背聖教不讀經典,唯以質直心,隨逐前巧偽人,謂為出要,勤苦修行竟無所益,此雖勝於前類,猶非好人也。此上二人俱舍聖教,不得義理。

「三者、自有眾生聞前二人背教為損,即便唯讀聖言不解義意,莫知修行,唯以巧偽傍依聖教,求名求利,違自所誦,順妄背真,此雖不舍聖言,猶非好人也。

「四者、自有眾生雖受持讀誦唯逐文句,不知義理,不解修行,唯以直心讀誦為業,雖無巧偽勝過前人,猶非究竟。此上二人俱不舍聖教而不得義理也。

「五者、自有眾生讀誦聖教,分知解行,隨力修行,多讀文句,少有修行。雖是好人,猶未究竟。

「六者、自有眾生廣尋聖教,遍知解行,漸略聖言,而順教修行,取意專修不復多讀。此雖復勝前,猶非究竟。

「七者、自有眾生受持聖教深會其意,亡筌得實,唯在修行,不復尋言。雖舍教筌,猶非究竟。

「八者、自有眾生尋教得旨,知一切法無不穪性,是故於文字教法亦不待舍離,持此順稱之教則為正行,此雖不舍教而得真,猶非究竟。

「九者、自有眾生常受持稱性之言教,遂得於教不舍不著,恆觀絕言之真理,乃得於理亦不舍亦不滯,俱起二行故。《經》曰:『聖說法,聖默然』者,是其事也。此雖理事無礙,二行俱起,猶非究竟。

「十者、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教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恆誦習而不礙觀空。故《經》曰:『成就第一誠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乃至學三世諸佛無二語,隨順如來一切智慧』等,此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也。」

第三顯過者。

問:「色空、空色為相即耶?為不相即耶?」

答:「有二門:一、顯過;二、表德。

「第一顯過中有四句:謂即亦不可,非即亦不可,俱亦不可,俱非亦不可。

「初中有二:謂據人及法。

「就人有四句:若色即空,有二過失:一、凡迷同聖過,以凡夫見色,即是空故。二、聖智同凡過,以所證真空,即是凡見色故。若空即色,亦有二過失:一、聖應同凡,見妄色故。二、凡應同聖,見真空故。

「就法四句者:若色即空,還有二過失:一、壞俗諦過,以青、黃等色即是真空,則無別俗故。二者、壞真諦過,既以青、黃等相為真空,則別無真空故。若空即色,亦有二過失:一、壞真諦過,以空是青、黃等,則無真空故。二、壞俗諦過,以真空為色,則無妄色故。

「第二非即亦不可者,亦有二失。

「據人四句者:若色不即空,有二失:一者、凡迷不成過,以所見色,非虛妄故。二、凡無悟聖過,以所見妄色,隔真空故。若空不即色,亦有二失:一、聖智不成過,以空取色外是,非真空故。二、聖不從凡過,以空異妄色,聖自聖故。

「就法四句者:若色不即空,亦有二失:一、壞俗諦過,以色不無性,則待緣不得有故。二、壞真諦過,以不會色歸空,則無真空故。若空不即色,亦有二失:一、壞真諦過,以色外斷空,理非真故。二、壞俗諦過,以空非色妄,無依故。

「第三俱亦不可者,謂若色即空、不即空,空即色、不即色,亦有二種失。

「初、據人,有二失:一、凡聖雜亂過,二、迷悟不成過。

「次就法,亦有二失:一、二諦雜亂過,二、二諦不成過。思之可見。

「第四俱非亦不可者,謂若色非空、非不空,空非色、非不色者,亦有二種失。

「就人,有二失:一、迷無悟聖期,悟不從凡過;二、聖凡雜亂,二位俱壞過。

「二、據法者,亦有二失:一、二諦各別,俱不成過;二、二諦溷雜,失法體過。思之可見。」

第四表德者,自有五門:一、真空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偏含容觀,四、色空章十門止觀,五、理事圓融義。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作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

就初門中為四:

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斷空故,不是空也。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故云不即空也。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無色,故不即空;會色無體,故是即空。良由會色歸空,空中必無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

上三句以法揀情訖。

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異真空,以諸色法,必無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爾,一切法亦然。思之。

第二明空即色觀者,於中亦作四門。

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斷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異色,故云空即色。是故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斷空不即色也。

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與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

上三句亦以法揀情訖。

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異色,以是法無我,理非斷滅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爾,一切法皆然。思之。

第三色空無礙觀者,謂色舉體不異空,全是盡色之空故,即色不盡而空現,空舉體不異色,全是盡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隱也。是故菩薩觀色無不見空,觀空莫非見色,無障無礙為一味法。思之可見。

第四泯絕無寄觀者,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迴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謂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又於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門,皆揀情顯解。第三句一門,解終趣行。第四句一門,正成行體。若不洞明前解,無以躡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絕於前解,無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無以入茲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絕也。

第二理、事無礙觀者,謂理事鎔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

一、理遍於事門,謂能遍之理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以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

二、事遍於理門,謂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無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無體,還如理故,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思之。此全遍門超情離見,非世喻能況。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非大,同時全遍於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時,不妨舉體全遍於諸波;一波全匝大海時,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礙。思之。

問:「理既全體遍,一塵何故非小,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遍於一塵?又一塵全匝於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遍於理性?既成矛盾,義極相違!」

答:「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得全收,而不壞本位。

「先、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與事非異故,真理全體在一事中。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理性恆無邊際。三、以非一即是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一塵理性無有分限。

「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者:一、事法與理非異故,一塵全匝於理性。二、事法與理非一故,不壞於一塵。三、以非一即非異故,一小塵匝無邊真理。四、以非異即非一故,匝無邊理而塵不大。思之。」

問:「無邊理性全遍一塵時,外諸事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遍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體遍一切事。義甚相違!」

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無礙故,故得全在內而全在外,無障無礙,是故各有四句。

「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性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即在內。二、以全體在一塵中時,不礙全體在餘事處,是故在內即在外。三、以無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內亦在外。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非外。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與一切法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外無礙。

「次、就事四句者:一、一事全匝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內即在外。二、一切事法各匝於理時,不礙一塵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內。三、以諸事法同時各匝故,是故全在內亦全在外,無有障礙。四、以諸事法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內亦非外。思之。」

三、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以成動,水望於波,能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當知亦爾。思之。

四、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猶如波相虛,令水體露現。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思之。

五、以理奪事門,謂事既攬理成,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已,壞波令盡。

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眾生現時法身不現也。」

七、真理即事門,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虛無體,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即水是波。思之。

八、事法即理門,謂緣起事法必無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以波動相舉,體即水故,無異相也。

九、真理非事門,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濕異故。

十、事法非理門,謂全理之事,事恆非理,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恆非水,以動義,非濕故。

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也。

第三週遍含容觀者,謂事如理融,遍攝無礙,交參自在。略辨十門。

一、理如事門,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性真實,體無不現。此則事無別事,即全理為事,是故菩薩雖復看事,即是觀理,然說此事為不即理。

二、事如理門,謂諸事法與理非異,故事隨理而圓遍,遂令一塵普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

三、事含理事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是故俱在一塵中現。如一塵,一切法亦爾。此事理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四、通局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

五、廣陝無礙門,謂諸事法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陝、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六、遍容無礙門,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遍即是廣容故,遍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彼一切法,全住自一中;又由廣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塵還即遍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一塵自遍他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思之。

七、攝入無礙門,謂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令一切恆在一內,同時無礙。思之。

八、交涉無礙門,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謂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法、一入一法;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

九、相在無礙門,謂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障、無礙。

十、普融無礙門,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准前思之。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也。

第四色、空章十門止觀者。

第一會相歸性門,於中,有二種:一、於所緣境會事歸理。二、於能緣心攝將入正也。

第二依理起事門者,亦有二種:一者、所歸理非斷空故,不礙事相宛然。二者、所入止不滯寂故,復有隨事起修妙覺觀。

第三理事無礙門者,亦有二種:一、由習前理事能通交徹,故今無礙也。二、雙現前故,遂使止觀同於一念頓照故。

第四理事雙絕門者,由事、理雙觀互相形奪故,遂使而雙俱盡,非理非事,寂然雙絕,是故令止觀雙泯,逈然無寄也。

第五心境融通門者,即彼絕理事之無礙境,與彼泯止觀之無礙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壞一味,而心、境兩分也。

第六事事相在門者,由理帶諸事全遍一事,是故以即止之觀,於一事中現一切法,而心無散動。如一事,一切亦爾。

第七彼此相是門者,由諸事悉不異於理,理復不異於事,即是一切而念不亂,如一事一切亦爾。

第八即入無礙門者,由交參非一與相含非異,體無二故,是故以止觀無二之智頓現,即入二門同一法界,即心無散動也。

第九帝網重現門者,由於一事中具一切,復各具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窮盡。如一事既爾,餘一切事亦然。以止觀心境不異之目頓現一切,各各重重悉無窮盡,普眼所矚,朗然現前而無分別,亦無散動也。

第十主伴圓備門者。菩薩以普門之智,頓照於此普門法界。然舉一為主,一切為伴,主伴、伴主皆悉無盡,不可稱說,菩薩三昧海門皆悉安立自在無礙,然無異念也。

第五理事圓融義者,亦有十門。

第一、理事俱融門,事虛、理實相攝、全收,融成十義。一、緣起事法,以虛空無性故,舉體全理也。二、真性理法,以真實故,不礙舉體全事也。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理事俱存。四、由二義相奪故,理事雙絕也。五、事全理而事不壞。六、理全事而理不失也。七、二俱存而俱不立。八、俱亡而俱不泯。九、前八相順而俱現。十、皆各相奪而不泯。並會意思之。

第二、理法隱顯門,理、性隨事,隱、顯融通,亦有十義。一、以理全事故,理隱也。二、事全理故,理顯也。三、以前二不相離故,隱顯俱立也。四、以二義相奪故,非隱顯。五、以全事而不自失故,即隱常顯也。六、以事盡而不泯他,即顯常隱也。七、此二不相離故,即俱隱俱顯也。八、相奪二亡故,俱非隱現也。九、由前八義同一理性不相礙故,同時俱顯也。十、同時相奪義無不盡泯,同一味亦非一也。深思可見。

又單隱、單顯各有十義。及俱存、俱泯十義,思惟可知。

第三事法存泯門,事相隨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義。一、以事全理故,事泯也。二、以理全事故,事存也。三、以前二不相離故,亦存亦泯。四、以二相奪故,非存非泯也。五、以舉體全理,事方成故,即泯而存也。六、以事舉體全成理,無不蕩盡故,即存而泯也。七、以二義相順故,即泯俱存。八、相奪故,即存、即泯俱泯也。九、以前八義同一事法,存、亡自在,無礙俱現故也。十、以同時相奪義故,無不盡圓融。逈超出情表,亦深思可見。

單存、單泯等十義,准前思之。

第四事事相在門,諸法緣起,力、用相收亦有十義。一、眾緣起法,於中若無一緣,餘一切緣全不成故,是故即一緣有力能攝一切,餘並無力攝在一中,即一現多隱也。二、以多唯一故,是故即多緣有力而能收一,一緣無力攝在多中,即多現一隱也。三、由前二義不相離故,無礙俱現也。四、以各相形奪無不盡故,即非隱、非現也。五、由有力攝他時,必無力入他故,現即隱也。六、無力入他時,必有力攝他,故隱即現也。七、俱攝無不俱入,故隱、顯俱現也。八、俱攝俱入必不俱,故隱、顯斯絕也。九、以前八義同一緣起故,自在俱現前也。十、各相形奪超然無寄,圓融絕慮也。亦深思會意,可以准知。

又單攝、單收入等十義,准前思之。

第五一事隱現門,一事望多,有攝、有入,隱、顯自在亦有十義。一、由攝多,故一現也。二、由一入多,故一隱也。三、以攝入同時一法,故亦隱亦顯也。四、全攝相奪各盡,故非隱非現也。五、由一能攝多,方能入於多,是即現常隱也。六、由入多故,方能攝多,是即隱常現。七、由具前六,義方為一,故俱隱俱現也。八、二義同一相奪俱盡,故非隱非現也。九、合前八義同在一法,無礙頓現前。十、由前諸義各相奪盡,泯然無寄,逈超言慮,即俱泯也。並各去情,如理思之。

又如攝入具隱、顯,有此十義。當知,隱現具攝入亦有十義。准思之。

第六多事隱現門,多事望一有攝、有入,隱、顯自在亦有十義。一、由多攝一,故多顯也。二、由多入一,故多隱也。三、以顯入俱現故,亦隱亦現也。四、攝入相奪故,俱非也。五、以多能攝一方能入一,即顯常隱。六、以多能入一方能攝一,故即隱常顯也。七、以具前二義方為多故,即隱即現俱現也。八、同體二義必相奪盡,即隱顯非也。九、合前八義同時頓現,相現前也。十、以前法義各相形奪,泯然超絕。准前思之。

又隱、顯具攝入十義,同前思推。

第七事事相是門,緣起事法展轉相成,體互相無,彼此相是。亦有十義。一、於大緣起中,若無一緣起,非直所起不彼能起;緣體亦不成,是故一緣是能成,為有義;多緣所成無體,是空義。是即多歸於一,故一存多泯也。二、多亦為一,故多為能成,是有義;一為所成,是空義。是即一歸於多,故存一泯。三、兩門二義並不相離,故即存亡俱現。四、形奪俱盡,故即存亡俱泯也。五、一為能成,必有所成故,是則攝多同一之有,即是廢自同他之空也。六、多為能成,必有所成故,亦攝廢同前。七、一多各二,不相離故,無礙俱現也。八、攝廢同體,定不得故,即俱非也。九、一多緣起隨義成立,故則相是存、亡俱存現前。十、能所存亡空有俱盡,故泯然超絕也。深思可知。

第八一多存泯門,然一望多有攝他、廢自,相是、存泯亦有十義。一、此法有攝他同己,故自存也。二、廢己同他,故自泯也。三、收廢俱現,故亦存亦泯也。四、以二義全奪,故俱非也。五、非盡己同他,無己盡他同己,是故即泯常存也。六、反上句,故即存常泯也。七、二義不相離,故存即泯、泯即存俱現也。八、相奪全盡,故存泯、泯存俱非也。

九、合前八義,一事法不相障礙,俱現前也。十、法義同體相奪俱盡,故超然絕慮也。思之可見。

第九多事存泯門,然多望一既攝他、廢自,相是、存亡亦有十義。一、以多有攝一同己,故多存也。二、以多有廢自同一,故多泯也。三、以前二義不相離,故存泯雙現。四、形奪俱盡,故雙非也。五、以非不攝一,同多無以廢,多同一是,故存即泯也。六、非不同一,無以攝一,故泯即存也。七、由存即泯,故有泯;由泯即存,故有存。二義不相離,故存泯、泯存俱現前也。八、由存無不泯,故非存;由泯無不存,故非泯。二義形奪兩亡,故俱非也。九、由八義同位相順,法體方立,是故圓通無礙,俱現前也。十、由前諸義各互相奪,定取不得,是故無不超絕。挺然無寄,唯證相應也。會意思之。

第十圓融具德門,然上法門並同大緣起無障礙,圓明自在。亦有十義。一、諸門融合圓明頓現,具足一功。二、隨舉一門,亦具一切。三、隨舉一義,亦具一切。四、隨舉一句,亦具一切。五、以此圓融俱總相,是故融攝一切。六、俱是別相,莫不皆是所攝一切。七、俱是同相,能所攝義齊均故。八、俱是異相,義各別不離故。九、俱是成相,緣起義門正立俱現故。十、俱是壞相,緣起無作同一味故。

然此具德門中,一法法爾,性具善、惡。故《經》曰: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諸佛於中而說法。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作。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如斯並是實事,非變化作,是法性實德,法爾如此也。如上之義去情,深思可知。

然此十門,同時相應為一緣起,就初門中有十義圓融,隨一各具餘一切義。如初門既爾,餘理法隱顯等九門亦然,但隨門異耳,是故一一門中各有十、百、千等。思之可見。

又此上法義中,各有解、行、境。會意思之。此則略辨理、事圓融。若能熟思,便法理現前,則華嚴義旨由此少聞耳。

華嚴發菩提心章(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