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則名為自性彌陀。觀想西方。依正在觀。是則名為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如是如是。一切眾生。全性迷倒。彌陀安在。全心逐境。淨土何存。雖具性德。未經修治。三細六粗之所埋沒。自昧衣珠。流浪六趣。如來說為可憐愍者。世間富貴。人天福報。尚順勤苦。且難稱心。豈況出世了脫生死。既生希望。又畏勤修。空言性德。自誑誑人。臘月三十。悔之何及。若夫既信此門。又肯修習。少見契經。動生曲見。如斯之類。其又實繁。當天台時。已論十疑。迨師子林。又加或問。像季末法。障病斯多。受佛密付。諸大菩薩。隨時啟辟。隨根救療。智者天如。皆其人矣。亦越於今。又數百載。善根益薄。障執愈增。偶有發心。難逢善導。水雲道人。深窮教海。義括三宗。直透禪源。燈該五葉。而接引三根。惟宏淨土。省庵近法。雲棲遠宗。爰是先有九祖之述。至於機宜普被。宗教兼攝。初學可企。久修必循。惟此念佛百問一卷。中邊皆甜。始終俱徹。既簡而該。亦深而淺。埽去惟心。不言自性。竟認權乘。匪泥實故。尤為從上尊宿未經開闡。所以者何。執理性者。多廢事修。反誤生西。著事相者。不棄有為。無礙直往。認作權教。方便施設。徑中之徑。顯佛垂慈。益覺親切。若此指示。洵乎蓮宗寶筏。淨土指歸。一口吐盡。一字不留者矣。讀者果能心悅誠服。如說精進。慈尊決定。遙為攝受。八德池中。必生蓮花。神化形遷。定當托質。惟我道人。證明非妄。末學小子。沐手焚香。頂禮展讀。讚歎無已。十疑或問。蓮池寸香。滴髓真傳。如是如是。是書所在。佛祖護念。有緣遇此。當廣流佈。散諸香華。而供養之。

道光五年仲冬朔月 淨業學人江沅拜撰

自序

書名念佛百問者何。夫有問必有答。不言答者。答攝問中。省文也。為數百。而所談皆念佛之事。故名念佛百問焉。或謂曰。斯果彼問而君答之乎。餘良久曰。此雖從我這裡出。然我但知其皆談念佛之事。不復憶其果彼問而我答。抑我問而彼答之也。其彼我雖茫然弗知。而所談念佛事。歷歷在茲。姑請淨業之士。用心於念佛者。觀而思之。或可以為螢光之一助。則是已。

道光五年歲次乙酉夏六月朔古吳後學悟開書

例言四則

是書多為在家念佛修行者發。直達心源。痛掃支離紆曲。好心學道之士。願加參會。而區區亦用自警雲。
此就當時片刻之語。只歸明白曉暢。不求廣說。
但為在家說者。自揣薄德。未敢冒昧瀆聽於同侶。然內有可通之處。願鑒諸
明眼上士。惠我教益。於中錯謬。幸垂斥正。

念佛百問

清雲間蓮華庵後學沙門 悟開 著

淨土法門。不落偏徑。如何正說(一)。

此門法道。一切根器齊收。門庭施設。宜乎徹上徹下。五教全該。徹上以被上根。徹下以接下根。信行願。所謂資糧。經律論。皆為助行。要其所歸。總不可離卻淨土三經。如是立說。是名正說。

自古及今。東土大善知識。闡揚淨業正說者是誰(二)。

正說有二。一者全體大用。通途正說。二者一事一理。逗機正說。古今大善知識。不可勝計。其所著述。多已散亡。今所存者不肖披覽甚寡。惟就見聞。其雲棲彌陀疏鈔。是全體大用。通途正說。如天台十疑。天如或問等。皆是一事一理。逗機正說。淨業行人最關緊要。切需求閱而玩味焉。

妙宗鈔。用三觀釋。鈍根難入。其亦偏說乎(三)。

觀法高深幽遠。非用天台三觀。不足以彰圓妙。是正說。非偏說也。若鈍根難入者。可長誦觀經。誦之熟。思之熟。隨其經文而想見之。雖不開慧性。不成觀道。亦是粗淺學觀之一法。但止要誦觀經想觀經。不得在觀經外。加一字講究。就在經中。不得妄性議論。不依此說。恐入邪魔。

觀想之圓妙。與持名中理一心。相去幾何(四)。

同一不可思議。

觀經下品。持名往生。此等持名。到何境界(五)。

到事一心境界。

不到事一心。還得往生否(六)。

不到事一心。難以往生。何以知之。阿彌陀經云。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心不顛倒。一心不亂。雖不能理一心。亦須事一心也明甚。

念佛時總有雜想。何能一心(七)。

若肯長看無量壽經。靜坐思惟。保管漸得一心。

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又云。如此三事。名為淨業。又云。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據此。已是淨業正因。不必更求觀法可乎(八)。

此經正旨。歸在十六觀門。所云淨業正因者。正是偏正之正。非正助之正。猶言如此三福。為淨業中真正之因。不是偏邪之因也。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意云何(九)。

作者。修也。言是心修佛道。是心本是佛也。

既本是佛。何假修為。所以無心合道。道在是焉。起念興修。修滋妄耳(十)。

不修到十分田地。安得無心合道。道在是焉耶。修而滋妄。修成妄滅。不修而妄。妄妄無窮。思之。

觀經云。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云何為念佛三昧(十一)。

梵語三昧。此雲正定。亦云正受。念佛三昧者。思專想寂。智與理冥。欲人易曉。復作一說。念即佛。佛即念。念佛一如。亦無念佛之相可得。是名念佛三昧。

觀經無量壽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如何觀法(十二)。

自他相亡。如說而觀。

彌陀疏鈔。何以謂之通途正說(十三)。

不矯不枉。無黨無偏。中正和平。獨明厥旨。謂之通途正說。

十疑或問。何以謂之一事一理逗機正說(十四)。

初欲起信。尚具疑情。十疑論。剖明所以。令其豁然無滯。參禪人。或稍知光影。即輕藐蓮宗。皆由不明佛理。誤入狂癡。天如和尚痛下犍椎。擊開迷網。專為一類之機。發明正旨。謂之一事一理。逗機正說。此二者。最關緊要。故特標出耳。

修行之士。得何等氣質。易於入道(十五)。

剛健中正純粹。此等氣質。堪作法器。剛能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健能為法為人。中則不落偏徑。正則不生邪思。昔日臨濟初入道。親近黃檗。睦州見其行業純一。令問黃檗佛法大意。臨濟三度吃棒。旋於大愚言下。悟徹佛法無多子。當知此時大悟。皆從平日行業純一中來。若非行業純一。雖有百千黃檗大愚。安能大悟耶。而臨濟之行業純一。亦由氣質之純粹所致。儒書雲。顏子深潛純粹。故為孔門高弟。況佛門法器。安可反遜於此。古今稱大善知識者。宗門如馬祖百丈等。教下如清涼天台等。淨土如蓮宗九祖等。皆剛健中正純粹者也。然此且就世諦而論。小而言之耳。其實大智慧根。光明徹乎邊表。豈可言說。我等後生小子。志求大道者。敢弗勉旃。

門庭卓立。高不可攀。淺質庸流。望崖而退。安所謂三根普被(十六)。

大凡學道。當先知至理。猶儒家修德講學。當先知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所以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然後一步一步學將去。縱不成聖。即成賢。不成賢。即成大儒。隨其學力淺深。皆不失為聖門弟子。今念佛人。當先知得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又知得歷祖高風。然後一步一步行將去。不得十分成就。即七八五六。乃至一二分。亦隨其學力淺深。皆得名為淨業成就。既成就已。皆得往生。既往生已。皆得不退。皆得直至無上菩提。何曾不是三根普被哉。彼望崖而退者。不足以語信心人也。信且不真。佛亦無可如何。

一二分成就。皆得往生。何故認真念佛二三十年。臨終時。瑞應罕聞。豈如是之久。尚未成就一二分乎(十七)。

良繇認真念佛。不是認正念佛。何也。或以切實正法相告。因不順我懷。即不入其耳。或以虛華無益相聞。因恰合我意。即期在必行。不求正法。但任己情。因而逐浪隨波。一生熱鬧。所謂擔麻棄金。唐喪光陰者矣。若欲一二分淨業成就。於茲亟宜猛省。

古人謂念佛不礙參禪。參禪不礙念佛。又有謂念佛礙參禪。參禪礙念佛。究竟如何(十八)。

法有二門。理無二致。指理言不礙。指法言礙。但理待悟後而明。法即現前所用。法者。方法也。方法即無兩般。心無二用。故言礙。歸源性無二。故言不礙。

利根當參禪。鈍根當念佛是否(十九)。

參禪與念佛。各從其志可也。若以利鈍配定。是何言歟。志氣堅勇。鈍亦能悟。體究念佛。非利不成。若說祖師門下。專接上根。愚夫愚婦。皆會念佛。此一往之詞耳。

參禪悟後。與佛齊肩。念佛往生。不脫生死。然否(二十)。

悟後尚待進修。為有業識流注未淨。溈山和尚言之詳矣。只聞極樂世界蓮華中生。不聞極樂世界蓮華中死。蓮池大師言之盡矣。嗟乎。不具正知見。又不明典章。有如此誤。慎之哉。

中峰雲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何謂也(二十一)。

梵語禪那。此雲靜慮。即慮而靜是定。即靜而慮是慧。所云禪者。定慧耳。淨土法門。亦資定慧。禪與淨土二名雖異。其定慧一也。猶雲定慧者。淨土之定慧。淨土者。定慧之淨土。中峰此語。蓋策淨業而進定慧之功。誡參徒而開淨土之行。乃禪淨雙修語也。

禪淨雙修。要分前後。還是一時(二十二)。

達磨宗旨。超越教乘。不同四禪八定。所以古人道。這個尚不與教乘合。何況儒書。是知應分前後。若先參禪見性。而更修淨業。最為順理。古來宗門龍象。並宏淨業者。皆如此。

天衣雲。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何謂也(二十三)。

淨土往生。佛無虛語。故云生則決定生。若了彌陀即本性。本性即彌陀。而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云去則實不去。此理事併舉。權實雙彰語也。

淨土法門。每稱禪觀。是何等禪耶(二十四)。

非達磨禪。亦非四禪八定禪。所云禪者。乃體究念佛。即持名中理持工夫。然持名至理一心之極。達磨禪。四禪八定。非二致也。

禪淨雙修。宜先禪後淨。前已聞命。但何以不可齊修。其有說乎(二十五)。

念佛不怕取相。參禪先要離相。取與離。難以並行修習。

滯名著相。未離妄緣。達士所譏。良由是矣(二十六)。

念阿彌陀佛正覺圓滿之名。觀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之相。如此滯著。只怕未能切實。果能切實。則世間種種幻化妄緣。自當遠離。正是舍妄歸真之法。背塵合覺之方。況此取相離相。皆是入門方便。譬若心欲到家。不從其門而入。還能到家否。

每見古德指示念佛之間。覷個是誰。與參話頭相似。又云自問阿那個是本性阿彌陀。其法如此(廿七)。

此是後代師家變法。並非佛說淨業正旨。在師家意中欲人悟明本性。然間看誰字尚可。若自問阿那個是本性阿彌陀。未免引起識情湊泊之弊。近時為師者遷就學人尤甚。作家宗師。決不如是。

學者皆稱參禪能悟。念佛不能悟。故知念佛不及參禪(二十八)。

念佛不能悟。齊東野人之語。楞嚴大勢至圓通章雲。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言心開。豈非悟境。觀經上器往生章雲。解第一義。言解第一義。豈非悟境。達唯心淨土。了本性彌陀。言達言了。豈非悟境。以要言之。體究念佛。皆悟境也。觀雲棲疏鈔理一心文中自明。不過淨土法門。以信願往生。而行修念佛。是緊要正旨。悟不悟。不計也。所以永明禪師有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之料簡。當知非因無能悟而言此也。至於達磨禪宗。學者若到桶底脫落。更透過末後牢關。做個脫灑漢子。此等人作略。超過一切法門。所以謂之祖師禪也。

四種念佛。其說如何(二十九)。

四種者。謂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也。觀像所以束斂身心。可為觀想之前導。持名之助緣。實相者。離一切相之相也。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持名至理一心。觀想至覺觀雙亡。則同歸實相也。此念佛之極則。神功妙用。非口頭三昧者所能窺測。

念佛素稱簡易。何以今說如是之難(三十)。

簡易之語。其意有二。一則就其中下之根。說要截斷輪迴。徑往西方。永超生死。只消專志念佛。心不顛倒。不論賢愚。皆能成就。故云簡易。一據六度萬行。祗劫熏修。方成佛道。今則六字洪名。不拘久近。果能正念分明。便得彌陀接引。托質蓮胎。俱臻不退。豈非簡易。

古人謂萬修萬人去。然今念佛而未必往生者何故(三十一)。

楞嚴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此乃感應使然。若萬人真實感。則萬人真實應。此之謂萬修萬人去也。往生念佛之人。口雖念佛。心不依佛。仍舊自逞主見。如何若何。一聞真切語。便難而畏之。一聞方便語。便易而忽之。如此念佛。實則具文而已。未必往生。若見難不畏。見易不忽。常求開導。時切精思。依佛念佛。古人語。決非誑汝。

既發願往生。只須念佛。何假修諸功德。轉成有漏之因(三十二)。

凡修佛道。福慧並尊。有漏無漏。隨人心向。不可因有漏之福無常。而遂廢莊嚴佛土之大福德也。故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念佛也。福德因緣。修諸功德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章雲。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云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如此等說。難以備舉。學者宜盡心焉。

念佛本屬易行。若如前說。其不令人裹足乎(三十三)。

佛不異語。惟在當人善會耳。根性固有利鈍。而人力又有瘠肥。但當思勉其鞠躬盡瘁。豈可漫諉之於力不足也耶。

在俗念佛。輒為善務糾纏。有何方便。不礙修持(三十四)。

此事全在當人善於調處。調處得宜。即不礙也。

念佛與持咒相似否(三十五)。

不相似。咒具威神之力。不可思議。但如法加持。即成機感。不用體究也。念佛者。有事有理。有性有相。有權有實。要由體究而得明瞭。故不相似。

念佛與誦經相似否(三十六)。

可雲相似。何以故。誦經者。散之而為經中若干文義。若干句義。若干字義。收之則不出一佛義。天台雲。言佛便周是也。今念佛者。即是念一切經義。一切文義。一切句義。一切字義。何以故。佛是覺義。經云。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是也。

念佛工夫。有幾等次序。有幾時更為要緊(三十七)。

次序三。一者專心念佛。二者究心念佛。三者一心念佛。更為要緊三。一者病時。二者老時。三者死時。

念佛時有雜念起。問此雜念從何來(三十八)。

人之一身。止有一念。念佛之念即是他。雜念之念亦即是他。只因這一念。不能全分歸於念佛。即有少分在念佛之外。雜念者。即此少分佛外之念。驀地裡兜著塵勞業種。乘此念佛時插入耳。

如何得除去雜念(三十九)。

不消除得。但自抖擻精神。以此一念。全提在佛上。雜念即無。

雖知如是。奈精力罷弱。不能使之即無。又當如何(四十)。

道力未充。多諸散亂。收攝六根。漸歸清淨。不得已。姑設方便袪之。念佛時當雜念起。不要理會他。我只是念。更加目注佛像。或念注佛像。自無雜念矣。

如此做去。始而果好。但久久。又有雜念起時如何(四十一)。

內心渾濁。外境紛拏。念佛便不得力。甚至雜念纏擾不開。此時不必焦燥。但結湛心思。令六字洪名。一一從念提起。由口出聲。耳中歷歷聽聞。又復念中流出。循環貫攝。不令間斷。雜念自無。

如此固妙。奈有鈍根不能者。又且如何(四十二)。

智者大師。開忻厭二門。初心入道。切須起忻厭心。忻厭一生。精進自發。內心渾濁。漸見澄清。外境紛拏。自然消散。念佛時。便覺輕安適悅。若忻厭不生。竟無入路矣。如不會做工夫。念佛而多雜想者。可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當念佛一聲即記在南字上。第二聲記在無字上。又阿又彌又陀又佛又南連環。記認不斷。一切雜念。無處出生矣。

上根念佛。亦有雜念。如何遣法(四十三)。

圓覺經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而況於雜念者乎。

念佛多年。何故終不得力(四十四)。

自無主宰。但隨波逐浪。任爾多年。何能得力。

往生不往生。利害在甚麼處(四十五)。

與阿彌陀佛。一念相應。利也。有一絲放不下。害也。相應者。猶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意也。

淨業以何為根。以何為因。以何為究竟(四十六)。

淨業行人。當以菩提心為根。以念佛為因。以自利利他為究竟。

一毫之善。皆可迴向西方。今不念佛。但誦經故咒。迴向西方。想亦不違教理(四十七)。

讀誦大乘。經有明文。然是助行。觀經以修觀。彌陀經以執持名號。斯為正行。棄正修助。未達深理。殊不知觀想持名者。正使轉生成熟。至命終時易於感應。修餘行者。恐願力稍疏。為他歧移奪。而致障往生耳。

念佛不要長齋否(四十八)。

若已先發菩提心。決不再問此語。昔日馬祖因官人問肉。吃即是。不吃即是。祖雲。吃是中丞祿。不吃是中丞福。此語大有意味。

念佛人不能長齋。亦得往生否(四十九)。

凡有過。甚微薄。更功能掩過。而念佛求生極樂。心甚親切。至臨命終時。道力勝於業力。決可往生。

念佛門中。帶惑往生。十念成就等說。學人耳邊。大誤之極(五十)。

佛不誤人。人自誤耳。何謂自誤。恃容帶惑往生。居然造業。為有十念成就。任意因循。豈知帶惑者。不待三惑斷盡耳。十念者。就極忙人。不暇多念者言也。念佛人。不悟此旨。蹉跎過了。臨命終時。業力勝於道力。奈何奈何。所以平日間。必當洗除惡習。警策善根。不致自誤也。

蓮池大師臨示寂。囑雲。老實念佛。唯老實念佛。故不必講求論議(五十一)。

老實者。純真無妄之謂。非不講求。為老實也。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世稱質樸者為老實人。若全無知識。則名呆人矣。今雲老實念佛。非呆念佛。可想而知。

世人六亂妄想。剎那不住。求個毫無知識底呆人念佛如何(五十二)。

雖是呆人。他聞說念佛好。便歡喜。得知念佛好。聞說念佛生西方。他又歡喜。得知念佛生西方。於是遂呆念佛。今日呆念。明日呆念。直呆念到命欲終時。忽然阿彌陀佛放光接引。彈指往生極樂世界。此等人。可謂呆而不呆。若是聦明會打算人。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今日忙。明日忙。若功垂後世者。置弗論。直忙到臘月三十日。忽然業積如山。面前齊現。此時無計可施。待人發放。此等人。可謂不呆而呆。所謂如來說為可憐愍者是也。

修行不得進境咎在何處(五十三)。

修行者無他。但滅諸習染之氣而已。譬如磨鏡。垢去明存。一切眾生。皆有種種習氣。所以輪轉生死。念佛者。令其心歸大覺。習染潛消。若初果之破盡見惑。二果之復破思惑六品。三果之再破思惑三品。四果之破盡見思。緣覺之侵習。十地菩薩。地地之分斷一品無明。等妙二覺。亦復如是。此等斷惑。我輩安能。祇可求佛攝受。順佛方便慈恩。帶惑往生。然粗重垢染。不得消除。成何修道者。即如貪瞋癡愛。嫉妒謟曲。乃至機械變詐。名利私心等。皆為障道惡緣。我不能除。被其所障。所以修行不得進境。

親師近友。常愁牽入火坑。瞎煉盲修。又恐終成骨董。聞思既失。進退何憑(五十四)。

末世法弱魔強。不必言矣。然虛心察取。天下未必無人也。此時看經一事不可緩。但要知得看經道理。假如念佛人看經。應先取淨土門中經書。詳加參究。須會理通源。勿迷情偏執。本門明白。復及餘經。隨其心力可耳。如今在家居士。多取一本金剛經註解看了。雖修淨業。而淨業經書反不在意。真無益而有損。

金剛經神妙不測。彌陀經平實無奇。二經相較。勝劣可知(五十五)。

修行之士看佛經。解佛義。神妙不測以為勝。平實無奇以為劣。大不可也。看經解義。要於神妙不測處。尋出平實無奇底理來。平實無奇處。尋出神妙不測底理來。方稱具眼。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章。三說發菩提心。為往生樞要。今何各知識開示於人。惟念佛是說。不及菩提心(五十六)。

龍舒校本。遺漏發菩提心句。雲棲正之。省庵法師。諄諄於此。作勸發菩提心文。極為懇切。從上大善知識。開念佛法門。必以勸發菩提心為首務。始盡廣大法門旨趣。若近時者。日趨日下。儒書雲。何足算也。

無量壽經。劇談五善五惡等文。類似小乘經典(五十七)。

經云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豈小乘經典耶。依文不依義。如之何其可也。既有此問。試作一解。良由此經。於經法滅盡之後。尚留世百年以度有緣。而末世之中。根器益鈍。我佛悲心徹底。譬如長者告誡其子。而子性愚劣難曉。為作切實語。就子可曉者而語之耳。

迴向之詞。輒謂普為眾生。廣度眾生。如此虛願而雲有願必成。人所難信(五十八)。

有口無心。可稱虛願。實有其心。便為實願。故曰必底也。現在之普為。當來之廣度。若突然孤起。未免空談。華嚴經中善財童子。遍參知識。必雲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道。修菩薩行。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此是第一發心修行好榜樣。既已先發菩提心。則一切修行。皆從菩提心中流出。而普為眾生。廣度眾生等。盡是菩提心感發。真實不虛。何有不遂之理。

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故知多則得生。少則不生也(五十九)。

按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此專指上輩說。中下二輩。自有差等。

念佛貴乎心持。何必出聲(六十)。

心持念佛。頗合深旨。但出聲念佛者。即以佛聲而為助緣。有自他兼益之妙。

然則默念可乎(六十一)。

獨自念佛。聲默皆宜。若隨眾念佛。定應出聲。

或謂六字念。尚存皈敬之意。四字念。竟是直稱名號。以為不可。然否(六十二)。

古無此說。此隨世諦知見。然其稱名之義。不屬於此也。

昏沉中念佛。亦有利益否(六十三)。

昏沉中念佛。正是口念心不念耳。切須自己警覺。勿使慣常。

世稱在家念佛誦經。能令兒孫稀少。果有其事否(六十四)。

為善降福。為惡降殃。此一定之理。今以念佛誦經而降之殃。豈念佛誦經。為惡事耶。理云何通。又乏兒孫之人。世間不少。未必是念佛誦經者也。此就世法而言。若論佛法。兒孫者。前世所結之業緣耳。賢兒孫是善業緣。不肖兒孫是惡業緣。無常之法。盡是夢幻泡影。

念佛之緩急。佛聲之高低。念時之行坐。如何合法(六十五)。

念佛太緩。則散而無力。太急。則失於自在。不緩不急。則安詳清朗。佛聲太高。恐傷氣力。太低。易入昏散。不高不低。則悠揚和雅。在道場。大眾念佛。行坐自有定香。若二三知己。自在念佛。只取念佛如法。不必拘定常例。不妨通融。大約坐時宜多。行時宜少。又清朗時宜多坐。昏散時宜多行。此其大意也。

近見佛七期中。晚間跑香念佛。謂之搶西方。有此法否(六十六)。

餘始聞。不覺大駭。西方可搶耶。良由不信念佛。輕賤念佛。甚至信心者。不肯念佛。皆為此等無稽之談所誤。遂不能興起道心。且多令有識者避之而莫及。吁可怪也已。可痛也已。

一心不亂。再求開示(六十七)。

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心不自心。亂從何起。若向第二門頭。不無方便。譬如一個人愛了一件事。或琴棋書畫。或絲竹管弦。他切心於此。直是性命不顧。寒不知寒。熱不知熱。倦不知倦。饑不知饑。一切正事。都也拋卻。若有人來阻撓。恨不可言。如今將念佛求生西方這事。亦是如是。便是一心不亂。

念佛人何病最大。何病最多(六十八)。

湛寂靈明。本來無病。情生智隔。諸病生焉。於中偏病最大。貪病最多。然非獨念佛。一切修行同此。故永明壽禪師。著宗鏡錄百卷。萬善同歸集六卷。皆醫偏病之妙藥也。

偏貪之病。愚者固爾。恐賢者未必如是(六十九)。

偏見貪習。設賢者有此。其病癒細。當知鬥爭堅固。並由偏病使然。佛法衰殘。皆因貪習所壞。言念及此。不覺淚下。

設欲回狂瀾於既倒。如何而可(七十)。

全賴有力大人。念佛深恩。大家扶起。不肖福德雖無。敢效執鞭之役。

即今闡揚念佛法門。應以何為先務(七十一)。

儒教有云。事必師古。又有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我等佛門修道。亦當奉此語。擇取古人為法。縱不合時宜。何妨隨緣度日。

擇取古人為法。請示何人(七十二)。

事求簡約。為功必深。氾濫多歧。有名無實。今佛門中。要人所熟悉。兼多考據者。則永明壽禪師。蓮池大師。省庵法師。三人而已。

淨業中。書籍煩多。亦求簡約。人所易於取閱者何書(七十三)。

蓮池大師雲棲法匯。四明知禮法師妙宗鈔。省庵法師著有省庵法師遺書。皆必要者也。其永明萬善同歸集。雖非專主淨業。然修淨業者。不可少也。若宗鏡錄。文富義繁。乃第一大部論修道書。不可忽也。宋時王日休居士。有龍舒淨土文。本朝吳中彭二林居士。所訂淨土聖賢錄。皆淨業正范。斯二居士者。在家念佛。真切修持。法門之柱石也。日來拙刻蓮宗九祖傳略。欲使蓮宗正派源流。有所依憑。而為文甚少。最簡矣。

為法為人。以何為先(七十四)。

先為自己。何以故。若不先為自己。使己通達。安能為法為人。不但不能為法為人。實多誤法誤人。並自誤不少。佛法大事。八十老翁入場屋。不是小兒戲。不可不知也。

好為人師。並非惡意。何以有過(七十五)。

好為者。實自用自專。未曾明白。而自以為明白者也。所以有過。

出家受戒。不必言矣。在家男女。入道如何(七十六)。

已發正信正願。即當先受三皈。行之既熟。當自己發心。進受五戒。但先當擇有出家明師。方可求受。其菩薩戒。准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者。正是菩薩戒相。必自己敬發大心。切不可趁其高興。隨人上下而受佛戒。此時受戒之際。第一要緊殷重心。恭敬心。千生難遇心。發大菩提心。斷不可草草輕聽時下慫恿之語。彼引經引古。俱非時之說也。其式叉摩那。以訛傳訛。無人指正。可嘆也。不肖狂言若是者。非阻其勝緣。實激發其勝心而成此勝緣耳(式義摩那出家眾也今以處女當之故云訛)。

倘不受皈戒。還可修行否(七十七)。

亦可修行。但應明白不受之故。既合正理則可。不然觀經云。受持三歸。具足眾戒。是為淨業正因。不肖更有一言。若女人欲受歸戒者。不妨請師至家。堂十設座敬受。

淨土十要西方合論。後載紀夢一篇。是事甚奇(七十八)。

奇不奇。姑置。末後一則語。宜志之。中郎曰。吾不圖樂之至此極也。使吾生時嚴持戒律尚不至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穩。若有乘無戒。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去。餘親見同人矣。弟般若氣分頗深。戒定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亦狂慧也。歸五濁。趁強健。實悟實修。兼持淨願。勤行方便。憐憫一切。不久自有良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龍樹六齋法見存。遵而行之。殺戒尤急。寄語同學。未有日啟鸞刀。口貪滋味。而能生清泰者也。雖說法如雲如雨。何益於事。此則是真語實語。真可謂助揚佛化者也。宜志之。

觀經云。讀誦大乘。然大乘經典甚夥。當讀何經為要(七十九)。

讀誦大乘者。三經而外。常誦華嚴圓覺最勝。其餘隨力可耳。

當讀經時。要解義。抑直讀(八十)。

龐居士偈云。讀經須解義。解義即修行。若依了義學。即入涅槃城。但正讀時。不必停聲解義。讀時且取熟。待定靜之候。隨摘一文一句。細味其意。或再取善解。參而會之。久之自有會得處。即所謂解義也。

金剛經為世所重。何不入常誦之例(八十一)。

世人誦經修行此經者。比比皆是。想因見過壇經。謂五祖示人云。熟讀金剛經。能明心見性故耳。然古今來誦經者甚多。而有會於心者絕少。何也。據不省看來。無他。但為註解所誤。縱有悟處。俱是識情計度。非真悟也。殊不知金剛經。但熟讀。忽爾會得。畢竟有個入處。故五祖云云耳。然此意未易與人道也。

一切經典。注者甚多。俱誤人耶(八十二)。

噫。此何說也。各有機宜。不可一例。華嚴經。則有清涼疏鈔。華嚴合論。圓覺。則有圭峰略疏。清涼國師。千古正解。若倦於煩長。即觀合論。李長者。提唱十住初心。便成正覺。誠哉是言也。圭峰禪師所解圓覺略疏一種。簡而詳到。妙品也。其餘他經註解。不及備說。

念佛本極要好。忽有人非理相加。及意外事。橫生觸惱。不能不動瞋心。奈何(八十三)。

或念無常而自覺。或咎惡業之自招。或憐憫彼人之愚癡。或保護自己之正念。寒山子偈云。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瞋心。誠如是一切逆境。冰消瓦解。

念佛本求脫離。忽有種種順境美緣。前來纏縛。如何即是(八十四)。

當先覷破一切順境美緣。不是好事。賺殺人也。吾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比之。扯淡得極。我方厭之惡之。何貪愛之有哉。

出家人。若得順境美緣。正好紹隆佛法。不可與在家同論(八十五)。

紹隆佛法。談何容易。好心出家者。自應思之。深思之。將一切順境美緣。安置妥貼。莫錯因果。

在家人造業營生。今歸依三寶念佛。恐於理不合。如何而可(八十六)。

此事又在當人自己善為調度。因人之境界。各各不同。難作一定之說。造業以害命為最。若其造業營生。於中大有積功積德之利。今且不論。大約明知而故犯。惡業累累。心云何安。如將家事去闊就狹。別圖生理。能使不致饑凍。即脫去造業二字。豈不美乎。貧富在於天命。不可惑也。念佛乃生死大事。不可誤也。

念佛不得一心。再乞一言開導(八十七)。

每見念佛。未必六時無間。念一時。不過一二枝香而已。縱有他事。預先安排好了。然後念佛。心中既無所事。即可一萬個不管。於是坐下蒲團。提起精神。緊緊促促。一念貫注於佛。一句一句。不令松隙。這一二枝香何難不得一心。

隨常念佛。亦欲一心。而不可得。再乞一言開導(八十八)。

此之一心。與前問之一心。作兩樣講法何也。前者只要一切不管。少不得一心矣。是無事分心之一心也。然人皆不免有事。有事。安得不管。預為安排。祗可暫智。豈能安排隨常時乎。若然有事動念。即不得一心者。則永無常得一心之時矣。豈理也哉。當知不二其心者。亦一心之謂也。何謂不二其心。任他多般事來。半各動念酬應。安排打算。而我之念佛求生淨土之心。勇猛堅固。不動不搖。有事亦如是。無事亦如是。不增不減。是為不二其心。不二其心者。一心也。是有事分心之一心也。

前蒙開導。極為條暢。然止是有一心之一心。未是無一心之一心。究非真契一心之理(八十九)。

若以無一心。為真契一心之理者。汝落斷見矣。汝豈不知有見無見。亦有亦無見。非有非無見。皆戲論也。吾今不管有見無見。非有非無見。亦有亦無見。只管念佛求生淨土。並且不見有。不見無。不見非有非無。不見亦有亦無。只見念佛求生淨土之心。了了不可得。

人生根性不一。云何而得同歸正道(九十)。

學道者。少不得明師善友。且明師善友。須擇作家。古語云。打頭不遇作家。到老終成骨董。關係一生道業。不亦重乎。古人遇著作家師匠。便忘命依從。故易歸正道。工夫易成。今人輕忽師友。絕無求道之心。順其行為。則周旋往返。稍一逆之。則遠而避去。故明正道者鮮矣。工夫之說。尚可問乎。

東坡平日攜彌陀像行。可謂切矣。何以不往生(九十一)。

昔日東坡居士。繪彌陀像一軸。人問之曰。此軾西方公據也。其願生極樂之心。亦可見矣。但臨終之際。有策以西方之事者。則曰。西方不無。然個裡著力不得。因而遂不聞其往生焉。嗟乎。正當著力之時。而反雲著力不得居士誤耶。為揆其情。緣東坡是大才子。佛家言。見過不少。以為必得圓妙之法。方推高手。若老實念佛。與愚夫愚婦何異。似有不甘之意。其奈圓妙處。平日不曾打徹。此時勉強張羅。乃只見得個裡著力不得耳。念佛人。臨終往生。平平實實。一心念佛最好。若好奇好勝。所謂弄巧成拙。東坡居士。可為龜鑒。

念佛人。命欲終時。不見瑞應。轉生疑慮。其應如何(九十二)。

臨終瑞應者。自知時至。自見蓮華。天樂迎空。異香滿室等。斯乃感應道交。顯現其間。但或隱或顯。未可定也。須知因真則果實。不必疑慮。此時只應放開一切念頭。努力一心念佛。臨終念佛猛利。十惡罪人。尚能往生淨土。何況平素發願修行念佛者哉。

淨業行人終時往生不往生可決否(九十三)。

大段要看他平生行業。據因論果。此為一定之法。若就臨終境界決者。瑞應現前。自不必說。然要與修多羅合者是。若錯雜不倫。雖好亦非也。統而言之。大抵正念分明者。必有一種清明自在作得主底氣象。決不委靡不振。時清時渾底境界也。但見翛然撒手。豈似油幹火盡。不肖本師和尚臨終。實有如是高致。是不肖親眼見來者。

平生行業。大有前後美惡不同者。如何取準(九十四)。

不論前美後惡前惡後美。但以末後一段修行為準。

淨業門頭。有魔事否(九十五)。

豈無魔事。行人被他所誤者少。自誤者多。不虛心自省。不為道親賢。內具掩飾過咎肚腸。外強作修行顏面。此之自誤。皆名魔事。

念佛修行。固是好事。然年輕女。人非所宜也(九十六)。

修行一事。一切眾生共之。無有不宜者。言一切眾生。則飛禽走獸。地獄餓鬼等。並在其中。菩薩隨類化身。常在飛禽走獸地獄餓鬼之內。教化眾生。令成佛道。豈非無有不宜者乎。我等居人倫之內。為男為女。為僧為俗。為老為少。皆極宜修行。極宜趁早修行。何也。若飛禽走獸等。罪障深重。修行難。人道修行易。不於易時修行。錯過可惜。如謂女人年輕。不宜修行者。非也。經中列聽眾。常有童女之名。童女豈非年輕者。佛宜之。而我等謂不宜。可乎。不過凡修行者。在家人。尤當調處合法。不宜任聽庸流。隨波逐浪。徒為無益。若念佛一門。家中置前所開之經書。女不識字。男為解說。隨分思惟其義。謹守常課。頻頻發願往生。外間如有實有德者。請至家中。講演一番。夫實有德者。彼為法而來。決不誤人修行。倘貧賤之家。於營生次忙裡偷閑。隨分念佛。頻頻發願求生淨土。不論富貴貧賤男女老少。皆可念佛。極宜修行。

念佛誦經家中不得安靜。又不能淨口。如何使得(九十七)。

世間人情。惟銀錢最關切。譬如這宗銀錢能到我手。而尚未到我手中。便時時憶想。從不覺不安靜。而不憶想者也。今念佛求生淨土。便嫌不安靜矣。所以然者。念佛求生淨土之心。不似銀錢之關切故耳。不然。就於不安靜之間。時時憶念。有何不可。至於不能淨口者。若作佛事。斷無不淨口之理。今為修行。只因此時未能淨口。則不妨於未淨口時。更修行起來。誦經念佛。有何不可。道心一勇猛見得透。誰人不能淨口乎。

三教同源。究竟其理如何。今在家學佛者。多闡揚著作(九十八)。

如今初發信心通文墨者。開口必談三教同源。然三教者。各有門戶。各有家法。各有至理。烏可同也。若至理同者。釋迦牟尼佛。於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在中天竺國淨飯王宮。初生下地之時。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明白告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言獨尊。可知無有並尊者矣。即可見佛之至理。實無有能同者。此是了義說。不是不了義說。若說佛居其源。千流萬派。不出一源者。汝當於此細思之。歸到一源處。才可名同。未到一源處。而只在千流萬派處。豈不是異。何可言同也。今且毋庸如此費詞。楞嚴經云。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凡修一門。必由一門深入。今修念佛。即應從念佛深入。且不許別門來雜。況三教耶。不肖嘗雲。儒釋二教。為學之道理。時時遇合。儒釋所歸之至理。有世間出世間之別也。不肖又言。三教同源之義。未始無有。汝但到了極樂世界。不要說此間三教。即十方無量世界。界界無量教門。盡在汝一個鼻孔中出氣。不為分外矣。我佛實有如是至理。備載群經。他書無有也。

三教同源。說亦無傷。何必苦苦辯之(九十九)。

元門外道。每竊佛家言。惑亂世人。大害也。儒與釋。釋有助儒之益。而儒有利釋之功。佛眼視之。分道揚鑣。固無礙也。惟是儒者。好心學佛。先因見得儒理淵源。今三教同源一句。便謂佛理猶如是爾。於是不復精研。遂失進修之階位。終成蒙昧。罔窮覺海之真源。致使勝緣難就。彼岸多虛。乃三教同源之說誤之也。故不得已而言之○儒家之混沌。佛教之三災。依稀相似。大三災到。一切壞盡。洞然無有。儒中大聖大賢。諒非凡夫所作。是三界外果位中人。來此隨類現身。化人度世耳。本不淪沒。故不可概言墮落。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修持大意。略明於是矣。其中再撮精要。必令雅俗並賞。有目皆睹(一百)。

尋常講說。淨土多曰信行願。最為緊要。據我看來。古人提出欣厭二門。此欣厭二字。尤為緊要也。然猶未也。若不認真。雖欣厭亦空談也。故知欣厭而復加之以認真。可謂緊要中之緊要。真為精要者矣。何謂欣。欣者欣慕也。欣慕念佛。欣慕西方。苟能欣慕。心必切。何謂厭。厭者厭離也。厭離娑婆。厭離生死。苟能厭離。心必遠。欣慕必厭離。厭離必欣慕。未有厭離而不欣慕。欣慕而不厭離者也。惟其欣慕之極。則所謂信也。信必真。所謂行也。行必專。所謂願也。願必實。若其欣慕不極。厭離不極。則雖信也信必淺。雖行也行必浮。雖願也願必疏。故欲勸人發真信。修專行。立實願者。先須開欣厭二門。令他於念佛求生西方之事。欣慕之極。於娑婆五濁惡世生死海中。厭離之極。然後真信以發起。專行以純熟。實願以成就。再策以認真修習。如此念佛。未有不往生者也。此言不為深細。亦不粗淺。於理不為詳密。亦不滲漏。其亦可以雅俗並賞有目皆睹矣乎。

問答已。至心迴向。敬說偈言。

 我以大悲心  闡揚念佛法  仰祈三寶尊
 慈悲加護我  假此螢火光  化作智慧燈
 照耀於世間  引之深念佛  念佛願往生
 還來度含識  西方不退轉  直至成菩提

念佛百問(終)

水雲長老。梵行高潔。精研貝典。尤深淨土法門。志氣閑澹。不事雕琢。真水雲若也。與予交最善。是書問答百則。提唱蓮宗。皆是腳踏實地。從正知正見流出。剖疑辨惑。切當今時。上秉佛祖宗旨。不違毫髮。固末法之津梁。至於出語直截。立意圓正。具眼者必能鑒諸。可不待予贅。

道光乙酉良月既望寶嚴學人貝墉謹跋於四色蓮居之南窗